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萍 張麗麗 劉光虹
【摘 要】目的:分析影響婦科腫瘤手術患者手術治療決策的相關因素。方法:選取我院腫瘤科接診的205例婦科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采用決策參與期待量表(CPS),對患者進行研究。結果:患者中達到非常滿意的患者有110例,占比為53.7%,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手術前充分與患者溝通,建立信息通道,對提高手術治療決策滿意度非常有幫助。結論:通過臨床實踐研究可知患者實際參與決策,能夠緩解患者在術前的恐慌,以便更好地幫助患者進行治療,對于提高患者對治療決策的滿意度至關重要。
【關鍵詞】 婦科腫瘤;手術治療;滿意度;決策因素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053-02
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患者對于治療方式的進一步了解。在疾病診斷過程中,尊重患者意愿展開治療已經成為醫療服務的重要指標之一,醫生與患者共同決策,有助于患者配合診斷,進而提高整體治療滿意度以及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但是,是否應該鼓勵患者參與治療決定,仍然存在廣泛爭議。現代醫學隨著模式轉變,已經漸漸趨向于醫患共同決策治療方向。其中,婦科腫瘤患者作為特殊病體,在治療過程中,疾病以及治療的手術方式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重大影響。無論是從法律的角度還是從倫理的角度來看,應該盡可能讓患者參與治療決策,近年來婦科腫瘤發病率明顯增加,發病年齡逐漸變小。手術是婦科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術前決策需要患者的理解和參與,而且隨著腫瘤的發展,是否保留子宮需要患者參與手術決策。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調查婦科患者對手術決策的滿意度和影響因素。以便為手術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基礎,并報告以下方法和結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我院腫瘤相關科室從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接診的205例婦科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被選入的205例患者中,均已接受手術,所有患者均能獨立完成調查。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問卷形式展開。共包括兩個部分:(1)患者的一般信息。(2)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決策和對決策的滿意度:包括實際參與決策、期望參與決策、通過與家庭成員的溝通了解治療計劃、醫患之間的實際溝通,擔心手術失敗等。其中,以決策參與期望量表為研究對象該量表詢問患者想參與治療計劃的選擇:(1)治療過程,一切相關決定由醫生決定。(2)參考患者意見后,由醫生做出最終決定。(3)由醫生與患者綜合平衡后做出治療決定。(4)醫生給出建議,由患者做出最終治療決定。(5)由患者做出最終治療決定。如果研究對象選擇1或2,則他們在治療決策參與過程中處于被動。選項3,則是雙方互相協作。選擇4或5為則為積極型參與。手術治療決策的滿意度是基于醫院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的相關規定進行。只有"非常滿意"才被定義為符合標準,而其他則不符合標準。評價方法的目標是"非常滿意",其他規定為不符合規定。評價方法為5級。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不太滿意,很不滿意。
1.2 調查方法 對患者進行簡單培訓后,進行問卷調查,采取不記名統計的方法,并且保證現場收回。
2 結果
2.1 患者基本情況統計 通過調查問卷分析納入研究的205名患者,患者年齡在28-62歲,平均年齡(42.24±2.35);文化程度專科以上141人,專科以下64人;在職人員45人,非在職人員160人;患者醫療自費6人,醫保199人;患者有配偶194人,無配偶11人;42例子宮肌瘤,47宮頸癌,55例卵巢癌,其他61例。
2.2 不同特征患者手術治療決策滿意度比較 本研究手術決策期望參與方式、醫患交流程度、是否擔心手術失敗等自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期望參與方式、醫生針對實際情況與患者實際交流的程度、擔心手術失敗與否以及是否通過與家人交流了解關于治療方案信息患者的滿意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婦科癌癥患者手術治療后,導致患者對手術決策滿意度的影響因素較多,其中主要包含術后并發癥、醫患之間溝通是否及時、充分等,都會對患者對手術決策的滿意度產生影響。結果顯示,婦科腫瘤手術治療決策達標率并不是很高。可見,婦科癌癥患者手術治療決策依從性需要加強。大部分患者鑒于婦科腫瘤的特殊性,更傾向于服從醫生的安排。醫生作為治療權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病人參與決策的重要性,但由于工作繁忙、病人缺乏相關疾病了解,以及醫患溝通不足等諸多原因的影響,患者很少能夠積極參與治療決策,一般只是讓病人參與最后的決定。比如,婦科腫瘤治療中,存在醫生對于不需要生育的病患,經常切除起子宮,以防止疾病復發的現象,而由于患者醫療知識較為缺乏,以及較為恐慌,對醫生的診斷一般都會聽從,同時患者家屬的建議對最后的決策也有一定的影響,應加強患者的參與性,實際的讓患者真正的了解自己的病情。此外,由于我國普遍采取了癌癥患者的保護性醫療措施,醫護人員經常與家屬進行協商,以保護患者。由于上述各種原因,患者通常處于輔助參與的狀態,或沒有參與外科決策。醫生和病人之間的實際溝通非常好的患者對手術決定的滿意度是溝通相對不足患者的2.301倍。由此可見,醫生與病人之間的及時溝通尤為重要。該研究表明,當病人與醫生進行充分的討論時,治療結果會得到改善,患者的挫折感也會減少。目前,共享決策模型已成為醫患溝通和臨床決策的理想模式。醫生和病人共同參與外科治療決策,有利于患者早期心理咨詢,盡快消除患者的心理問題。讓患者有一種尊重感,能積極配合相關治療,有更好的依從性。有利于術后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和心理健康,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研究表明,中國40%以上的癌患者依靠醫生來決定治療。患者對參與的期望與實際參與的期望與期望家庭成員參與的程度和實際參與程度之間存在不一致之處。因此,護理人員在疾病治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溝通盡可能的滿足患者參與治療決策的積極性。因此,通過臨床實踐研究可知,對于婦科腫瘤患者,患者實際參與決策,緩解患者在術前的恐慌,以更好地幫助患者進行治療,對于提高患者對治療決策因素滿意度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朱曉敏,范建萍.婦科腫瘤病房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13) [2] 黃文紅.個性化護理在婦科腫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