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染 丁石雄
(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海南瓊海 571400)
中國自古就有尊老愛老、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文化傳統,同時在關愛老人方面家庭和社會都在各盡其力。近年來,由于精神因素、家庭矛盾因素、喪偶獨居等各種原因致使老年人經常出現自殺、出走等問題。老年人對生活質量無論是物質上或是精神上都有著自己的追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是深入每個中國家庭的傳統觀念。我們應對老年人的生活追求予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和關注,這也是和諧社會和諧中國的應有之義。
老年人的公共活動空間一般是指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老年療養院、養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大學等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的空間。
基本的建筑學設計要求有能利于采光從而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合理的朝向、良好的平面設計和有助于自然通風的剖面設計等。從城市規劃到建筑群體布局上,從建筑平面、剖面設計到建筑構件的細部人性化設計,都要盡量減少冬季熱能的散失和減少夏季熱能吸收并還要盡可能地利用天然采光。
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情況對于機械設備的調節可能會引發不良反應,所以關于老年人室內公共活動空間的設計應符合以“綠色化”的被動式設計為根本、以機械設備為輔助的原則?!熬G色化”建筑設計的理念和技術主要是通過采光、通風、照明、聲學方面等進行完成,這需要做好朝向布局、日照分析、通風研究、綠化布置、透水地面等一系列的前期工作。
建筑方面應考慮到實際的自然條件和氣候特征,其中主要影響到室內熱環境及局部空間能量的物理環境因素包括空氣溫度、平均輻射溫度、空氣流速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從被動式設計中的墻體、門窗、屋頂等來進行完成。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視力會降低,導致步履蹣跚、行走不便,有的還需要借助輪椅、拐杖、扶手等。同時老年人一般行為動作比較遲緩,甚至會出現偶爾手腳不聽使喚而碰撞器物的現象,這要求老年人室內公共活動的出入口設計要求方面要做到較為寬敞并且避免擺置尖銳器物。再則,由于老年人生理機能的老化,記憶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要求設計的建筑環境要有高度辨識性和歸屬感。綜合以上因素,在老年人室內公共活動的出入口設計環節有更高的、特殊的要求。
在出入口內外應留有輪椅的回旋面積,在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宜緩,要求門前與室外地面高度差小于0.40m為宜,臺階與坡道兩側應設欄桿扶手,必要時在出入口處設置升降平臺。
由于老年人通常視力弱、體力差,因此老年人建筑空間出入口材料的選擇要求堅固、耐磨、防滑等,嚴禁光滑的、尖銳的材料,以保證老年人的人身安全,防止人身事故的發生。
老年人體力耐力較差,神經傳導功能衰退,反應較為遲緩,加上老年人維持身體平衡的神經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容易姿勢不協調而失去平衡導致摔跤等。綜合這些情況以及老年人的體能心態,整個建筑系統相應地要給老年人安全感、歸屬感。
為確保足夠的輪椅回旋和門扇開啟空間,戶室內面對走道的門與門、門與鄰墻之間的距離至少為0.50m。同時,走道內不宜設置障礙物,并根據需要相應設置欄桿、扶手等安全設施,以確保各類身體狀況的老年人都能安全通過。
老年人是民族國家的寶貴財富,但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各方面的衰退下降會產生相應的心態心理變化,比較容易產生消極情緒以及各種情感困擾。我們應對老年人的生活予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和關注,為老年人創造設計安全的、有歸屬感的活動環境,讓他們能更好地體會老有所樂的樂趣,從而永葆生命活力,安享晚年。同時老年人也應充分認識到老年階段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樹立積極的人生觀,走好生命的每一段旅程。在老年人的室內公共活動空間設計方面,要符合基本的建筑學設計、符合以“綠色化”的被動式設計為根本且以機械設備為輔助的設計原則,尤其在出入口與走道設計方面要注重材料的選擇和建筑的人性化設計,并設置必要的安全設施。
[1]魏理樹.園林中老人活動空間人性化設計淺析[J].福建林業科技,2004,31(3):79~83.
[2]艾春玲,谷桂云.公共綠地老年人活動空間設計[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