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曲媛媛
摘 要:近年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承受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其中凸顯的問題之一就是職業決策困難。本文探討了家庭教養方式、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與職業決策困難之間的關系,對父母及大學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提升大學生的就業水平。
關鍵詞:家庭教養方式;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職業決策困難
我國經濟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當代大學生已成為推動國家各方面發展的支柱力量。然而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量不斷上升;另一方面,新時代經濟市場下大學生擇業自主性增強。因此,處于職業探索初期的大學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無法做出良好的職業抉擇,甚至會產生焦慮的情緒。此時,家庭環境的影響,父母的支持以及大學生情緒的自我調節都有助于其更好地作出決策,順利的走上職業道路。
一、概念
(一)家庭教養方式
Nancy Darling和Laurence Steinberg在1993年提出,家庭教養方式是指父母以多種方式傳遞給子女的態度、情感,以及由此所表達出的情感氣氛的集合體。包括父母的教養行為、表現的態度、以及非言語的手勢動作等。換句話講,家庭教養方式即父母在教育養育子女時所持有的情感態度及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比如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行為方式做事;有的則對孩子沒有任何要求,任其發展;有的相信孩子并愿意與孩子交流思想與意見。隨著EMBU量表中國版的完善,大量的學者也對我國的父母教養方式現狀展開了研究。付春玲和施國春(2010)研究了家庭教養方式對大學生職業探索的重要影響,結果顯示不合理的家庭教養方式會對大學生的職業探索產生消極的影響。王歡(2013)在探討家庭教養方式與職業決策困難的關系中表明,職業決策困難各維度與家庭教養方式中的“拒絕”和“過度保護”呈顯著正相關。即父母的過度保護和拒絕會使得大學生面臨更大的職業決策困難。
(二)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
情緒調節是指每個人管理和改變自己或他人情緒的過程,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則是個體對能否有效調節自身情緒狀態的一種自信程度。也就是說,如果個體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高,那么就會更有自信能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狀態和行為。從歷年心理測評記錄來看,目前大學生的情緒調控能力還有待提升。在情緒調節效能感的影響方面,Bandura、Caprara等人的研究顯示,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可以使個體有效的應對壓力、提高人際關系質量、提高主觀幸福感,并且對親社會行為、犯罪行為、抑郁、成癮等行為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國內何鵬(2012)發現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與職業衰竭呈顯著負相關,即個體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越高其表現出越低的職業倦怠。
(三)職業決策困難
龍立榮和彭永新(2000)將職業決策困難定義為:個體在面臨最后的職業選擇時,不知要從事什么職業或在多個職業中該挑選哪一個時所發生的困難。其使個體無法做出決定或做出劣質的決定,進一步影響著個體的職業決策結果。職業決策困難有眾多影響因素,國內研究者多從家庭系統理論的角度研討家庭對個體的職業決策影響,主要從家庭情感氛圍、成員之間的情感依賴及相互作用來展開研究。李娜(2009)的研究結果顯示,家庭功能的健康水平和職業決策困難存在負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家庭功能越健康,子女所面臨的職業決策困難就相對越少。徐辰(2012)研究表明,大學生心理資本、社會支持與職業決策困難呈顯著負相關,并均可預測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所以,家庭的支持、自我的心理資本、社會的支持都能有效的降低大學生的職業決策困難。
二、關系厘清
(一)家庭教養方式與職業決策困難的關系
諸多研究已發現,家庭環境因素與職業決策困難有顯著的相關,尤其是父母的溫暖、理解與職業決策困難有顯著地負相關。粗暴或者溺愛的家庭教養方式會讓學生在職業決策中感受到更多的困難和沖突。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相應的實證調查,以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發現,父親給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溫暖與理解,母親過分干涉保護孩子能有效地預測個體的職業決策困難。簡單說來,如果父母告知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或者寵溺孩子不做要求,那么學生在選擇職業時會不敢決斷或者隨意決定。
(二)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與職業決策困難的關系
當情緒波動的時候我們往往很難做出正確的決定,對于職業決策也是一樣。張娜(2005)研究了情緒智力在職業生涯過程中的作用,發現情緒的管理與個體做出決策的平均時間有著顯著的關系。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情緒表達能力的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職業生涯決策,為自己未來的職業道路做更好的規劃。本文調查也顯示,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與職業決策困難有顯著的負相關,并且在家庭教養方式與職業決策困難之間起到中介作用。簡言之,父母的教養方式可以直接的影響孩子的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從而進一步影響大學生在職業決策中面臨的困難。
三、建議
本文綜合相關研究結合了實證調研發現家庭教養方式會直接影響大學生的職業決策,并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影響學生的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間接的產生影響。所以完善父母的教育方式、提高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可有效改善職業決策困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提供更多的理解與關懷,使得大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可尋求幫助,放松心情;父母還應多給予子女鼓勵、表揚,使他們充滿自信,可有效提高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職業決策困難。大學生自身也應多與父母交流,形成融洽的家庭關系;提升自身水平,多與同學交流,積極運動放松,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減少不良情緒在職業選擇過程中的負面影響;及時從各方面搜集就業資料,做好準備,有效減少職業決策中面臨的困難。
參考文獻:
[1]Bandura , A . Self-efficacy :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J] .? Psychology Review , 1997,84(2):191-215.
[2]龍立榮,彭永新.國外職業決策困難研究及其啟示[J].人類工效學,2000,6(4) :45-49.
[3]張娜. 情緒智力在職業生涯決策過程中的作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6.
[4]昝靜之. 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情緒啟動及自我調節對職業決策策略影響的實證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
[5]侯春娜,伍麟,劉志軍. 家庭因素中父母情感溫暖、文化性與責任心對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中介與中介調節研究[J]. 心理科學,2013,01:103-108.
[6]蔣獎,魯崢嶸,蔣苾菁,許燕. 簡式父母教養方式問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訂[J]. 心理發展與教育,2010,01:94-99.
[7]呂英建.大學畢業生職業決策困難與父母教養方式的關系[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0(3) :142-146.
[8]湯冬玲,董妍,俞國良,文書鋒. 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一個新的研究主題[J]. 心理科學進展,2010,04:598-604.
[9]田學英. 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結構、作用機制及影響因素[D].上海師范大學,2012.
[10]王歡. 家庭教養方式、職業決策自我效能與職業決策困難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11]謝寶國,夏勉. 職業決策困難研究述評[J]. 心理科學進展,2013,06:1112-1124.
[12]趙輝. 家庭環境因素與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的相關研究[J]. 雞西大學學報,2013,07:31-32+34.
[13]朱偉方,田學英,黃洪基. 大學生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現狀調查及教育啟示[J]. 中國青年研究,2012
[14]李娜. 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問卷修編及其特點研究[D].西南大學,2009.
[15]徐辰.大學生社會支持、心理資本與職業決策困難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