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碧晴
摘 要:對于留學生來說,成語的學習既是一個興趣點也是一個難點,雖然成語的學習是一個難題,但這也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文章將對成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些探究,并提出教學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對外漢語成語教學;教學方法;建議
成語蘊含豐富的文化,這是留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所在,目前對外漢語成語教學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應該如何教好成語,也是現在漢語學界在努力探討研究的話題。
一、成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留學生對成語的態度可謂“又愛又恨”,教師對成語的教學也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式的一提便過,這種情況下,成語教學問題肯定漏洞百出。下面筆者將從教材、教師及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成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從教材的角度來談成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絕大部分漢語教材在中高級階段對成語的處理基本遵循“成語——詞性標注——拼音——外文翻譯”的模式,如:“源遠流長 ——yuān yuǎn liú cháng ——of ancient origin and long development ”,外文注釋的方法雖然簡單省事,但給學生學習增加了難度,對于歐美國家的學習者來說只能夠理解標注的字面意思,不能理解成語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對于東南亞國家的學習者來說,需要在三門語言中不停地轉換語言系統,增加了成語學習的難度,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此外,教材中成語練習占比比較少,除了在生詞表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他時候很難再“拋頭露面”,復現率比較低,學生難以記住。
(二)從教師的角度來談成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教師角度來說,成語教學存在兩方面問題:第一漢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缺乏耐心,缺少重視。在課文中有成語出現時,都是草草了事,進入下一部分教學;第二,對外漢語教師自身的功力問題,目前很多對外漢語教師對漢語與學習者母語之間的共性和個性缺乏了解,無法預知學生在成語學習方面的障礙所在,在教學中陷入被動的局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按照教材中的注釋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對成語一知半解。
(三)從學生的角度來談成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學習者漢語水平有限,且在學習時又容易受母語文化的干擾,導致成語教學很難進行。因為,有相當一部分的成語是對中國古文知識的延續,如“時不我待、亡羊補牢”等具有古漢語意思的成語,學生對中國古文化知識的了解幾乎為零,所以學習起來會比困難。此外,由于受母語文化的干擾,學生無法理解有些成語所變達的意義,如“愚公移山”表達了中國人不屈不撓、不怕困難的精神,而歐美國家的人就理解不了這個內涵,認為愚公很奇怪,應該他搬家才是。
二、對外漢語成語教學的方法和建議
為了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漢語成語的獨特魅力,這就要求教師有一定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容易的理解成語,從而使用成語。
(一)對外漢語成語教學方法
1.故事講解法。漢語成語蘊含豐富的中國文化,大多成語來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歷史事件等。這類成語如果單看字眼來解釋成語意思的話,可能會出現偏差,也不能正確理解此成語的真正含義,教師可以將成語背后隱藏的典故講述給學生聽,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漢語成語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還能理解成語背后真正的含義,還能增強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故事講述的方法,是一個一舉三得的方法。適合于運用此方法講解的成語很多,如:愚公移山、畫蛇添足、負荊請罪等成語。
2.框架結構記憶法。成語數目眾多、來源廣泛,如果想要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成語,不可能做到一一講解,應該努力引導學生培養以此類推學習成語的方法,這樣不僅能減少學生學習的壓力,而且很容易讓學生掌握并記住某一類有固定框架的成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當遇到這類框架結構的成語,應該讓學生在學習新成語的基礎下,并回顧以前所學的與此框架結構相同的詞,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也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也是一舉兩得的辦法。這類方法適用于一切有固定框架結構的成語,如:“無A無B”式成語,有:無依無靠、無影無蹤等。
3.同類記憶法。所謂同類記憶,就是對同一類成語進行系統的記憶。此方法適用于有一定成語積累的學生,教師在進行成語教學時,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某類成語舉一反三,加深學生的記憶,不斷擴大成語的積累。如:形容人外貌的成語,有:文質彬彬、虎背熊腰等;表人物動作的:大搖大擺、活蹦亂跳等;凡是同類性狀的成語都可以用此方法來記憶。
4.語境教學法。在語境當中學習成語,有利于感染學生,讓學生明白成語使用的語言環境,從而理解成語所表達的含義。所謂語境就是通過舉例來營造一個語言環境,讓學生通過上下文語境來理解成語。如“隨著這個民族的沒落,會說這種語言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明天你就要離開這里了,祝你一路順風。”教師在進行成語教學時,如果學生很難理解某一成語的用法和含義,教師可多舉例,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感知成語,培養學生在語境中理解成語含義的意識。
(二)建議
1.教材方面,注釋應該要求準確,盡量翻譯得貼近成語含義一點;合理安排各類成語在教材、大綱中的數量及順序,在教材中應該提高成語的復現率,幫助學生記憶;漢語成語詞典要不斷融入新生成語,出版與時俱進的成語類工具書。
2.對外漢語教師應該提升自己的功力,多方面要求自己,不斷充實自己,一防止陷入“知其形而不知其意更不知其用”的狀態;對外漢語教師應該提高注重成語教學的意識,應該把成語教學也看作是第二語言教學的一部分,抱有對學生負責的態度。
3.對于學習者來說,成語是漢語詞匯學習的難點,但是對成語學習應該抱有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不要很容易的就產生畏難情緒,而放棄成語的學習;對于學過的成語應該試著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真切體會成語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張雅茹.論高級階段的成語教學[J].語言文字運用, 2006.
[2] 洪波.對外漢語成語教學探論[J].中山大學學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