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銀
【摘 要】 在當今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要時刻提防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金融風險,而在開拓金融衍生品的國內外市場時,也要留意到這點。我們都知道,金融衍生品作為一種中性的產品,如果企業能對其進行合理的運用,那么企業就將獲得高額的回報;反之,企業將會受到前所未有的風險隱患。對此,本文基于企業風險管理的角度,對金融衍生品的定義進行描述,并揭露當前我國金融衍生品所存在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辦法,發揮金融衍生品的最大作用。
【關鍵詞】 金融衍生品 企業風險管理 項目 問題
一、何為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所存在的風險與傳統的金融產品相比,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它所蘊含的風險比較隱蔽,不容易被外界發現,同時它也具備高杠桿的特征,這也使得他成為了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方面。所以在當前的金融市場中,只有將金融衍生品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才能在金融市場提升風險管理的效率。從本質上來看,在平常的實踐過程中,就像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一樣,只要稍微不注意,那么金融衍生品所積累下來風險就將爆發出來,直接影響全球經濟的正常發展。
我們常說的金融衍生品,指的就是在原先所用的基礎金融工具上所衍生出了的新型金融工具,雖然其主要獲利還是集中在基礎金融工具上,但這不僅僅是其所有的內容。從其類別上來區分的話,主要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分別為期權、遠期、金融期貨和金融互換這幾種。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還具有高杠桿和高風險的特點。之所以在當前市場中會存在金融衍生品,主要還是由于當前的市場過于單一,需要不斷的對其進行豐富和補充,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逐漸把重點轉移到金融衍生品上。但是,由于當前是金融市場還是存在較大的風險性,所以有很多的企業都是采用套期保值的方法來規避這種風險,同時采用這種金融衍生品也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降低資產的風險性。不過對于金融衍生品這種新興的產物,也是存在其兩面性,從一定的程度上來看,這項新型的產品能夠使其作為投資者在金融投資時優先投資的對象,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金融衍生品相比于金融基礎產品而言,由于其豐富性,所以在風險的管理上難度也有所增加。對此,廣大的投資者在投資金融衍生品時,應該先對其市場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減少其對企業的影響。
二、企業投資金融衍生品的原因
1、財務原因
一般來說,企業的生產經營都是持續性進行的,所以,企業在困境下所面臨的成本越高的話,企業就會想方設法去降低成本,而金融衍生品恰好能滿足企業的這種需求。不過這一切都是需要在合理運用金融衍生品的前提下來進行的。此外,當前企業的負債代理成本也逐步趨于多樣化,此時如果采用金融衍生品的話,能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企業所帶來的成本,從而來提高企業的收益。因此,企業的經營者要想將企業的收益獲得最大化,那么當就需要在處于困境或經營趨勢良好之時,要作出合理而審慎的努力來運用金融衍生品,提升企業的內在價值。另外,還有成本方面的原因。如果投資者想要獲取更多的利益,那么他所投資的項目必然存在高風險性。對此,企業往往會采用一些可代替的產品來降低企業的成本,金融衍生品也就因此派上了用場,其作用比其他的金融基礎產品要好的多。
2、市場原因
首先,在傳統的金融業的財務風險管理上,企業的管理者都會將其關注的重心放在流動資產的比例上,可是一旦企業的經濟受到阻礙,其在市場上的流動性也會對金融衍生品的種類產生深遠的影響。另外,在企業的內部,金融衍生品還會受到企業決策的影響,而在外部,則會受到商品市場價格的影響。所以,針對這種情況,由于企業的發展和企業內外部的資源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所以企業的管理者要慎重選金融衍生品的種類,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品的優勢,將其市場效能最大的發揮出來。
三、金融衍生品在我國金融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金融衍生品在市場中的發展情況與國外相比,還是存在不少的距離。主要是由于在當前的情況下,我國參與到金融衍生品市場的企業也是有一定的數量,這里面主要分為幾種,一種是剛剛進入該市場的企業,另一種則是積極加入到市場的企業,最后一種則是對該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合理的運用金融衍生品,將其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為了將我國目前金融衍生品市場所存在的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降到最低處,幫助更多的企業能擺脫不利的發展環境,逐步走向發展的道路,現在對我國在金融衍生品市場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為以后企業的發展指明道路。
1、對于風險管理因素分析不夠全面
在我國,絕大多數參與金融衍生品市場的企業在管理上都明顯存在漏洞,這往往會成為企業爆發危機的關鍵點。企業在投資該行業是否成功,將在很大的程度上對企業的發展戰略產生影響。所以企業從不僅要對自身內部的環境進行風險的評估,還需要在跟外部進行信息的交流時,還要始終將這種風險管理的理念落實到實處,將企業的組織結構與企業應當要肩負的責任相互匹配,并時刻關注經濟形式的動態變化,在分析這種變化的過程中,始終要保持定量與定性的關系,及時的將出現的風險扼殺在搖籃里,避免其蔓延。不過,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很多企業都沒有領會到問題的本質,只是單純地對制定制度,但卻沒有落實到實踐上。有些企業還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不顧相關的規定進行違規的操作,鋌而走險,將企業的風險完全暴露出來。同時,企業在風險的管理上也會因為無法正確的判斷金融衍生品的變化情況,無論是在定量還是在定性的分析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也會把企業暴露在高風險的境地之中。
2、金融衍生品的投資動機有待矯正
在我國金融市場中,很多企業都會利用金融衍生品來規避風險對于企業的危害。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對于自身所選擇的金融衍生品的了解并不徹底,只是單純的靠投行或者是銀行的一些簡單的分析報告就做出結論,企圖用這種方法來獲取高額的利潤。雖然這在短期的時間里看似有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投機的心理也將逐步加深,與企業最初的套期保值目的相去甚遠,進而加大了企業的風險。所以很容易看出,一旦企業所得出的結論與實際的發展軌道發生偏離時,企業所面臨的將會是巨大的損失,若想要再此進行挽救已經為時已晚了。
3、缺乏相應的高端金融人才
在最近幾年時間里,隨著創新發展的理念逐漸深入各行各業,所以在金融領域中,也需要跟隨時代的潮流來對企業進行創新。然而,由于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時間較晚,行業的規模尚未成型。同時,人們也一直將金融工具認為是投機的一種途徑,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礙了行業的發展。另外,由于行業發展前景不樂觀,很多高素質的人才也就逐步流失,尤其是對于金融衍生品有較強見地的人才缺失會更多,所以這也會在一定的情況下影響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要著重選拔高素質的人才,只有擁有這些人才后備力量,才能為企業注入活力,促進企業的發展。
4、金融監管模式尚未完善
在當前,我國在金融行業上的監管模式還尚未完善,主要是表現在金融的監管法律還不太完善,人們對于金融市場的信息了解程度不夠透徹,監管的人員不夠集中等等。不僅僅在企業的外部缺乏監管,對于企業的內部,相關的管理人員并不能規范自私身的行為,無法及時發現內部問題,消除風險隱患。
四、解決金融衍生品在我國金融管理中的風險
本文認為,解決金融衍生品在我國金融管理中的風險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強化風險管控體系;糾正金融衍生品的動機;重視企業的人才建設;完善相應的金融監管制度。
1、強化風險管控體系
企業在進行金融衍生品投資時,無論是在內部環境還是在外部環境都要加強其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在執行項目的過程中要保持時刻的監督。正確的辨別市場風險,并據此形成相對應的金融防范體系,提高企業的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為企業的風險管理提供相應的保護。
2、糾正金融衍生品的動機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紛紛進入市場之中。但是也正因為這樣,很多的的投資者逐步偏離的套期保值的原始初衷,為了獲取高額利潤不擇手段。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讓各類投資者時刻了解只有選擇與企業相互符合金融產品,才可以在實際的操作中規避風險,真正的將企業做大做強。
3、重視企業的人才建設
企業要想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企業的人才儲備就顯得格外重要。首先,金融企業的相關管理者應該要重視人才的引進,在企業的內部加強對人才專業技能的培訓,以此來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只有提升金融市場人才的質量,才能將在最大的程度上提升企業防范風險的能力,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
4、完善相應的金融監管制度
在企業內部,要進一步規范員工的行為,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制度。同時還要將信息透明化,讓投資者能時刻了解到企業的發展狀況,加快與國外市場接軌的步伐,吸取經驗教訓,規避金融市場所帶來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李明輝,張艷.我國金融衍生工具業務發展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0,3:73-77.
[2] 朱沛,馬施.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管理策略[J].生產力研究.2011,5: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