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道軍
創意寫作與傳統寫作的首要區分在于對寫作的認識。創意寫作認為,寫作的顯性形式是文字/符號編排,隱形形式是創意思維活動,創意優先。創意思維可以借助訓練優化,即寫作者可以通過與寫作直接相關的創意思維訓練,反思自我心理結構,清理個人意識、無意識和集體意識之間的阻塞,打通記憶、聯想和想象通道,拓展思維的深度、廣度、緯度與敏捷度等方式,重建一個積極的認知與反應模式,獲得“會寫作的大腦”。換句話說,寫作能力可以通過相關的創意思維訓練得到提高。正是由于對寫作和寫作教育觀念的刷新,創意寫作高度重視寫作訓練方案的科學化、系統化和專業化,將“寫作可以學習”“作家可以培養”理念落實到實處與細處,從而“喚醒寫作的魔力”,發揮相較于傳統寫作教育不一樣的“神奇”。美國著名創意寫作教學專家邦妮·紐鮑爾(Bonnie Neubouer)的《會寫作的大腦》就是這樣一部“神奇”的著作。
《會寫作的大腦》新近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隸屬“創意寫作書系”。著作分《梵高和面包車》《怪物大碰撞》《33個我》《親愛的日記》四冊,收錄近400個“異想天開的探究式創意寫作練習”,主要針對“每天被寫作文搞到痛不欲生”的8—16歲的青少年寫作常見問題,比如寫作“卡殼”“厭倦”等現象,并根據這個年齡段寫作者的心理特點和寫作狀況,設置情境與初始條件(即給定開頭第一句話),提供“新點子”“新技術”,帶領他們“冒險涉足那些不熟悉的路線和區域”,激發創造力。在裝幀設計上,也體現出創意,“視覺效果令人賞心悅目,鮮明的色彩和形狀,并置詩歌和樂曲,能夠同時激活大腦的兩個半球產生刺激”。“寫”與“教”一體兩面,這些練習的設計也對“苦于作文課無趣”的中小學老師、糾結的家長和依舊保持寫作熱情的成年人有效。
從第一冊到第四冊內容,大致存在從實現“想寫”“敢寫”“自我探索”到“愛寫”的進階思路,但整體上不存在明顯的難度與屬性差異,許多同類練習在不同分冊中循環往復,甚至有一些練習同名,比如“小段落”“莎士比亞”“圓圈游戲”等。這種表面的重復,實則體現了練習設計的專業化,因為寫作本身意味著“再寫”“重寫”,螺旋“前進”,同一類練習需要間隔性的反復操作,有經驗的寫作者會感同身受。每個練習后面,附有類似于“思考題”一樣的“下一步”小貼士,提出與練習相關的問題,拓展寫作內容,或者借此對該練習做理性思考。從題目(包括分冊的書名)上看,400個練習十分感性,多直接取自訓練內容,字面上看不出這些方案的關聯,但實際上,它們遵從相同的邏輯與屬性。它們大致可以分為如下三類。
第一類,創意思維訓練。著作借用了教育學、心理學、創意學等學科中常見的方法,比如腦力激蕩法/頭腦風暴,心智圖法、曼陀羅法、逆向思考法、綜攝法、強制關聯法、“七何檢討法”等,巧妙安排寫作任務,讓構思之腦與寫作之手、思維運動與文字寫作合二為一,寫作訓練即思維訓練,寫作與創意結合,突破障礙,激發潛能,“想寫”“敢寫”。
第二類,專項寫作技巧訓練。這些訓練又可以分兩個方面,一是與寫作內容相關的練習,包括搜集和選擇寫作素材、提煉主題、培育意象、確立故事發展動力與阻力、設置故事情節、創意閱讀、場景描寫、人物刻畫、對話描寫、人稱轉換、寫作路線設計、文體轉換、拼貼訓練、仿寫訓練等,為將來的完整寫作做準備。二是通過設置情景模式,“實地考察式”訓練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運動覺、平衡覺、空間覺、時間覺及糾錯覺等內容,發展感知的敏銳度、準確性,也為人物形象塑造做移情、替代式想象做準備。
第三類,成長教育。通過引導寫作者的回憶、日常紀事、事件列舉與日記寫作,挖掘與梳理內心情感、思想歷程,紀實與虛構結合,“小我”(自我)與“大我”(地方性)勾連,將寫作與學生的成長、個性的培養勾連,激發他們的寫作潛能,“盤活”內部資源,通過寫作發現自己,反思自我,最后成為更好的自我。
全四冊的內容、思路與風格是一致的,它們沒有孤立地去學習技巧、章法,或是單純的做創意思維訓練,而是將寫作訓練、思維訓練和成長教育三者結合,綜合練習,全人發展。當然,這些既是《會寫作的大腦》的特色,也是創意寫作基本理念的體現。創意寫作認為,寫作要從“寫你知道的”“寫你想知道的”開始,進而結合技巧、思維等專業訓練,提高寫作能力。創意寫作實踐的終極目的是個人成長,寫作不是成為他人,要在寫作中“發出自己的聲音”,“找到屬于個人的腔調”,成就自己。
如何使用這些練習?作者提醒閱讀者:“這是練習,不是杰作”;“忘記語法和標點,違反規則也沒有關系”;“定一個十分鐘鬧鐘,不間斷寫作,繞過批評家的最好方法”等等,這些建議都被證明是有效的創意寫作教育與學習經驗,完全符合創意特點與寫作實際。同時,作者也熱情邀請多個伙伴,包括老師、家長與同學,一起加入寫作訓練,共同“做題”,實際上,作者是在嘗試建立一個以著作(或者不在場的作者)為中心的超級工作坊,將訓練效果最大化。寫作可以這樣教,寫作可以這樣開始,讓我們見識了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在創意教育與寫作教育領域的巨大領先。相比之下,中國當代的寫作教育還沒有完全從傳統“中醫式”“偏方式”“無招勝有招式”等混沌狀態中走出,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太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進與學習創意寫作研究成果是實現中國創意寫作本土化的第一步,期待中國寫作教育早日迎頭趕上,為世界創意寫作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成果。
(作者系上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