@朱永新:現代社會要求人們終身學習。我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在離開校園后將如何進行自我教育,如何持續學習。中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養成,任重道遠。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在學校,需要一場閱讀的革命。
@李開復:人工智能時代,學習或教育本身不是目的,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讓每個人在技術的幫助下,獲得最大的自由,體現最大的價值,并從中得到人生幸福。
@尹建莉:家長和教師所有行為的指向,都要保護好孩子。不要讓孩子受到傷害——如果真愛孩子,辦法自然會有。
@黃全愈: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勵孩子去發現問題的“天職”——始于沒有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老師之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不能到了大學才談培養創新的“天職”,因為那時思維已基本定型。
@張劍平:學校管理不是只有加大學生和教師壓力一條途徑,要的是智慧式的管理,是基于對教育教學科學以及管理科學全面認知,是基于各種調研數據和對當前教育教學發展狀況熟知基礎上的管理。學校管理要尊重科學、尊重教師和尊重學生。
@白夜蕨:強化學生管理的出發點肯定是好的,但要有個度,不能無視學生的基本權利,學習空間與生活空間不能混為一談,不能錯把管理當統治。
@武宏偉:有人形容高中階段的孩子處于生理發育的高峰期,心理變化的斷乳期,人格成長的危險期,學業能力的分化期,教育引導的困難期。家長和老師了解孩子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