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嵐月
近幾年,受國際內外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的影響,有相當多的民間資金流向民間借貸行業。而民間借貸缺乏相應的監管體系和風險控制體系,因此頻繁出現了很多民間高利息借貸。本文將對目前民間借貸現狀,從法律、政府及金融三方面著手,分析民間借貸風險的原因和表現的風險,從而為民間借貸健康發展提出應對之策。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6年一月公布的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數據表明,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呈現遞增的趨勢。據統計鄂爾多斯市,存在于民進金融系統的資金也是相當高。而且調查發現,全國有近62.3%的民營企業是通過民間借貸進行融資的。由此可知,民間借貸在不斷的被擴大,其規模在不斷地遞增。
據統計,2016年4月22日溫州地區民間借貸利率為18.19%。自2011年以來,民間借貸市場的利率一直很高,而且高于法律規定的4倍標準,極大的擾亂了經濟秩序。
民間借貸的新特征:一是資金來源多元化。二是借貸形式多樣化。三是借貸主題多元化。民間借貸的主體有個人、擔保公司、小額信貸公司、中小企業、銀行各機構等。四是借貸手續日趨完備。目前民間借貸要簽訂借貸協議,而且協議內容比較完整。五是民間借貸日漸職業化,一些有錢人由生產經營轉為專門的從事資金借貸,使風險更加集中。
目前民間借貸機構沒有形成自己的風險控制體系,沒有一整套專門的監管制度,因此監管不到位、不全面。要是民間借貸的某一方面上出現了錯誤,風險就會被迅速的延伸、擴展,從家庭到企業,再到金融、社會,無論對于哪一方面來說都是一種危害及威脅。
現金借貸的頻頻發生,使得大多數資金不在銀行體系之中,從而造成金融市場上的數據失去真實性。而且會造成信用總體變大,影響了中國人民銀行對信用和資本的監管控制。由于民間借貸資金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果對盈利不好的企業承諾高的利潤,就很容易使得閑散的資金投入到企業,不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
民間借貸機構的存在并未通過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而是由其他一些法人或組織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它的運行不符合金融管理的正常運作,對金融管理法規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并且擾亂了金融秩序。
近幾年,尤其是在這個大數據時代,出現了很多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的籌資人,一些的目的是占據這些資金,而這種行為是非法的。在民間借貸中,是由于資金所有者不能對資金的使用進行一定的監督,而且高利率會引發借款人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
目前中國經濟處在一定的高增長階段,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格局和銀行信貸資金的局部供給缺乏,因此要求一定體制外的資金供應,從而民間借貸就此活躍起來了。因為缺乏規范民間借貸的法律和法規,民間借貸長期處在沒有約束的狀態,從而導致民間借貸危機越來越嚴重。
目前,在這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時代,民間借貸已經相當盛行,但是一部分人借民間借貸的平臺和機會進行非法融資不和籌資。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民間融資缺乏專門的法律法規的約束,雖然部分法律法規中有一定的解釋,但這完全是不夠的。我國民間借貸市場資金量相對較多,需要專門的法律法規來進行約束和指導,這樣才能營造一個相對安全的資金交易環境,從而減少非法融資和籌資等問題。
近年來有關民間借貸的糾紛案頻繁發生,這都是因為監管體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問題。完善的民間借貸監管體系會對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而且也是對正規的金融經濟體系的一個補充。而不正規、不恰當的監管機制和監管體系會放縱民間借貸,與此同時,各種不合法的金融經濟活動會在當下盛行,糾紛頻頻發生,擾亂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良好的經濟發展也會受到阻礙。
民間資本龐大,但是投資渠道相對缺乏,從而使得民間大量的資金流向民間借貸領域。因此,投資渠道的相對缺乏成為資金流向民間借貸領域的一項重要原因。由于民間借貸會給投資者在投機中帶來高額利潤,致使民間借貸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一種潮流。就是由于這種沒有保障的投資以及較少的投資渠道,才使得投資者對實體經濟的投資減少,這也使得民間借貸危機爆發。
民間借貸有各種各樣的形式,而且民間借貸活動在經濟金融活動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要引導民間借貸到規范的軌道上來發展,使民間借貸成為金融市場的主體,應該建立和健全相應的法律和法規、使民間借貸的有一定的合法地位;并且加強政府、金融機構的監管,維持金融秩序的正常運行,保持良好的經濟發展狀態,降低社會風險的影響;開展多種合理的民間資本融資渠道,使民間資本走向合理的投資渠道。
[1]董偉.民間借貸潛在風險巨大[J].法制與經濟(上旬),2012.
[2]李振華.民間借貸的制度缺失與法律規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2.
[3]王娜.化解我國民間借貸風險的探討[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2.
[4]唐蔚紅,楊偉峰.民間借貸風險的成因、表現及防范措施[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