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戎赫
(悉地(北京)國際建筑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所有的現代化城市的特點都可以集中在一座“城中之城”——城市綜合體上體現出來。這也就給出城市綜合體存在的意義。大型城市綜合體的建筑設計是根據大都市的經濟發展創建的。對于小城市這種城市綜合體就不太適合,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規模調整,同時在功能的選擇上,要根據城市經濟的特點,有重點的發展。
城市綜合體與多功能建筑的差別在于,多功能建筑是數量與種類上的積累綜合,這種綜合不構成新系統的產生,局部增減無關整體大局。而城市綜合體則是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優化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個有機系統之中。他們各部分間相互依存互為依存,從而形成一個內部既獨立,又統一的城市商業綜合體。
許多大型城市其資金、土地等資源較多,因此其城市綜合體建筑的規模較大,中小型城市綜合體建筑要想發揮其更大的價值性,就需要從設計方面著手,以最為優化的建筑設計來實現其更為長遠的發展,筆者以某城市綜合體建筑為例來對其建筑設計進行分析。該綜合體項目用地面積20000m2,總建筑面積為130000m2,該綜合體的業態涵蓋了商業、辦公、居住、公寓、車庫等內容。筆者以該城市綜合體為例分析中下小型城市綜合體的建筑設計。
該工程建筑用地主要包含北側長條形及東南角不規則四邊形兩部分,在滿足消防及交通要求的情況下最大化的提升商業價值,并降低商業、辦公人流與居住人流的相互交叉干擾狀況,其長條形用地采用底層設置大平臺的高層辦公加多層商業的空間設計模式;在高層建筑群周圍設置環形消防車道,同時在二層室外平臺上設置道路系統;居住人群主要從南側進入建筑,商業人流由北側進入。
城市綜合體最重要的是能有效發揮其功能性為使用者服務,該項目包含了多種滿足日常需求的功能,因此在進行設計時需要保證其各種功能空間得到有機結合,這樣能更有效的發揮其整體功能,在對該項目的簡介中我們已經簡單的了解到了該項目的功能劃分情況,在進行設計時,將地下一層設計為車庫、人防地下室以及一些設備房。地上部分功能較多:①辦公業態,辦公業態設計了三種模式,一種為敞開式辦公,一種單元式辦公,另一種為高層SOHO,在項目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對綜合體的實際需求來進行調整已增加空間使用的靈活性。②商業業態,該項目的商業部分主要包含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集中商業,商業街是該業態的第二個部分,第三部分為院線,最后一部分為該項目的設備用房及管理辦公場所。③居住業態,居住功能主要由高層住宅與高層公寓形式設計。在設計時對各個功能空間進行有效的劃分與聯系,有利于建筑價值的提升,對城市綜合體建筑的發展有積極意義。
該綜合體建筑中包含著商業、餐飲、居住、辦公等各類功能的車流、人流與貨流多重流線,為確保不同流線的暢通,主要應用了立體與平面多重復合交通體系。工程的步行交通體系主要按照以下要求設置:商業與餐飲人流入口設置在用地的東北側及北側,利用室外二層平臺引入各自的功能空間,且同周邊項目配合,共同營造室外交往與活動空間;居住人流主要設定在工程南側道路。各種業態依據功能在一層設置獨立的出入口門廳。本項目的停車系統由四個部分組成:地面與地下一層的辦公停車、地下一層的居住停車及用地北側的地面商業停車;對于各自的貨流及車流,依據不同的停車體系設置獨立的出入口和流線,以符合相互之間的分流管理要求。
室內外環境也是城市綜合體建筑的一項重要問題,需要結合建筑選址周圍的實際情況,力求最大化的利用周圍自然環境資源,并以此原則來進行相應的設計,本項目用地南側有一處公園,公園附近有一條河,在進行設計時同時考慮了內部空間的設計以及外部建筑形體的設計,將這些前提進行了合理的考慮后,將周圍環境如公園、河流等與建筑形態進行了相互呼應的結合設計,使建筑功能與周邊環境更好的產生互動,這樣的設計會減少建筑對周圍環境帶來的不協調的影響,另外在消防車道的適宜位置設計了局部放大的步行街以及綠化景觀,以圖更好的將城市人流引入到室外平臺,通過這一平臺,人們能選擇自己需要去的區域,合理對人群進行分流,保證了有效使用的同時,還為其塑造出了更好的具有個性化的空間。同時在用地北側建筑單體間的連接處設計了架空空間,有效的解決了建筑間的相互溝通問題,來促進各個功能區的融合,進而實現建筑空間以及城市空間的融合統一。
城市綜合體是一類大型建筑,其消防設計在整個設計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①在設計時需在綜合體的四周設置環形的消防車道,在高層塔樓處需要設計合理的消防登高撲救面,消防設計需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相關要求。②對地下室的消防設計,該項目中共設計了六個防火分區,每個分區需要最少兩個疏散出口,同時還要有相應的自動噴淋系統和排煙系統。地上建筑也要按照建筑的實際功能來劃分防火分區,在該項目的地上建筑設計中劃分了24個防火分區。建筑中的防火分區面積及疏散寬度均應滿足規范要求,并在此要求上設計相應的疏散樓梯。同時疏散樓梯的設計需要根據建筑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設計。例如該項目設計中高層部分采用防排煙樓梯間,多層的裙房部分采用封閉樓梯間,商業部分空間利用室外平臺及室外樓梯進行人員安全疏散。
每一個城市有自己城市獨有的特點,因此一種建筑設計不可能適應所有城市綜合體建筑的風格,在這樣的前提下就需要相關的設計人員按照中小型城市的城市特點、發展特點、群眾需求等特點,并有效結合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以此為設計的基礎,同時以該城市綜合體建筑的區域優勢進行融合來進行中小型城市綜合體建筑設計,以這種前提進行的設計會更有針對性,更能保證人們對該城市綜合體的需求,也更符合國家提倡的供給側改革設計。使其能真正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1]朱明華,鄭雅靜,張秀川,魏恩娜,趙 寶,李卓文.結構加固技術在大型城市綜合體中的應用[J].天津建設科技,2017(04).
[2]盧永鈿,張桂玲.大型城市文化綜合體設計初探——以珠海十字門國際會議中心為例[J].南方建筑,2013(04).
[3]高燕,侯顯夫,徐升雁.城市綜合體開發思路淺析——以杭州創新創業新天地城市綜合體開發為例[J].杭州(生活品質),2010(11).
[4]裴廣宇.高層城市綜合體中庭設計研究——以西安賽格國際購物中心為例[J].建材與裝飾,2017(41).
[5]徐磊青,甄怡,湯眾.商業綜合體上下樓層空間錯位的空間易讀性——上海龍之夢購物中心的空間認知與尋路[J].建筑學報,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