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蛟 蔡蕙心
摘 要:發展已然成為了當今社會的主旋律,各行各業都在講發展、促發展,教育行業自然也包含其中,高校作為教育實施的重要平臺,其發展水平和質量更是教育發展的直接體現。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作為全國四所工藝美術職業院校之一,自然肩負著振興和發展工藝美術的重任,學院各級領導以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導,根據新時期、新形勢下國際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我國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高職教育接受群體的整體特征,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融會貫通,用務實的態度、創新的方式推動美院教育事業發展。
關鍵詞:務實;創新;發展;美院;畢業開放周
2018年的初夏,為期四天的“夢想綻放——工藝美院開放展示周”于5月23日正式啟動。畢業開放周是學院教學成效和辦學實力接受全社會檢閱的集中展示,學院教學質量的提升與國家政策的指導、社會各界的支持、學院各級領導的決策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教學成效并非偶然表現,而是學院堅持改革創新,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立言、立行
孔子有云:言必行,行必果。
學習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一直都是院黨委及各系黨支部政治理論工作的重點。2011年3月,《學習時報》刊登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題為《關鍵在于落實》的文章。習近平在文章中指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從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結論。古人曰:“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為政貴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
言行合一、說到做到,這是美院做事的風格。提倡實干興校,有兩層基本含義:第一,有方向,不爭論,埋頭干,想明白的事情,就要認真去做。無謂的爭論毫無意義。第二,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從政治文化的角度,一定要反對黨員干部陷入到清談文化之中,防止領導干部只會“空談大義”,而不愿意解決任何具體問題。同時,學院領導一直強調:“一件事不做則已,做則必做到底,做到最后勝利”,“什么東西只有抓得很緊,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緊,等于不抓”。強調“少說空話、多干實事”,凡事都“要落在實處”,“開會、講話都要解決問題”、 “落實,落實,再落實,因為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關鍵環節”,“不要在層層表態、層層開會、層層造聲勢上做文章,而要在層層抓落實、層層抓解決問題上下功夫”。
高校,教學是第一要務。在教學上,學院明確“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這一基本點,堅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學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新人才為發展的主要任務,同時,以“致用至美”為校訓,將學與用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也是一種重要的治學態度。藝術設計與生產實踐、社會生活緊密相連,是一種應用藝術,它講究實用,強調功能,“致用”是藝術設計的首要目的。高職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致用”是高職教育的根本落腳點。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深化“專業+項目+工作室”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完善項目導向、雙證融通、模塊化課程體系,打造“教授+大師”雙帶頭人領銜的雙師結構高水平教學團隊,建成“產學研一體化”專業實訓基地,整體提升了專業內涵水平,社會各界對畢業學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對學院教學改革成果給予了高度認可。
二、立德、立身
《尚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平治天下三件大事,“正德”置于首位,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資源,以達使人們生活富足之目的。
高等教育承擔著人才培養、知識的傳遞、傳播和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的重要職責,代表著社會良知、提供了人文關懷和可以堅守的精神家園。人才培養作為高等教育最首要和最核心的任務,是不同層次的高校共同的辦學目標,需要調動學校的一切力量和資源為之服務。一個完備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知識技能和道德教育、學術力和行政力、黨的意志和國家的意志相結合的系統工程,通過人才培養重點、難點和切入點的分析,應確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根本任務。
在中國傳統教育理念中,教育的目標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是以修身為本。”教育就是修身養性。新中國成立到現在,黨的教育方針表述方式幾經變化,但強調學校人才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沒有變。教育,以師道而言,對學生人品的教育要負一輩子的責任。“亡德而富貴,謂之不幸。”培養高尚品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行雙修才是正道。然而,如何做好學生品德修養的教育,教師是關鍵。“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最重教師是重視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具體體現。學院建立教師工作制度,對教師在教育教學、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權利、義務、責任做出規定,使教師能夠清晰把握崗位職責中的 “治學”和“育人”責任。要特別重視和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思想引導,提高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激勵青年教師愛崗敬業,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學識風范教育感染學生,在立德樹人的事業追求中實現自身價值。
三、立心、立命
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孔子 《易經系傳》——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一個人一生里做一件事情,對世界人類永遠有功勞,對國家民族、對社會大眾有貢獻,永遠有利益給大家,這個才叫事業。像大禹治水,這叫事業,因此他為萬世所崇仰,其功永不可沒。上面最高到皇帝,下面最倒霉到討飯的,都不是事業,這只是以養家糊口為目的的行為,那是職業。
在全國職業教育會議之前,習總書記在關于職業教育的批示中明確指出:要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要加大對農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觀念立命。一個人的認識觀念很重要,“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高度”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認識觀念的差異會帶來迥然不同的結果和效應。觀念決定這一個人、一件事的命運,一個決策團隊的觀念更是覺得一項事業的發展,這便是“立命”的基本要義所在。美院踐行“以學生為本”理念,打造“精致校園”“特色校園”“人文校園”,鑄造了校園文化特色品牌,以“中國夢”帶動“美院夢”的發展。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中國夢的最高境界和目標追求。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國夢、民族夢、個人夢是高度融合統一、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利益同體。沒有個人夢何以談國家夢?沒有國家民族夢的實現又何以保障個人夢。學校為實現“美院夢”而不斷努力,這也是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
“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民。”美院致力于發展教育事業,推動工藝美術行業的不斷發展,努力創造一個優質的、和諧之美的、寬松愉悅的育人環境。陶冶自己的情操,凈化自己的心靈,深鉆業務知識、專業技能,力求精益求精。同時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努力追求美、創造美,為社會、為人類做出貢獻,體現每一個美院人的價值。
每年的畢業設計開放展示周已經成為了美院的傳統,這也是美院精神的傳承,學院將繼續堅持黨中央的領導,繼續用務實的態度、創新的方式推動美院教育事業發展,為實現“美院夢”努力拼搏。
參考文獻:
[1]改革創新推動教育事業發展. 《中國教育報》,2010年.
[2]王漢青.深刻領會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 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創造能力,湖南工業大學學報.
[3]徐桂庭.學習習總書記重要指示 貫徹落實全國職教會精神.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年第22期.
[4]王金星.創新人才培養理念 鑄就學子出彩人生.四川職業教育技術學院學報,第25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