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質
本文以2000年~2012年為中心,對中韓兩國電子產業的貿易現狀進行考察分析。從中韓兩國各部分中的競爭力來看,互惠方面,更有利于兩國間協力關系的發展。從持續發展來看,韓國電子產業的技術水平總體上和中國比較,是高于中國的。FTA締結以后,從兩國電子產業比較來看,對中國的電子產業有著更大的影響。盡管中國現在電子產業等出現高技術產業的趨勢,但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相對比重較少。從以上來看,中韓兩國FTA締結之前,貿易交流和競爭在此期間兩者將共存。
對中韓兩國貿易結構的分析,中韓FTA的立場、促進現狀等方面來介紹兩國的FTA背景,中韓FTA效果的考察。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由2000年36.9%,到2009年的54.3%,增加了17.4%。韓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也從59.7%到65.3%,增加了5.6%。另一方面,2005年至2011年中,高新技術產業除2010,總體上來看,輸出增加,低端技術輸出在減少。建交初期,韓國主要由原產品和材料等的輸出,食品、石油等輸入所構成,逐漸的產品、零部件、制成品等進行輸出。換句話說,韓國在90年代初是以食品和勞動密集新產品輸出為主導,2009年后主要以IT產品為主導。同樣中國是組合裝配、加工的產品往世界輸出,形成生產分工的結構。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比重迅速增加。韓國對中國高新技術的投資在2002年之后開始增加,但是韓國對中國的輸入規模,卻在減少。
韓國的人口及國土面積小,為確保安全性的能源及自然資源的正常供應,就要通過經濟增長來推動。中國的亞洲市場為確保輸出的增加而努力,且為追求本國經濟利益變大的企圖。中國在中韓FTA協商商品貿易中已消減關稅為中心,傳統意義上互利型FTA。又在2004年ASEAN+3經濟部長會議時,開始了中韓FTA民間共同研究促進會議。中國溫家寶總理在2010年5月末,訪問韓國時闡述了“中韓FTA在1年以內展開政府間正式協商”。
2002年韓國對中國電子產品的輸出比重為35%,2008年上升到了30%。另外,中國對韓國電子產品的輸出比重為31%,2008年已經上升到34%。2002年兩國貿易收支差異達到52%,但是2008年減少到37%。2012年中國對韓國的電子產品輸出額345億美元,于前年相比上升了16.8%。
2012年中國電子產業生產額在整體工業產值中占很大比例,并成長為最大的主力產業。中國的技術繼續發展的話,將會給中國帶來新的機會。韓國電子產業對中國的競爭力強化,摸索相互協力和共同發展的方案,是中韓兩國電子產業所面臨的課題。中國整體電子產品的輸出,對美國等是中國主要的電子產品占有很大的比重,對韓國的輸出相對只占有很少的比重。中國不僅僅滿足巨大的內需市場,還包括廣闊的海外市場,這也給中韓帶來了激烈的競爭,但是韓國電子產業的弱項是對大企業的依存度高,也就導致企業的工作機構的戰略性變化,帶來了產業競爭力的不確定性增加。
首先,中國的產品品質層次不齊,中國電子產業缺乏自主性、核心性的能力;其次,國內產業配置、分布不合理,部分地區過分集中化;第三,投資部分不合理,外國電子產業的投資占有率,占總投資中絕對多數;第四,低廉的市場戰略及過剩的生產所帶來的,國際競爭力脆弱的問題;第五,較少的品牌認知度和海外企業依存性的上升問題;第六,企業間的協力少,對抗危機的共同信任不足;最后,快速的增長依賴于物質的投入。因此,電子產業中半導體產業,中國與韓國的技術力差距在快速縮小,中國產業結構高度化的話,在中韓相互競爭部分將會增加。
韓國電子產業的問題性,首先,設計技術不足和核心原材料技術對發達國家的依存度高;其次,專業技術工人不足,是電子產業最深刻的問題;第三,從產品結構來說,半導體、電腦、移動電話、LCD等少數產品在整體輸出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但也受到外部經濟變化的影響,而產生問題;第四,韓國電子產業對匯率變動,世界市場供求變動等外部的沖擊,會使脆弱的產業結構變得非常的敏感和混亂不穩定;第五,要考慮中韓FTA,使韓國半導體產業基礎崩潰的變數增大;且韓國生產競爭力的劣勢,所帶來的國內生產基礎向中國加速轉移的憂慮。
從關稅方面來看,關稅高的中國家用電器產品,需要克服取消關稅會帶來價格競爭力的劣勢,預計會有困難的輸出增加效果。技術差距并不大,價格競爭力相對較弱,預計中低端家用產品及通用零件等會輸入增加。又韓國主要家電產業生產工廠對中國的開拓,包括TV、電冰箱、空調等原產品生產用零件的輸出增加。中國高關稅的主要家電及通貨膨脹等是國內企業輸入增加的項目。
電子產業在中韓FTA中的期待效果來看,預計的損失比較大,要通過協商等途徑進行解決。FTA締結的話,對兩國間市場、產業產生沖擊,實際的利益不大。中國快速的技術發展趨勢增強,在中韓FTA中,韓國電子產業競爭力基礎崩潰的變數憂慮增加。中國國內企業為了使競爭力強化,先行措施及完善的確保對策的建立后,需要展開協商來決定。因此,中國的FTA來看,WTO等要通過多邊協商,來展開貿易發展。
[1]丁開艷,曹敏慧.李毅中:中國制造業仍處于世界中低端電子制造電子制造世界第一但芯片80%靠進口,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2013.
[2]魏巍.中韓FTA的建立對我國電子產業的影響及對策[J].經濟研究,2010.
[3]徐長文.中韓經貿發展現狀與兩國自由貿易區的展望[J].國際貿易,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