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翔 陳燕
摘 要:優秀傳統家訓文化蘊含著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和現代價值,對培養清正廉潔的黨政領導干部具有激勵與引導作用,優秀傳統家訓文化建設對黨風廉政建設具有推動作用。本文基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背景,分析了傳統家訓文化的內涵與特點,闡述了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剖析了黨政領導干部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了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傳統家訓文化建設的路徑,即通過完善內外監督機制、健全廉政法規制度、將傳統家訓文化建設納入基層廉政文化建設議程等方法,加強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以助力反腐倡廉新常態的形成。
關 鍵 詞:全面從嚴治黨;傳統家訓文化;黨政領導干部;廉政文化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207(2018)12-0049-08
收稿時間:2017-12-15
作者簡介:鄭翔(1964—),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學紀委副書記,福州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黨風廉政建設;陳燕(1995—),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黨風廉政建設。
家訓講究禮義廉恥,推崇忠孝節義,是中國傳統社會家庭教育的文化范式。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和傳承,正家風、重家規成為反腐倡廉的重要舉措,助推了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的形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1]當前,全國上下形成了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態勢,有效遏制了腐敗蔓延勢頭,但非典型性腐敗案件增多,腐敗手段更為隱蔽,因此,“不想腐”“不能腐”的制度仍需完善。2018年7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了2018上半年反腐數據:處分干部總人數達24萬人(其中黨紀處分20.1萬人)。處分省部級及以上干部28人,廳局級干部1500余人,縣處級干部1萬人,鄉科級干部3.7萬人,一般干部4.5萬人,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14.6萬人。[2]
梳理近年來發生的腐敗案件可以發現,黨政領導干部貪腐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都與其家風不正有關。因此,在全社會范圍內宣傳優秀傳統家訓文化,傳播廉潔治家理念,從優秀傳統家訓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推動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構筑“不想腐”“不能腐”思想防線的應有之策。
一、傳統家訓文化的內涵和特點
(一)傳統家訓文化的內涵
傳統家訓文化是在我國古代家國同構、家國一體的結構模式下形成和運作的一種文化教育方式,是指家庭或家族的長輩利用口訓、身教或書面文字等形式對后代子孫在修身、立人、處世、為學等方面進行訓誡、訓示教育而形成的制度化的家族、家庭文化教育范式。傳統家訓文化圍繞三方面開展:一是對子女的教育,包括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古人云:“端蒙養是家庭第一關系事”,[3]對子孫后輩的教育需從幼年開始。因此,傳統家訓中有很多勸學勉學的內容,如康熙的《庭訓格言》:“學而能日新,則緝熙不已,造次無忘,舊習漸漸而消,至趣循循而入,欲罷不能,莫不知所以然而然”。[4]二是對家庭的管理,涉及家庭關系、家庭事務和家族發展。在家庭關系中,傳統家訓倡導父慈子孝、夫正婦順、兄友弟恭,尤其以孝道最為突出。在家庭事務和家族發展方面,傳統家訓要求勤儉持家、耕讀傳家、與人為善,如《曾國藩家書》所言:“除勞字儉字之外,別無安身之法”。三是對經世涉務的要求,涉及交友、處事、做官等諸多方面。傳統家訓秉承積極的“出世”觀,如《許云邨貽謀》要求后輩為官者“不論尊卑,一以廉恕忠勤,報國安民為職”。
(二)傳統家訓文化的特點
⒈彰顯儒家文化精神,始終與社會道德規范相適應。濃厚的家庭觀念是傳統家訓文化的顯著特征。家訓的產生原本是為了“整齊門內,提撕子孫”,[5]但它倡導的忠孝節義、禮儀廉恥等觀念不僅適應政治經濟發展要求,而且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因此家訓逐漸被世人推崇。《大戴禮·曾子立孝》中的“君子之孝也,忠愛以敬”、《朱子家訓》中的“施恩勿念,受恩莫忘”[6]等敦敦訓誡,無不注重涵養家族子弟“仁、義、禮、智、信、忠、孝”的品質,體現了傳統家訓文化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和社會道德規范相適應的特點。
⒉傳統家訓文化源遠流長,與時俱進。中國傳統家訓文化萌生于三皇五帝時期。據《呂氏春秋》記載,皇帝曾教導顓頊:“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為民父母。”[7]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顏氏家訓》是我國古代首部比較系統論述仕宦治家的目的、原則、內容與方法的家訓典籍。宋代以后,隨著商品經濟和世俗文化的發展,家訓文化進入繁榮時期,由最初的貴族教育逐步向平民化發展,其內容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語言越來越通俗易懂。
⒊表現形式多樣化、系統化、生活化。傳統家訓文化發展經歷了長輩對子孫的當面訓誡到書信、訓詞和囑托再到制定完整家規、家約與家范等三個發展階段,而且逐漸多樣化、系統化、生活化。就傳統家訓所依附的載體來看,有庭訓、聯訓、碑訓、刺字訓、遺書訓等。就其流傳者而言,既有唐太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帝王之訓,顏之推“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8]的仕宦之訓,也不乏“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的百姓之訓。傳統家訓文化以其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特殊的教育意義發展成為一門較為獨立、系統的家庭文化教育體系。
⒋體現道德感化與約束懲戒相統一的原則。傳統家訓文化大都通過榜樣示范、說服教育等正面道德感化使后人能明是非、知廉恥,自發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如林則徐在《致鄭夫人函》中通過回顧自己的親身經歷,發出了“做官不易,做大官更不易”[9]的感慨,要求夫人“務囑次兒須千萬謹慎,切勿恃有乃父之勢,與官府妄相來往,更不可干預地方事務”。[10]還有一些傳統家訓兼具家“法”的性質,通過家法、家禁等硬性約束與懲戒讓后人自覺規避錯誤的思想、動機和行為。如包拯家訓要求“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11]短短三十七字為子孫定下了嚴厲家訓。傳統家訓不僅鼓勵后人“有所為”,也通過約束與懲罰使之“不敢亂為”。
二、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繼2015年10月在周本順被“雙開”的通報中首次使用“家風敗壞”的提法之后,2016年5月,中央紀委在披露典型腐敗案例時指出,家風敗壞、家風不正、家教不嚴是領導干部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對黨政領導干部個人及其家庭來說,若不能在家庭中筑牢“拒腐防線”,則可能在獄中度過余生;對黨和國家來說,“全家腐”不僅極大地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還嚴重破壞了黨內政治生態,敗壞了社會風氣。因此,從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來看,必須加強以家庭為單位的傳統家訓文化建設,以此筑牢黨政領導干部“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線。
(一)營造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的必然要求
傳統家訓文化中立德修身、勸學勉學等內容有助于黨政領導干部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如林則徐的家訓:“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12]有助于黨政領導干部摒棄“封妻蔭子”的傳統思想,教育子女更好地服務國家和奉獻社會。傳統家訓文化中講求為政以德、尚廉奉公的內容,有助于黨政領導干部樹立為國愛民、大公無私的黨風政風。如《錢氏家訓》所言:“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13]即以家國天下的責任觀告戒黨政領導干部克服私欲、杜絕私利。此外,勤儉持家、艱苦樸素的家訓,如《曾國藩家書》所言:“勤儉節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有助于黨政領導干部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自覺抵制“金本位”的錯誤價值觀。
(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風氣向上向善的必然要求
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指出:“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14]優秀傳統家訓文化所推崇的道德價值觀和家庭教育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一方面,優秀傳統家訓文化不僅留下了《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傳世治家經典以及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優秀治家故事,還留下了浦江鄭義門、蘭溪諸葛村等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旺盛的生命力,其蘊含的道德行為規范被社會大眾認同與傳承,潛移默化地激發人們自覺培育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另一方面,在優秀傳統家訓文化基礎上形成的黨政領導干部家風備受人民群眾關注和贊頌,具有獨特的社會引領和示范效應。
(三)構筑家庭反腐防線,實現家庭和諧幸福的必然要求
清龔自珍在《<懷寧王氏族譜>序》中說:“家訓,如王者之有條教號令之意;家訓,以訓子孫之賢而智者。”優秀傳統家訓就像一把戒尺,能夠使家庭成員在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上保持高度一致,有助于實現家庭和諧幸福。浙江鄭義門家族賢達輩出,在宋元明清不同時期,累計173人做官,皆清廉正直、克己奉公,聲名遠播。其家訓《鄭氏規范》對子孫做官有嚴格規定:“子孫出仕,有以贓墨聞者,生則削譜除族籍,死則牌位不許入祠堂”“既仕,須奉公勤政,毋踏貪黷,以忝家法”。優秀傳統家訓文化所蘊含的“儉以養德”“廉潔修身”“清白傳家”“勤勉務實”等廉政思想,有助于黨政領導干部自覺培育良好家風,在家庭內構建拒腐防變的“防火墻”。
(四)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執政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2015年,時任中央紀委書記的王岐山指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只有從嚴要求自己,才能肩負起歷史使命,贏得人民的信任和信心,戰勝十三億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項風險和挑戰。”[15]積極推動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助力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優秀傳統家訓文化蘊含著很多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內容,如《錢氏家訓》中要求子孫:“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對于黨政領導干部而言,應按照傳統家訓文化中“三省”的要求,發揚黨內“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以有效防止腐敗案件的發生,拉近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增強黨政公信力。
三、當前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傳統家訓文化建設主體單一,合力不足
要使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常態化,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紀委、工會、共青團、婦聯、社區等各級部門和組織的共同努力。但在實踐中,有些部門和組織的支持力度不夠,疏于溝通,缺乏統一的設計和系統完整的規劃,未能形成工作合力;有些部門和組織認為,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是黨委、政府、紀委、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或組織的事情,與本單位并無實質關系,因而參與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多形式或口頭上的承諾而沒有實質性的效果;有些部門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過程中時常遇到資源整合困難和相互推諉責任的問題。
(二)傳統家訓文化評價和監督機制滯后,責任追究不到位
當前,“貪腐父子兵”“弄權弄錢夫妻店”“全家斂財總動員”等家庭式乃至家族式的新型腐敗方式如周永康、令計劃、徐才厚等人的腐敗問題即與其傳統家訓文化建設評價和監督滯后有一定的關聯,這就對加強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評價和監督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在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未能作為選拔任用、職務任免與升降、工作績效與獎懲的參考依據,尚未被正式納入工作考評與績效考核的范疇,對家風不正、家規不嚴的黨政領導干部還存在相關責任追究不到位的問題。
(三)傳統家訓文化宣傳推廣方式滯后
在信息化時代,傳統家訓文化宣傳推廣方式也需與時俱進,與現代傳媒技術相融合,打造優秀傳統家訓文化宣傳推廣大格局。但目前,我國傳統家訓文化建設存在宣傳方式滯后、推廣交流受阻等問題。一方面,傳統家訓文化的宣傳主要依靠平面媒體和傳統媒體,傳播方式較少,局限于廣播、報紙、公告欄、宣傳欄等傳統手段,使得一些優秀的鄉賢、家規等文化的傳播受阻;另一方面,全面的輿論宣傳氛圍尚未形成,普通群眾乃至政府工作人員普遍不重視傳統家訓文化宣傳工作,關注度不夠。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大力提倡和推廣傳統家訓文化建設,但往往只有基層的幾個鄉鎮或者幾個重點村的活動開展得較好,較為偏遠或者較為閉塞的地區則進展緩慢或者沒有開展,未能形成上下聯動的宣傳大格局。此外,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傳統家訓文化宣傳推廣手段上缺乏創新,方式方法老套而單一,缺少二次包裝和提煉推廣,較難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家訓文化品牌。
四、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的路徑
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元主體的通力合作,黨委、政府、紀委、工會、共青團、婦聯等要明確自身在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合理分工,加強聯動。要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整行裝再出發,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的重要戰略部署,在提煉傳統家訓文化精華的同時,與時代精神相契合,因地制宜、因家而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活動。
(一)黨政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發揚優良黨風家風
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是正風肅紀的基礎工程,黨政領導干部要自覺建立抵御貪腐的“防火墻”,率先垂范,以身示教,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嚴于律己、表里如一,慎思、慎言、慎權、慎行,厘清親情與權力的界限,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親情觀、名利觀和行事觀。一方面要增強廉潔自律意識,自覺抵制“官僚主義”“權力主義”“等級觀念”等封建思想和市場經濟帶來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不良風氣;另一方面要積極發揮黨政領導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言傳身教和示范引領作用提升傳統家訓文化的影響力和感染力。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共有50多萬名黨員干部參加了傳統家訓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涌現出了達式華、沈根榮、李成良等一大批黨員干部身邊的好家風典型。2018年,杭州市繼續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廉潔修身,先后在全市廣泛開展尋訪黨員干部“廉潔好家風”主題文藝展演、“廉潔好家風”演講賽等“六個一”活動,旨在促進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
(二)強化黨政領導干部家風家規測評,以評促建
強化黨政領導干部的家風家規測評,將個人品德、家庭美德、家屬意見等納入黨政領導干部家風家規考核制度并作為其考評、任用、晉升、調任、獎懲的重要依據,有助于從制度上加強以評促建,為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提供保障。上海市奉賢區率先探索可量化、可衡量的制度假設模式,把黨政領導干部“8小時之外”的工作生活表現納入到干部考核和考量指標中,為選拔任用德才兼備的領導干部建立更全面、更規范的保障機制。奉賢區堅持選人用人“德才兩手抓”,制定和實施了《區管領導干部德才考核評價辦法》,將家庭美德建設納入干部考評之中。一是制定“兩化正反評”的考評標準,對正反兩個方向的指標按不同權重分別賦予分值得出綜合考評結果,使家庭關系成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二是采取述廉述德、自我評價,重在日常、民主測德,民意調查、審德問德等手段,從多角度對黨政領導干部的個人品德、家庭美德進行全方位考察評價,防止“帶病上崗”。三是開展經常性監督與管理工作,把夫妻恩愛、孝敬父母、教育子女作為干部選拔的硬約束條件,將考察的觸角延伸到干部家庭和社區日常生活中的品德表現之中。
(三)完善內外監督機制,構建制度化傳統家訓文化體系
完善內外監督機制是構建制度化傳統家訓文化體系、推動傳統家訓文化建設的有力保障。一是實施家庭財產申報公開制度,將黨政領導干部的財產和收入情況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接受監督檢查機構的不定期抽查和全面核查,使權力尋租、權錢交易、權力置換等腐敗行為在群眾面前無所遁形,從源頭上降低腐敗的發生率。二是健全監督管理制度,消滅監督盲區。一方面,紀檢部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及時走訪并考察黨政領導干部以及家屬子女的“生活圈”“社交圈”“親情圈”,對他們的生活方式、社會形象等進行內部監督。另一方面,群眾和社會組織要積極發揮外部監督作用,通過媒體、信訪舉報等方式,將監督觸角延伸到領導干部生活圈子的各個角落。三是要發揮“賢內助”的作用,讓“枕邊人”時刻提醒、監督黨政領導干部,若發現不良傾向及時糾正。如上海市奉賢區首創“警嫂清風俱樂部”并定期評選“十佳警嫂”,引導警嫂們積極參與傳統家訓文化建設,做好“廉內助”。
(四)健全廉政法規制度,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傳統家訓文化建設不僅可以從文化教育功能上彌補廉政法規制度存在的漏洞,更能從精神認知層面提升黨政領導干部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境界,把腐敗動機遏制在萌芽之中。打擊腐敗、嚴懲貪腐官員,法制部門必須健全法規制度,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一是建立嚴格的家庭腐敗責任追究制度,一旦出現黨政領導干部違紀涉及子女親屬及身邊人的現象,需從嚴治理,以維護和發揮責任追究制的權威性和實效性,進而形成“干部腐敗,人人喊打”的強大合力。二是完善并落實黨政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讓黨政領導干部自覺報告個人動向成為常態化、長效化的工作。三是將傳統家訓文化建設列入基礎黨建工作之中。如浙江省杭州市有關部門把傳統家訓文化建設列為各級黨組織“三會一課”的重要內容,要求市管領導干部帶頭講“家風建設”主題黨課;把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情況作為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和黨政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述德的重要內容。
(五)將傳統家訓文化與德育教育相結合,構建傳統家訓文化宣傳大格局
各地教育部門要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學生道德培養和建設的課程設置中,將弘揚優秀傳統家訓文化與加強學生德育教育相結合,筑牢傳統家訓文化傳承基石,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道德教育新格局,以學校教育助力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一是推動各級學校將優秀傳統家訓文化納入學生德育教育課程建設當中,通過師生互動、移情體驗、自主調研等方式,促進和加深學生對傳統家訓文化的理解與認知,并在實踐中自覺踐行。二是開展優秀傳統家訓文化主題征文比賽、朗誦比賽、書畫展覽、影視展播、專家論壇、讀書分享會等活動,加強實踐推動。如福建省鼓樓區走進校園,通過舉辦傳統家訓主題特色夏令營、發布《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硬筆字帖》、編印《家風家訓詩詞歌賦摘編》、舉辦道德講壇等,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優秀傳統家訓文化相融合,以推動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三是設立傳統家訓文化與腐敗防治研究課題,開展實踐調研工作與案例研究,形成一批優秀的傳統家訓文化建設研究成果,為有關部門治理黨政領導干部腐敗案件提供理論支持。四是樹模范、立典型,宣傳黨政領導干部的優秀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案例,營造良好的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氛圍。
(六)基層組織應將傳統家訓文化建設納入基層廉政文化建設議程
基層組織是推動優秀傳統家訓文化建設的有力推手,因此,應將傳統家訓文化建設納入基層廉政文化建設之中,深入農村、鄉鎮、街道等基層單位,通過進村駐戶和打造傳統家訓文化院壩、家訓文化墻等方式,形成為群眾普遍認同的鄉規民約,使傳統家訓文化在當地落地生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基層組織開展了“家風家規進社區”活動,通過“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優秀代表與社區干部一起講家事、學家禮、曬家風等,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建設、家風教育”的系列講話精神落到實處,引導社區干部形成德禮相依、友善和睦、廉潔清正的家風。如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的一些村支部成立了“家風家訓文化傳承挖掘黨小組”,經常邀請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在家風家訓文化傳承基地為村民上家風家訓課,舉全縣之力實施“微家訓”工程,讓傳統家訓文化引領黨政領導干部的廉潔從政新風尚。相關部門還深入挖掘革命烈士紅色家風資源,以制作紅色“微家訓”為主要表現形式,在重點村落進行推廣。目前,全縣已有172個行政村10萬余戶群眾通過收集族規祖訓、制作家訓牌匾、上墻紅色家訓等方式亮出5萬余條“微家訓”,推動了傳統家訓文化建設在基層的開展。
(七)將現代傳媒技術融入傳統家訓文化建設之中,打造傳統家訓文化精品
在信息技術和全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傳統家訓文化也應與時俱進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運用現代傳媒技術手段對傳統家訓文化進行加工、潤色,能使其煥發勃勃生機。在推進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過程中,一方面,各地有關部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發掘當地具有特色的家訓文化,與新聞媒體、文化傳播公司、書畫工作室等進行合作,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影視技術對傳統家訓文化產品進行包裝加工,打造文化精品項目,提高傳統家訓文化建設成果的技術含量和品牌效應,以增強其輻射力和影響力。如福建省鼓樓區為加強傳統家訓文化的線上宣傳,與文化傳播公司合作拍攝了《家的味道》系列紀錄片并通過“鼓樓微文明”“福州鼓樓婦聯”微信公眾號進行強勢推廣,擴大了傳統家訓文化的影響力,獲得了較好的反響。另一方面,要充分拓寬傳統家訓文化傳播渠道,在繼續發揮廣播電視、宣傳櫥窗、報紙等傳統媒體作用的同時,強化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政府政務網、黨員e家、視頻展播、黨政領導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等在傳播傳統家訓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綜合運用文化墻、公益廣告、流動展板、宣傳冊、LED電子顯示屏等文化傳播載體進行廣泛、深入、持久的宣傳,將優秀傳統家訓文化的時代價值融入到生產生活中,以促進黨政領導干部傳統家訓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王軍仁.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6-03-02(006).
[2]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今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EB/OL].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http://www.ccdi.gov.cn/toutiao/201807/t2018-07-19_175926.html.
[3]牛紹娜,陳延斌.優秀家風培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46-51.
[4]楊國慶.“傳統家訓”影響下領導干部建設優良家風之路徑探析[J].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16,(04):12-17.
[5]張琳,陳延斌.傳承優秀家風: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路徑[J].探索,2016,(01):166-171.
[6]羅旭.從中國傳統文化來看當今政府官員腐敗問題[J].企業導報,2013,(07):262.
[7]劉歡.論中國傳統廉德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6,(03):26-29.
[8]熊靜.中國古代家訓中的閱讀理念闡釋[J].圖書館建設,2017,(02):97-101.
[9]蔡怡琳,林青.茍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及其后人的家風故事[J].中國紀檢監察,2017,(06):58-59.
[10]李國俊.家訓文化與大學生廉潔自律意識之養成[J].廉政文化研究,2015,(03):85-90.
[11]張旭剛.涵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機制——基于優良家風家教的文化視域[J].長春大學學報,2017,(03):78-83.
[12]孫向文.良好家風是合格領導干部的標配[J].領導之友,2017,(06):11-12.
[13]吳雯雯.家風助力從嚴治黨的實證研究——以浙江省臨安市為例[J].廉政文化研究,2017,(01):64-69.
[14]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6(002).
[15]王岐山.堅持高標準,守住底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創新[N].人民日報,2015-10-23(004).
(責任編輯:高 靜)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under the
All-round Strictly Administering the Party
Zheng Xiang,Chen Yan
Abstract: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has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the modern value. It has the motive and the guiding effect to cultivate the upright and clean-fingered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has the impetu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style and clean governa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rule of the party.It also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the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mselevs.It discusses the path of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ict governance and put forward to some feasible methods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amplifying the system of anti-corrup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Instructions into the agenda of grass-roots clean and honest culture construction,etc.These measures will assist the formation of a new normal state about anti-corruption.
Key words:strictly administering the party;traditional family training culture;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integrity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