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柱
(山西省原平市規劃勘測局 山西原平 034100)
現階段下,現代化小區建設是推動現代城市化建設的主要源動力,現代化小區不僅要求小區環境的整體規劃要科學合理,在小區內的各個景觀具體設計也是小區設計中的重點。雖然我國在現代化小區建設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但在小區的實際規劃與設計中還是存在了許多不可避免的問題,如園區布局、具體選址等,阻礙了規劃設計的科學合理性[1]。所以,本文對現代居住小區的建設規劃理念進行研究分析,進而達到提高現代小區規劃建設水平的目標。
住宅建設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要站在居民的角度出發,保障其自身的基本權利,進而在周圍環境及基礎設施方面做到科學合理,實現對土地及空間的最大化利用,進而保證居民居住環境的舒適性[2]。在設計住宅小區時,除了要滿足當前基本的居住要求外,還要為以后的改造留下充足準備,所以在設計住宅小區時,要保證其多樣性,是各種技術、設備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進而滿足居民對住宅的需求。
現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人口參數也在大量增加,導致了城市交通更加擁堵。私家車數量的不斷增多,導致了本就有限的城市空間更加擁擠,空氣質量急劇下降,PM2.5數量不斷增多。除此之外,還提高了人車爭道頻率的出現,進而導致交通事故頻發,所以,在對小區住宅進行設計時要合理科學的規劃道路,避免出現人車正道的現象,進而保持小區交通順暢。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深,給城市的供水、電、氣、暖及污水排放等日常能源方面的供給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3]。一個合理科學的住宅設計,必須以考慮新增建筑對當前城市狀態所造成的影響作為基本要求,進而做好多方面的節能手段,保障產品對能源的自身需求量。
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秩序,如果在住宅設計階段出現了失誤,致使住宅不能得到合理使用或者其正常使用會存在一定弊端,這樣不但對城市的秩序有所損壞,還極大程度的影響了居民生活的正常使用。因此,在設計階段要對居民獨自的活動空間進行充分考慮并合理設計,進而給居民一個充足的自我活動空間。
每個城市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底蘊,而城市里的每一座建筑物都是組成城市風景的一份子。因此在住宅設計方面要充分考慮當前城市的文化底蘊并在該建筑上對其有所體現,而不能讓該建筑成為了城市的污點。
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對空間的變化加以注意,不管人們在哪一個空間里休息或者停留,那么這個空間肯定有讓其停留的理由或者優勢。在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建造一個較為活潑的休息空間,其作用不僅可以吸引人們進行休息,還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適當的交流空間,所以在空間設計中不可忽視對活動空間的具體建設。
在遠古時期,人們為了最基本的生存四處奔波,那時候住宅的作用只是為了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4]。隨著時代的發展,國民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住宅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開始更偏向于功能及享受等方面。現階段下,住宅與人們而言不僅為了解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更是孩子學習、健身娛樂、居家養老等必要空間,因此在整體居住設計時,要站在住戶的角度,充分為其考慮舒適度、視覺感覺等精神享受。
現階段下,房地產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證企業發展,就必須要對住宅的具體設計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創新。因此設計工作人員在設計過程中,不能對傳統的設計進行照抄,要依據當前的實際情況,考慮多方面因素。除此之外,還要對居住者的自身需求有明確認知,進而利用較為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實現住宅設計精品化的目的。
在普通住宅設計時應參考國家標準的小康型小區的設計準則進行建立設計,并在基礎戶型、實際功能、周邊環境,以及相應的配套設備方面適時適當的做到超前,留出后期可以調整改變的余地[5]。最大程度做到30、40年不落后,50、60年可改造。住宅設計也是如此,由于居住者的年齡更改、家庭成員數目增加或減少或者更新了居住者,應適時適當的改變室內具體布局、對當前布局進行稍微調整等;也可以,一變多、多合一等。
在具體住宅設計中,要從平面的空間設計逐漸發展到三維立體的空間設計。依據當前的市場的基本要求,適當地增加復式、錯層、至躍復式合體等不同的住宅模式,使住宅空間靈活化,進而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要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推廣的具體應用已從單一化逐漸趨于集成化,在住家設計方面,應緊隨時代潮流,適應當前主流趨勢。
在住宅設計中,應根據當前知識、經濟等浪潮的發展方向,對當前的技術信息加深認知程度,其中包括與涉及相關的理論知識、詳細的市場信息、高新的設計技術、當前的政策導向,只有不斷的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創造出具有實際價值的居民住宅。
在建筑物的整體外部造型設計方面,應采取當下流行的現代建筑知識及材料運用方式,與此同時,還要結合當前小區具體的實際情況及建筑風格,并著重注意現代城市化與歷史人文的相互融合。在設計風格方面,建議采取大虛實的對比手法,使小區的整體外觀上將現代化的高層建筑風格與當前的藍天綠地更好的融合。在建筑物的主要色彩方面,要以簡單鮮明為基本原則,在凸顯文化底蘊的同時顯示出當前的流行元素,與此同時,可在建筑的頂端進行適當的裝飾,進而增加視覺上的感官體驗。
安居是一切的基礎,現階段下,擁有房屋居住已經不能再滿足人們當前的居住需求,當前人們對房屋居住的要求不光是要保障房屋的居住質量更要保證周圍的居住環境。為達到現階段下對住宅的各方面要求,開放性的發展以周邊環境、設備品質、精神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居住理念,使現代化的小區建設能夠達到經濟、環境、社會等多方面的效益統一,現階段下,住宅規劃的創新與發展的問題刻不容緩。要努力建立一個人文環境與自然景觀能夠相互適應的完美環境,進而實現人與建筑、環境等三者合為一體的最初目標。
[1]虞曉夏,沈曉峰.現代高層住宅小區規劃建筑設計探討——以依云小鎮規劃建筑設計為例[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05):47~49.
[2]祁乾龍.綠色建筑評價引導下的重慶生態小區建筑設計研究[D].重慶大學,2016.
[3]賈艷妮.現代化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思路探索[J].建材與裝飾,2015(50):63~64.
[4]邢君.小區規劃設計創意淺析——以智誠·平陽府第為例[J].建材發展導向,2014,12(12):44~46.
[5]楊麗.解析居住區規劃理念——以牡丹江新陽綠城小區為例[J].住宅科技,2010,30(09):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