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慶 楊龍鳳 彭濤 梁代春
摘? 要:少兒趣味田徑是國際田聯專門針對少年兒童開發的田徑運動項目,具有安全、有趣、簡單易行的優勢特色,目前在多國多地區廣泛推廣和普及。在課堂教學和比賽活動中,必須認真把握國際田聯制定的教學目標和原則,采用規定的軟式運動器材,因地制宜地選擇教學方法和活動方式,以實現“有效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推進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總體目標。
關鍵詞:少兒趣味田徑;教學方法;組織原則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11-0023-02
一、少兒趣味田徑的特點和優勢
傳統的田徑運動訓練艱苦,形式枯燥,學生怕而遠之。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開發,有效地解決了學校田徑運動開展的活動安全問題、學生興趣問題以及場地限制問題。
1.全面性。趣味田徑采用團隊參與的形式,有利于消除學生比賽時的緊張情緒,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項目涉及跑、跳、投,內容豐富,學生參與面廣。
2.趣味性。趣味田徑所選用的服裝、器材色彩鮮艷,比賽形式多樣,具有較強的觀賞性,配合節奏明快的運動音樂,學生喜聞樂見,參與積極性很高。
3.安全性。趣味田徑每個項目都使用國際田聯專門開發的軟式器材,解決了學校體育活動的安全壓力。
4.簡易性。相對于傳統田徑,趣味田徑的難度系數較低,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目標,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練習熱情,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場地要求不高,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需求和實際場地情況,因地制宜地安排不同的教學和比賽內容。規則簡單易行,重能力提升,輕成績高低,以激勵為主。
二、少兒趣味田徑的內容和功能
少兒趣味田徑具體包含了田賽的撐桿跳、限定區域三級跳遠、軟式標槍、橡膠實心球、十字跳接力、越過障礙擲準以及徑賽的短跑跨欄接力、速度階梯、一級方程式、8分鐘耐力跑等項目。
在這些項目中,“一級方程式”是一個以前滾翻、繞桿跑、跨欄跑等技術相組合的綜合性項目,學生在安全有趣的運動中學習掌握前滾翻、跨欄等技術動作,同時對體能和身體協調能力也是一個挑戰;“越過障礙擲準”通過有趣的投擲器材激發學生對投擲項目的學習興趣;“速度階梯”的練習能有效提高學生速率,增強下肢力量和身體的協調控制能力;“十字跳接力”項目鍛煉學生的小腿力量、身體控制力、平衡能力和跳躍能力;“短跑跨欄接力”項目教會學生初步的跨欄技術,培養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8分鐘耐力跑”既能有效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又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三、少兒趣味田徑的教學方法和組織策略
我校于2015年12月加入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教學改革)實驗學校,成為目前四川省唯一一所“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實驗學校”。2016年10月,我校少兒趣味田徑代表隊參加了在國家體育場舉行的第六屆“鳥巢杯”全國少兒趣味田徑運動會,以團體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榮獲一等獎。
在近三年的工作中,我校體育教師邊學習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一步步將少兒趣味田徑項目融入課堂教學改革和課外競賽活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
1.認真把握國際田聯制定的教學目標
(1)身體和動作目標。通過教學與活動,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身體能力。
(2)社會目標。發展社會適應能力、團隊凝聚力,學習社會行為方式。
(3)道德目標。培養對他人的尊重、自我管理能力、努力學習達成個人的計劃目標。
(4)學習目標。通過學習活動,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理解世界并把自己與周圍的世界聯系起來,擔負責任,學以致用。
2.加強專項教練員隊伍的培養
工作初期,教師們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從何入手。于是大家分工合作,一方面通過網上查閱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的相關資料,在教學中大膽嘗試;一方面主動向全國學校體育聯盟專家求助,在線學習趣味田徑的相關規則、內容和教學、訓練辦法。2016年5月,西安體育學院孫海瀾教授專程來到綿竹,對體育教師進行專項師資培訓。2017年8月,學校選派4名教師和10名學生到浙江省溫嶺市參加了由國家體育總局田管中心主辦的夏令營活動和田徑教師培訓,并取得專項教練員證書。借助網絡和“請進來、送出去”的學習方式,迅速強化了我校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
3.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
在教學設計中,為了有效提高學生運動能力,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各項目的技術動作,教師們堅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創新設計了一系列趣味性輔助教學活動,如:“頂皇冠走”“蛇形跑”“過障礙接力賽”“單人搖繩跑”等,鍛煉了學生的走跑能力和肢體協調性、平衡性;“打手背”“反口令”“推手”“換位扶棒”等游戲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并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會相關技術動作。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體育教學傳統的講解法、示范法、練習法、游戲法等,學校體育教師積極采取糾錯法、整體與分解法、比賽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融會貫通,在教學和訓練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校還因地制宜開發鄉土教材、自制器材開展教學活動。比如在學校一些適宜的區域畫上簡易場地圖,擺上標志物,方便學生隨時隨地自發組織練習和比賽。
在競賽活動中,嚴格遵循少兒趣味田徑比賽“團隊對抗,集體協作,每人必須參與所有項目活動”的組織原則,一般采用男女混合編隊(每組5男5女最佳),或者男女隊直接對抗的形式。在加強團隊配合的基礎上,展現每一個人在團隊中的重要性。通過分組選裁判、記錄員,輪換擔任隊長等自主管理模式,增強每一個學生的責任感和為團隊奉獻自己力量的信念,實現預設的各項學習目標。
在組織開展較大規模的比賽活動(如年級比賽、全校比賽)中,我們不斷創新活動的組織形式,以提高學生的參與面和參與積極性。學校六個年級共18個教學班,每個年級3個教學班。在設計和組織全校少兒趣味田徑運動會時,我們參照全員運動會的組織形式,將全校分為紅隊、黃隊和藍隊3個大隊(6個年級的6個一班共同組成紅隊,6個二班組成黃隊、6個三班組成藍隊),每個大隊再分成6個中隊(每班為一個中隊);每個中隊再分成若干個小隊(根據參賽人數決定);相同年齡組的三支小隊為一組,依次上場參加比賽。比賽開始后,所有組同時進行所有項目的輪換比賽,第一輪結束后,第二輪繼續……每一個項目完成后,取得勝利的小隊獲得一面相應顏色的小優勝旗。比賽規則:一級方程式、速度階梯、十字跳、短跑跨欄接力四個項目,在技術動作完整的情況下比拼速度,速度快的隊伍獲勝;障礙擲準以投擲物落點的命中率判定勝負,得分高的隊伍獲勝;8分鐘耐力跑以記圈的形式判定勝負,圈數多的為獲勝隊伍。
全部比賽結束后,依據各小隊得到的小旗,匯總作為中隊的成績;各中隊的成績匯總得到各大隊的最后成績。最后,獲得優勝旗最多的大隊將獲得本次運動會的冠軍,擁有象征榮譽的優勝團隊旗。
總之,少兒趣味田徑的比賽組織形式必須根據學校的場地大小、器材的數量、參賽的規模、預設的比賽時間等因素而定。按照年齡段分組,保證公正公平的競賽原則,團隊參與、團隊對抗,體現集體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