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曲雙為
(西安工程大學,陜西西安710048)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企業信息化有很多的弊端和不足,不具有普遍性,大多只是停留在個別特殊企業、特殊行業或少數實驗室[1]。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企業信息化引起大家的重視,并逐漸向更深層次發展。目前關于信息化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單一考慮,主要集中在軟件的研究上,未能從信息系統的角度考慮人與信息系統交互時的影響因素,在企業中,只是考慮各個部門間的信息傳遞和交互過程。并未真正考慮交互設計中的用戶體驗,缺乏人性化的設計。
交互設計是一門關注用戶體驗的學科,它與傳統的界面設計不同,在關注布局、色彩等組成要素的外在表現形式的同時,更加注重用戶的期望和操作時的交互行為。將無形的元素用一種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給用戶帶來自然流暢的互動體驗。
交互設計是研究人—機器—環境之間的關系和交互過程的學科,根據對企業信息化環境下交互過程的特征的了解,以及查閱相關資料,我們可以得出交互設計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交互主體(人)、交互工具、任務、交互環境和管理五個方面的因素。
企業信息架構可以將企業的規劃正確有效地落實到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中,合理有效的架構方式能夠縮短用戶獲取信息的時間和精力,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2]。我們應該站在交互設計的角度,合理進行資源配置和有效利用,使操作者使用時達到心情愉悅的目的。
信息架構對人機交互的影響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信息的組織形式,公司的發展不僅需要內部間的協作也需要相關企業之間的聯系和信息傳遞。有些員工在操作時不能及時準確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會做出錯誤的決策,影響公司的整體效率而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另外企業間需要建立一個相互溝通和交流的平臺,當發布一些信息時,企業間能夠在網上及時采集、分析和共享,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戶體驗。二是信息的呈現方式和信息反饋,扁平化設計的應用,意味著對內容的更直接呈現,縮短了信息到達目標用戶的距離和時間,簡化操作,減少交互過程對鏈接的依賴[3]。
交互界面向用戶提供相關的信息或者進行溝通與交流時,應運用簡約化、符號化、多樣化的視覺元素。
界面布局對人機交互的影響體現在以下方面:用戶界面主要由文字、色彩、圖表輸入框、瀏覽機制等元素組成,要使得用戶能夠及時獲取自己的信息,必須保持一致性原則致,通過相似的形狀,相近的色彩標識提示來對界面中的多級結構進行視覺歸類,利用人類的感性思維對理性思維進行引導,從而促成視覺審美[4]。另外,使用者進行操作時要體現方便快捷的理念,可以通過導視圖標引導操作界面,增加界面的人性化服務。隨著用戶使用次數的增加,可以使操作路徑更加熟練,用戶快速達到自己的目的,增加了軟件的可用性。最后,好的界面布局需要人性化的提示和反饋,例如,在進行關鍵的操作時,界面會出現“確定”或“取消”的選擇,出現錯誤時提供簡單錯誤的處理方式,可以有效減少錯誤的發生。
3
.1.1建立用戶模型
企業信息系統的用戶為企業內部及企業間的操作者,通過對操作者使用時的情景分析和需求分析建立用戶角色模型,使系統的功能更加完備,界面表達更加完善。
3.1.2 信息系統定位
計算機是企業信息交互中的基本工具,在進行信息傳遞時通過共享數據庫的建立達到信息傳遞的目的。因此信息化軟件的設計不僅需要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的支持,而且需要我們工業設計師進行人性化設計。在進行實際操作時,我們需要考慮信息架構以及界面布局的影響。合理搭建信息的框架,滿足不同使用者操作需求,使各個部門間信息的傳遞更加快捷有效。在界面布局中,應該遵循一致性原則,在色彩,造型,文字中將相似和相同的元素運用同樣的表達手法體現,提高操作的便捷性,減少繁瑣的步驟。另外可以在界面中加入反饋的功能,對于每一步的操作可以及時反饋和提示,減少因為操作不當導致的錯誤。
在原有企業信息化軟件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交互設計中人的因素,分析用戶操作時的生理心理變化,以及企業信息化環境下交互設計的影響因素。整合科技、市場和使用者需求,提供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將人機工程學、心理學、認知科學、信息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美學等領域的知識運用其中,設計出符合企業發展的共享平臺。
通過以上的研究分析,要真正實現企業信息化軟件的人機交互設計,一方面需要IT工作者進行軟件開發和應用,在技術領域滿足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人的感知運動技能和本能,使得企業信息化軟件與用戶的交互行為更加自然,從而實現易用功能的同時,提升用戶的情感體驗。
好的交互設計最重要的是具有合理的交互行為模式,這需要設計師對交互設計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發掘,結合認知心理學、行為學、美學等多方面的知識,通過交互反饋,不斷進行設計改進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