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楠
山東藝術學院
博物館,根據館藏主題不同,可細分為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科學博物館等不同類別。其中,藝術類博物館主要展示藏品藝術和美學價值,包括繪畫、雕刻、裝飾藝術、實用藝術博物館等。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藝術博物館起步較晚,特別是在博物館公共藝術教育職能開發上還有很大欠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有必要借鑒他國經驗,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公共藝術教育,讓博物館成為人們終身學習的課堂。
美國藝術博物館的首創者出自19世紀一些富有的工業家,他們將藝術收藏看作其自身及新美國財富與力量的象征,因此藝術博物館從建立初始就被寄予了表明美國文明與富裕的厚望。當今美國35000多所大小規模的博物館都體現著國家的文化和歷史,承擔著公眾藝術教育的使命。總的說,美國的藝術博物館在教育方面有以下特點。
(1)館藏主題各具特色。美國每個藝術博物館都獨具特色,館藏特征鮮明,同行間有限競爭、相互協作,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蓬勃態勢。大都會——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館藏豐富位列世界第三,涉及希臘羅馬藝術、歐洲雕塑、美國藝術、近遠東藝術等18個陳列展室,300多萬件展品。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首個專門收集現代藝術品的博物館,從最初以展示繪畫為主,到后來逐漸擴大到攝影、雕塑、版畫、電影等藝術門類,目前館藏超過15萬件作品、2萬部電影和4百萬份的電影劇照。
(2)基于STEAM理念。美國重視與開發藝術博物館教育功能,與其美國政府倡導的STEAM教育理念密切相關。STEAM,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和數學Mathematics,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其全面競爭力,為此很多學校都設有專門的STEAM經費。在此背景下,藝術博物館作為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受到眾多學校的青睞。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學校定期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而博物館也主動了解學校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學習內容,提供多種教育項目。
(3)寓教于樂的互動式教育。隨著美國博物館的發展,其教育角色不斷得到強化,教育功能也得到提升。美國的博物館教育注重參與性、互動性,工作人員不會機械地灌輸式講解某個藏品信息,而是根據不同主題制定詳細的布展方案,設置不同場景,挖掘藏品中的趣味性故事,通過觸摸、問答、辯論、搜尋等方式,讓參觀者積極融入到活動中。
(4)與高等院校的有機融合。很多美國大學都設有獨立的藝術博物館,有的還直接以大學名稱命名。普林斯頓大學,曾因缺乏藝術方面的吸引力,在招生時失去競爭力,后來該校投資3.3億美元在校園入口處建設了路易斯藝術中心,包括華萊士舞蹈館和劇院、赫爾利畫廊及其他工作室,把對藝術的重視程度上升到新高度,該校學習藝術的學生人數也增長了30%到40%。
基于以上概括,反觀中國當前藝術博物館發展現狀,其公共藝術教育職能的開發還存在以下問題。
(1)教育功能開發不足。目前我國藝術博物館雖數量眾多,但其中很多特別是中小博物館主要定位于藝術品的收藏與陳設,對教育功能不夠重視、挖掘不足。館員往往沿用傳統的灌輸式講解,按照既定框架和文字介紹藝術品,互動甚少,缺乏新意,公眾只能被動接受藏品信息,缺少再次參觀的意愿,公共藝術教育功能不能充分發揮。
(2)專業人才緊缺。美國博物館的人員設置,除專于博物館學的館員外,還有專門從事藝術博物館教育的人員,他們能夠準確把握參觀者的興趣點,細致策劃參觀方案,藏品布展、觀眾互動等。而我國對藝術博物館教育的研究才剛起步,專業人才甚少,沒有理論指導,教育活動的開展非常吃力,博物館基本上以靜態展示為主,關于如何通過藝術博物館推進公共藝術教育缺乏系統思考和科學有效的外部評估體系。
(3)藝術藏品范圍有限。美國藝術博物館有全球性的館藏序列、展覽世界各地優秀藝術作品,而我國藝術博物館藏品主要立足于本國歷史與文物,梳理與展陳國內傳統文化藝術品。中美藝術博物館的這一重要差異主要與國家不同的歷史發展軌跡有關,美國博物館興起較早,經歷了殖民時代世界范圍內的文物匯集,而我國藝術博物館發展起步較晚,藏品主要來源于國內捐贈。
目前中國四千多家博物館,規模大小不一,但在滿足人們提高文化修養、加強藝術熏陶的需求方面還有待提高。
(1)改進運營模式。美國博物館的經費大多靠自己籌集,若想獲得贊助,就必須不斷完善經營策略,提高博物館的知名度,與社會各界建立良好的溝通協作機制。
(2)樹立“以公眾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博物館被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后,藝術教育以通識教育承擔著為大眾普及文化教育的歷史重任。評價一個博物館水平的高低,不僅看其藏品的數量和質量,更看中其開展公共教育、社會服務的效果。
(3)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每個藝術博物館都有社會教育的職能,需要培養相關專業人員為公眾博物館教育提供服務。藝術博物館教育專業人才既要有專業的博物館知識,也要懂得教育學,通過二者有機結合,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藝術作品。
(4)建立博物館教育課程體系。目前,我國大多數博物館尚未與學校合作開發教育課程,學校選擇博物館課程的也并不多。雖有少數大型藝術博物館開始探索教育實踐項目,但課程設置的周期性和系統性還不夠科學,實踐效果不佳。
總之,我國藝術博物館較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博物館教育體系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有必要借鑒國外相對成熟的博物館教育理論,完善我國藝術博物館管理機制,更好地發揮其藝術教育功能,服務于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