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向東
(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畜牧獸醫工作站,玉樹 815299)
犬科類動物是包蟲病的最終宿主,多頭蚴成熟之后,通過犬科類動物糞便以孕節片或蟲卵形式排入到周圍環境中,污染放牧地周圍環境、牧草和飲水,當健康牛在放牧過程中,進食了含有孕節片或蟲卵的草料后,孕節片內的蟲體和蟲卵會隨著血液進入到大腦,發育成為多頭蚴而導致牛患病。近些年,囊謙縣流浪犬數量不斷增加,這也為該種疾病加速傳播提供了條件。因此做好該種疾病的診斷與防控工作意義重大。
2017年8月13日,在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一位養殖戶的牦牛群中出現了2頭以神經癥狀為主的患病牛。出現發病情況后,養殖戶將患病牛隔離,并將病情上報給了當地獸醫站,獸醫接到求助后,立即趕往該養殖場。到達養殖場后,通過判斷發現2頭患病牛1歲半,主要表現為在圈舍內轉圈運動,不能正常進食,視力逐漸下降。通過進一步調查得知,該養殖戶并沒有對牛群進行定期驅蟲處理,疫苗免疫不當,免疫程序不科學。整個養殖場衛生條件較差,牛舍中的糞便沒有及時清理,牛群飼養密度較大,放牧地點低洼潮濕,同時在放牧地點還存在大量牛糞便和其他動物糞便。結合整個養殖場的養殖現狀和放牧地的現狀,獸醫懷疑是某種寄生蟲感染引起的寄生蟲病,通過全面診斷,確診為腦包蟲病,而后為養殖戶制定了針對性的手術措施,很好的控制了疫病流行態勢,避免疫情向其他養殖場傳播。
獸醫到達養殖場期間,牛群疾病進一步傳播,臨床癥狀進一步顯現。通過和養殖戶進一步溝通得知,發病初期這2頭患病牛出現了輕微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間歇性的神經癥狀,但在較短時間內恢復正常,沒有引起養殖戶重視。等到出現典型臨床癥狀后,病情已經十分嚴重。患病牛表現為體溫升高到41 ℃以上,采食欲望逐漸下降,呼吸急促,出現典型的神經癥狀,在圈舍內表現異常興奮,不斷向前沖后退,或在原地轉圈。有的患病牛表現為精神萎靡,頭頸彎向一側,倒地不能正常站立,磨牙,在發病2~3 d內死亡。有的患病牛在出現神經癥狀之后,視力逐漸減退,一側眼睛失明,或雙側眼睛失明。幾乎所有的患病牛,寄生蟲寄生部位呈現出顱骨凸起或變薄的現象[1]。
將3頭病死的牛解剖后發現,其肺臟、脾臟、肝臟及其他臟器正常,不存在典型的病變,采集上述病料組織,選擇革蘭氏染色劑進行常規涂片鏡檢,并將采集到的病料接種到營養瓊脂培養基、血液組織培養基,常規方法培養24 h,溫度控制在37 ℃,涂片鏡檢,未發現陰性、陽性染色致病菌,培養基上也不存在細菌生長。解剖之后發現,病變位置主要集中在腦部。將大腦打開之后,發現大腦左半球顳葉中上存在明顯腫脹現象,腫脹高度超過了3 cm,將腫脹部位切開之后,發現內部存在2.5~5.3 cm大小的蟲體胞囊,外觀呈現卵圓形,透明內部存在大量白色凸起。包囊破裂后,從中流出大量半透明的囊液,打開包囊,可以看到中央蟲體顏色呈現淺黃色,并與包囊的內壁相互粘連。采集包囊內的蟲體結節,制成切片后,在1000倍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蟲體外部布滿了頭節[2],具有典型的多頭蚴蟲體特征。綜合以上發病過程經過臨床診斷、病理學變化和實驗室診斷,最終確診為多頭蚴感染引起的腦包蟲病。
本次診治共出現患病牛13頭,治療前死亡6頭。通過全面診斷,發現剩余的患病牛臨床癥狀較為嚴重,采用一般驅蟲藥物治療效果較差,因此,選擇手術治療方法,對患病牛進行治療。牦牛腦包蟲病手術治療主要以下幾方面。
首先,準備手術過程中的各種器械和藥物。手術之前要準備好手術刀、手術剪、刀片、鑷子、縫合線、20 mL注射器、75%酒精、95%酒精、碘酊、紗布、脫脂棉球。設備和藥物選擇完畢之后,需要確定患病牛手術。要根據患病的不同臨床癥狀,以及在圈舍內頭部轉向身體的方向,確定手術部位。手術部分一般在患病牛頭部頂骨右側中上方直徑約1 cm左右、不規則的骨組織軟化部位,在手術過程中,應該盡量選擇該部位進行手術。
手術之前應該將患病牛保定,將頭部患病部位朝上,方便手術。將確定好的手術部位進行全面剪毛處理,先使用碘酊對手術部位進行全面消毒,然后使用75%的酒精進行脫碘消毒,在皮膚上開一個十字形的切口,表皮打開之后,用圓鋸鉆一個直徑為2 cm左右的孔,將腦膜充分暴露出來,選擇使用消毒后的手術剪,在腦門上開一個十字形的切口。由于包囊位置對顱內壓力較大,開孔結束后,包囊能夠自動向外突出。將突出的包囊輕輕向外拉拽,輕輕拿出,對于不能拿出的包囊,可以使用20 mL的注射器穿刺包囊,看到有囊液從注射器噴出之后,輕輕抽取注射器將包囊中的液體全面吸出,向其中注入95%的酒精2 mL,全面清洗后再次吸出,然后向其中注入2 mL95%的酒精,殺死包囊中殘余的蟲體,皮膚切口做常規縫合,在傷口內撒上青霉素粉劑,縫合之后,傷口涂抹碘酊,在傷口上方覆蓋小塊脫脂棉,用紗布包裹創面。
包囊摘除后,由于顱內壓突然驟降,會導致手術部位血液外滲,引起牦牛腦組織水腫刺激神經系統,使得牛神經癥狀進一步加重。個別患病牛手術之后會出現體溫升高,伴發腦炎癥狀,精神亢奮,不斷在圈舍中前后沖撞。針對這種現象,要做好護理工作,選擇使用氯丙嗪300 mL,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500 mL,10%的磺胺嘧啶鈉100 mL,維生素c注射液2 g,酚磺乙胺20 mL,混合之后一次靜脈注射。采用上述方法,能夠有效升高顱內壓,控制出血,強化消炎,使得腦組織功能快速恢復。采用手術的方式,對剩余患病牛進行治療,有2頭患病牛因為治療后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死亡,剩余患病牛手術2周后恢復以往的進食水平。
日常要指導養殖戶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及時將牛舍內的糞便清理出去,確保合理的飼養密度,同時還要科學選擇放牧地點,放牧之前可以使用5000倍液的硫酸銅溶液進行殺蟲處理[3]。同時還要定期做好驅蟲管理工作,牦牛選擇使用吡喹酮,使用劑量為30 mg/kg體重,口服,1次/d,連續使用5 d。同時還應該進一步加強流浪犬收容所建設,將囊謙縣的流浪犬集中收容后統一驅蟲。選擇使用吡喹酮進行定期驅蟲處理,使用劑量為15 mg/kg體重,口服,降低最終宿主帶蟲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