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麗麗
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正常、穩定開展的載體和平臺,在了解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重要性基礎上,以大理大學為例,介紹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現狀及對今后類似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啟示。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主渠道,發揮著不可磨滅的,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強化社會實踐育人,提高實踐教學比重,組織師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聯合等協同育人模式,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建立健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接收大學生實習實訓制度。”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改革和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必須環節之一,對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改進中加強”、改變“重理論輕實踐”、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感染力、親和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要性
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實踐教學基地是探索大學生實踐育人長效機制的有效途徑,可延伸、發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容;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更生動、鮮活和具體化。
(一)有助于加深大學生對理論知識和社會現實聯系的認識
實踐教學基地是大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的平臺,把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深入實際,接觸社會,有針對性的對課堂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拓展,使大學生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帶著在課堂理論教學中的問題到社會現實中去思考,并盡可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熟練掌握和運用課堂理論的目的。通過在實踐教學基地的教學活動,例如參觀、調研、聽報告等所見、所聞,促使大學生更多的聯系教學內容,開拓視野,豐富見識,啟迪思維,更深層次的理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
(二)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知行統一
實踐教學基地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要場所和重要環節,是促進大學生知行統一的有效途徑。通過理論學習的感性認知到實踐教學活動的實際體驗,內化、吸收,使課堂教學的理論內容形象化再現,再把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疑點帶回課堂進行理論思考和探討,提高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促進大學生實現由“知”到“行”轉變,促進知行統一。
(三)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提供穩定的活動場所,搭建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聯系的載體和平臺。通過這個載體和平臺,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課堂理論教學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更生動、鮮活和具體化。同時激發大學生學習理論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二、大理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狀
開發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社會實踐網絡,是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長效機制的依托。大理大學歷來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將其列為“大理大學第一課”建設,在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方面,為切實加強建設,從2008年開始,學校陸續建立了一批較為穩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截止2018年10月,共有11個,其中有一個是云南省第一批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示范基地),為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提供了較為穩定的平臺。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管理現狀
以全面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央16號文件)為契機,自2007年5月學校依托思想政治理論課獨立教學機構馬克思主義學院制定《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方案》,堅持“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較為科學、規范的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進行了規劃管理,并有計劃、有目的的根據學校實際以簽署合作協議方式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基地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整體教育教學效果。“切實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真正做到入腦、入耳、入心”,“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走出校園,走向企業和農村,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主戰場,讓同學們在社會實踐中去思考和領悟理論的真諦”。通過10年的建設管理,學校共計有11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形成了較為穩定的、類型多樣、貼近課程、貼近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為有針對性的深入、持久、有效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提供有力保障。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類型
從“05方案”實施以來,大理大學根據中宣部、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和云南省文件要求,結合學校實際,精心組織,科學規劃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基地。在目前建立的11個實踐教學基地中,涵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司法機構、社會保障機構、農村建設改革示范及企業黨建示范點、民族團結示范村等類型。其中愛國主義教學基地的紅色教育機構5個[龍陵縣松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周保中將軍紀念館、祥云縣“紅色傳承”教學基地管理中心、大理州電影檔案館(農村電影歷史博物館)、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司法機構3個(大理白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云南省大理監獄、云南星震律師事務所),社會保障機構1(大理白族自治州社會福利院),農村建設改革示范及企業黨建示范點1個(賓川縣綠色果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民族團結示范村1個(巍山東蓮花村)。11個實踐教學基地發揮著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操,道德與法制教育,增強愛心和社會責任、奉獻社會、服務社會,了解“三農”及鄉村發展狀況,民族團結教育等不同功能。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教學模式
依托11個穩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大理大學以長效機制建設為目標,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即“學生骨干宣講法”實踐教學模式,并在學校各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廣泛推廣使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學生骨干宣講法”是指,通過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推選一定比例的學生骨干并經過對骨干進行培訓,再由任課教師統一帶隊到實踐教學基地進行參觀考察,在學生骨干獲得相應感受之后,在教師指導下經過認真總結準備,向班級其他同學進行宣講的實踐教學方法。“學生骨干宣講法”的實施,能切實貫徹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更好地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生“自我教育”的組織和開展,間接實現實踐教學全覆蓋,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更能體現教學中以學生為本的“雙主體性”和“主體間性”,即宣講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教育的主體,使學生得到深刻的教育和更好的鍛煉。基于此模式,促進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研相長,并獲得了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項目擇優推廣計劃和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四)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
盡管大理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已形成較為科學、規范的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科研成果,但是仍存在例如經費保障困難,實踐基地德育資源挖掘不充分,基地與各門課程之間的協同機制不健全,部分基地利用率較低,實踐教學“走出去”與“引進來”的建設有待加強等問題。
三、大理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啟示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的穩定建設對常態化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具有積極的保障作用。大理大學經過10年的建設,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經驗,并對大理大學及其他類似高校今后加強管理及建設提供了一定的啟示。
(一)要深謀遠慮,科學規劃和選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服務于實踐教學,并受到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建設實踐教學基地,要多方位、多角度考慮建設的必要性,例如與課程的銜接度、教學經費是否可以保障、所處位置、交通狀況、已有實踐教學基地布局等方面,要通過實地考察、認真評估、科學規劃布局后確定實踐教學基地。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效的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基地,形成較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基地布局,為有效、高效開展實踐教學提供保障。
(二)要穩扎穩打,建立與實踐教學基地穩定的合作關系
實踐教學基地的穩定性,直接關系到實踐教學的常態化開展。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后,要經常性的開展活動,并保持與實踐教學基地的聯系和合作,加強維護和發展與實踐教學基地的關系,特別是在開展實踐教學后要及時與基地溝通相關細節,對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和回顧,不斷優化實踐教學的過程和效果,不斷推進實踐教學活動質量的提高。要協調與實踐教學基地領導、員工的關系,優化實踐教學的環境條件,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指導服務,使學生能有效地參與實踐教學活動,順利完成實踐教學。
(三)要因地制宜,結合地方特色和資源建設實踐教學基地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和選擇必須要結合當地的特色和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正確選擇。每個地方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都會有自身獨特的紅色資源、地方本土文化資源及歷史文化積淀等社會實踐資源,要善于運用地方特色教育資源,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地方特色資源,例如當地紅色資源、革命文化資源、民族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改革開放文化資源等,并根據學校實際,選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方特色鮮明的、規范穩定的、具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品牌基地,通過品牌基地的打造,逐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層次和水平,形成獨特的教學特色。
(四)要直面問題,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中的困難
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過程中,總會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善于直面問題,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中的困難,并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未雨綢繆,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中;要善于創新,創新舉措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不斷加強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效果。
注釋:
①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 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319/zb_2016n/2016_zb08/201612/t20161208_291276.html.
②《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02/28/nw.D110000renmrb_20170228_2-01.html.
參考文獻:
[1]陳靜,閻占定.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探析[J]. 思想理論教育.2011.12上.
[2]楊雅玲. 依托地方資源,鑄就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特色品牌——吉首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感悟[J]. 銅仁學院學報. 2014(03).
[3]胡軍林,王兆良.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以安徽醫科大學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