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執敬+譚欣瑤
“西方世界對于亞洲美食知之甚少,而亞洲美食博大精深?!?/p>
源于此,英國著名雜志《餐廳》從2013年開始,舉辦“亞洲50佳餐廳榜”評選活動,活動產生的榜單被不少媒體稱為“亞洲餐飲界奧斯卡”,地位可見一斑。
到2017年為止,居于榜單首位的餐廳已經3年沒有變更,而連續3年蟬聯這“亞洲第一餐廳”寶座的,就是位于泰國曼谷的印度料理餐廳Gaggan。
主廚加甘的奮斗故事
印象中,“精致”與“印度菜”的距離總是很遙遠,這種先入為主的理念也一直存在于我的腦海中。而產生“一定要去一次Gaggan餐廳”的念頭,是在看了紀錄片《主廚的餐桌》之后,這部紀錄片傳遞了這樣一種信念:成為名廚不僅需要努力和天分,更需要有自己的哲學和信仰。

Gaggan餐廳自始至終吸引我的,從來都是它的理念:精致,激進,融合,傳統。它打破人們對印度美食無非是衛生條件欠佳的街頭小吃,各式重口味香料的堆砌,還有一年365日從不缺席的咖喱的固有印象,用現代分子料理技術重組傳統食譜,將印度菜與法餐、日料和泰國菜融合,從而讓世界知道,原來印度料理也可以很精致。
餐廳的經營理念源于主廚加甘·阿南德(Gaggan Anand),他出生于印度加爾各答,被《時尚雜志》稱為“廚師中的杰克船長”,曾經為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印度前總統阿卜杜爾·卡拉姆烹飪過美食。他將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融入菜中,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印度菜的印象。
加甘·阿南德從小就不是一個愛守規矩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經常遭到老師責打,同時他的思維也不受拘束,創造力無窮。在開始他的烹飪生涯之前,他對音樂更感興趣,一度在搖滾樂隊中充當鼓手。他出身草根,對街頭巷尾的小吃十分熟悉,如今餐廳里精妙無比的食物,靈感也都源于街頭小吃。

為了改變貧困的家庭條件,他進入印度餐飲學院(IHMCT Kovalam)學習,畢業后作為一名實習生進入泰姬酒店集團。因為想學習主廚的招牌菜食譜,他忍受了主廚一個月的使喚和辱罵,到頭來只得到一句“想得到配方是在做夢”的戲弄。他發現,在廚師行業中,沒有人愿意交流和傳承技藝,也沒有人愿意發展創新,有的只是對優秀同行的戒備和警惕,無比失望的加甘選擇離開,不再做廚師。
直到有一天他前往泰國曼谷,看到街頭巷尾的小食攤,迷人的市井煙火氣息讓他重新尋回了對食物的熱情,并決定留下來。他在曼谷一家專門烹飪印度菜的酒店工作,并漸漸有了名氣,而后,他去了曼谷許多有名的印度餐廳,卻沮喪地發現,這些餐廳并不想創新,這一挫折使他有了自己開餐廳的想法。

2010年12月,他開了Gaggan餐廳,籌備期間,他遭遇了曼谷發生政治沖突和親人逝世的打擊,好不容易拼湊起來的夢想又碎了。“當你被逼到絕境,退無可退的時候,就像一個繭,終究會破繭成蝶。”加甘在采訪中這樣說。
依靠頑強的意志力和對食物的熱愛,他終于熬過所有磨難,破繭成蝶,讓世界注意到了他的獨一無二。2014年,Gaggan餐廳入選“亞洲最佳50家餐廳”榜單,位列第三,此后3年蟬聯“亞洲最佳餐廳”,并在2017年“世界50家最佳餐廳”總榜上取得第七的好成績,也是總榜上唯一的印度餐廳。
一場神秘的味覺狂歡
作為“亞洲最佳餐廳”,Gaggan受到全世界人的矚目和青睞,而這也意味著預約難求,且Gaggan每天的營業時間只有下午6點至晚上11點之間的短短5個小時。也就是說,任何時候預訂Gaggan的一頓晚餐,前面都有成千上萬人在排著長隊。
想體驗Gaggan的料理最好提前3個月預訂,在官網完成信息填寫后,會收到郵件表明已經收到申請,但餐廳還需要確認是否有空位,以及后續調整時間,這個過程的電郵溝通比想象中要漫長。我和朋友提前一個月預訂,首選日期和時段已被訂滿,經過半個月的溝通,最終訂到泰國旅程最后一晚21:30的用餐時段。

在泰國的最后一夜,我們前往此行壓軸的Gaggan餐廳。餐廳位于曼谷中央商務區,是一棟隱秘于綠林中的純白色獨棟木屋,已有70多年歷史,精致而神秘。通往餐廳的路口有一個小標牌,沿著標識前行,便到達Gaggan餐廳。
餐廳富有英屬印度殖民時期的特色風情,內部被分割成一系列私人宴會廳,設計簡潔、文雅而不失格調。與其他餐廳不同,Gaggan沒有菜單可以選擇,入座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統一的emoji菜單,菜單上沒有文字,取而代之的是25個有趣的表情,每個表情代表一道菜品。
這一串表情包賦予客人無窮的想象空間,每道菜都像一個極富魅力的謎語,菜品在入口之前全靠猜測,就算吃到嘴里,也未必能分辨得出所有食材和香料。這也正是餐廳精心為客人營造的幽默感與神秘感,再加上侍者能說會道,又風趣有梗,整頓飯吃下來絲毫不覺得乏味,期待之中驚喜連連。用餐結束后,侍者會重新遞上一份正式菜單,兩份菜單合二為一,謎底最終揭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