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
(新疆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目前我國人口的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雖然從五年前總人口數開始較慢地增長,但是我國人口出現了另一個重大問題,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持續上升,相反達到勞動年齡的人口數持續下降。這個嚴峻的人口問題短期內基本上是無法改變的,它可能會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因而我們需要分析我國的產業結構特別是第三產業是如何受到人口老齡化的影響的。
對于已經步入較為嚴重老齡化的中國來說,老年人口逐漸進入高齡化階段,人口年齡結構已經呈現出很大的變化,而我國近年來提出的新常態經濟要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因此關于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是否有影響或者是如何影響的這一問題值得學者們進行探討。
人口老齡化反映的是年齡結構問題,不是單純地指老年人口總數超過某個規定的標準值。通過對六次人口普查結果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權重從第二次人口普查起呈現出上升的態勢。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權重是7.0%,該結果表明我國出現了人口老齡化現象。
我們分別將從1990年到2015年的三次產業構成的數據進行比較之后能夠發現,三次產業構成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從26.6%減少為8.8%,相反第三產業增加值從32.4%上升為50.2%,與第一、三產業不同的是第二產業在這幾十年間幾乎沒有什么太大的差異,基本保持在40%-50%的范圍內,以上分析說明第三產業在這幾十年間發展比較快、作用愈發明顯。
我國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已從成年型變為老年型,0-14歲少兒人口總數在減少的同時,其所占總人口的權重也在持續減少,而與此存在完全相反趨勢的是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其所占總人口的權重在持續增加,與前兩者不同處于中間年齡段人口所占總人口的權重是反映出波動狀態的倒U型。按照上述的變化情況很容易得出,由于少兒人口數減少導致其所需商品的需求自然將減少,但是相反的是對于銀色產業的需求就可能大大上升,在這中間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動的是勞動人口的需求。因此,我們能夠得出老齡化的持續發展會造成對象為少兒人口的需求減少,人們對銀色產業的需求上升,即產業結構會受到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在供求關系的相互作用下,人口老齡化會帶來變化,可以具體表現為以下兩點:1.促使銀色浪潮的出現并推動銀色產業的進步。2.導致目前的產業結構發生變化。
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建立一元回歸模型研究人口老齡化對第三產業(醫療、保險)調整的具體作用。
我們以離退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率Y為被解釋變量,以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權重X為解釋變量建立一元回歸模型,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1990年到2015年的統計結果。這里運用Eviews7.2軟件其顯示的結果為:
Y=10.68+1.6X (3)
t:4.69 5.43;R2=0.55 F=29.53
根據回歸結果我們可以看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權重越大,離退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率就越高,當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權重每上升1%時離退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率會上升1.6%,所以可以得出老齡化會推進養老保險事業的進步繼而對服務業產生影響的結論。
我們以綜合醫院的個數N為被解釋變量,以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萬)P為解釋變量建立簡單一元回歸模型,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1990年到2015年的統計結果。這里運用Eviews7.2軟件其顯示的結果為:
N=5361.46+0.77P (4)
t:13.71 19.64,R2=0.94 F=385.86
根據回歸結果我們可以看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越大,綜合醫院個數就越大,當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每上升1萬人時綜合醫院個數會上升大概1個,所以可以得出老齡化會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繼而對服務業產生一定影響的結論。
服務業會受到人口老齡化的推動作用,但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精髓是使農業、工業部門的過多就業人口流動到服務業,進而才能使得我國社會經濟實現長遠發展。因此,對于正處于老齡化狀況嚴峻時代的中國,首先應該建立銀色產業的的合法地位并推動其持續進步,為老年人口提供更舒適的養老環境,其次需要制定更為合理的生育政策,以解決我國目前的快速老齡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