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斌權
(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四川省南充市 637000)
民宿是是指村民將自己家里所閑置的住房利用起來,結合特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進行空間再造,為旅游人員提供住宿、餐飲和休閑等服務。民宿能讓人感受當地風情與地域文化,體驗有別于以往的生活,受到了廣大民眾的青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們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同時需要有更多的精神需求,而民宿本身所強調的返璞歸真的休閑度假狀態以及在住宿過程中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能滿足現代都市人群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民宿景觀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城市景觀不具備的鄉土景觀氣息,能從心靈深處喚起人們的鄉土情懷。因此,民宿景觀的鄉土特征呈現對民宿空間的形象塑造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民宿具有吸引力的基本條件。
鄉土文化景觀是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由當地居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文化景觀,包括了由居住行為產生的鄉村聚落景觀、由農業生產活動形成的農業生產景觀、由居民傳統生活形成的民俗文化景觀。民宿大多是依托已經存在的農村家庭院落改造而成,與本地域的鄉土文化景觀和諧統一。因此,對民宿景觀設計首先要將本身的鄉土文化景觀符號表達出來,在建設或者是改造民宿景觀的過程中,應充分了解民宿的地域文化與風土人情,對鄉土文化景觀符號進行提煉運用。針對這一點,民宿景觀符號:①應體現鄉土文化,在鄉村整體環境上保留鄉土特色,將鄉土景觀的元素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如把梯田、農作物、舊墻、農耕器具等具有鄉土氣息的元素作為景觀符號進行表現,將民宿景觀鄉土特征呈現出來;②在民宿單體建筑及景觀規劃設計上,也應體現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符號,如桃坪羌寨的民宿,大多能看到體現當地少數民族精神崇拜的羊頭、白石、泰山石敢當等文化符號;③要尊重原有居民的正常生活習俗,包括基本的生活習慣和民俗文化活動,這些大到傳統節日和民俗活動,小到酒桌上的敬酒歌、吹蘆笙,都是活化的鄉土文化景觀符號,它們使得民宿景觀更加具備情感滲透力。
民宿設計的鄉土特征不僅要通過文化符號來展示,還需要在民宿景觀空間布局過程中體現。一方面,景觀空間受到使用功能的影響,應最大可能地區滿足使用功能需求。民宿景觀不論是在空間布局還是動線安排過程中,都應符合當地人們的行為活動習慣,體現鄉土性。另一方面,空間也能夠影響人的行為活動和情感,在民宿景觀空間布局中考慮鄉土性,可以完整地將鄉土空間感受直接傳遞給消費者,從而更好地喚起消費者的鄉土情懷以及認同感。具體而言,在景觀空間功能布局過程中,可以將主人生活方式植入到游客公共活動區域,比如將民宿主人手工、勞作等功能場所植入到民宿空間中,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和游客的互動,讓游客能夠從中獲得更為良好的鄉土體驗。需要注意的是在空間布局考慮鄉土體驗時不能忽視了民宿基本的生活功能,因為來民宿居住的游客大多數是向往農村生活的城市居民,雖然有鄉土情節,卻對民宿的衛生、舒適性等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在空間布局過程中不僅要體現鄉土性,還需要體現舒適性。
在民宿景觀鄉土特征的呈現過程中,對鄉土景觀材料的有效應用也屬于一個重要的措施。鄉土景觀材料不僅材料來源方便,其建造成本也相對較低,更為重要的是能體現鄉土地域特色,讓民宿建筑景觀更接地氣。如貴州的吊腳樓民宿,大多把木料作為基本材料進行使用;而藏寨里的民宿,則常常把當地石材作為重要的鄉土元素進行設計延展。鄉土材料的使用使民宿建筑景觀更加符合當地的地域文化屬性,從而具備獨特的吸引力。
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鄉土植物配置也可以有效地呈現出鄉土特征。鄉土植物最能適應本地區的地理氣候環境,生態適應性強,在民宿景觀規劃設計中選用當地鄉土植物,既能保障植物種植成活率,也能增強民宿的地域特色。同時,一些花木和果木能應景應季地開花結果,可使游客有更多的鄉土體驗,感受不一樣的鄉土氣息。比如在北方地區的民宿景觀設計中,庭院植物配置就應避免使用熱帶地區的棕櫚科植物,這樣既不能滿足植物正常生長,也不能與周邊建筑景觀環境相協調。當然,在對民宿景觀的鄉土植物進行設計時,除了植物種類選擇外,在造景時還應采用更加自然和隨意的設計手法,切忌城市痕跡過重。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的鄉土情節也會越來越濃。民宿是城市人群回歸鄉土的情感載體,在進行民宿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立足于對鄉土特征呈現,回歸鄉土本質,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也能承載逐漸遺失的鄉愁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