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香 孫曉輝
【摘 要】目的:探析產婦產后產生抑郁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抑郁癥患者產婦65例進行回顧性分析,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及自行設計的心理社會因素問卷調查表對其抑郁狀況進行測評分析。結果:經過問卷與交流,對65例產后抑郁癥患者進行評測,輕度抑郁為35例(53.8%),中度抑郁為24例(36.9%),重度抑郁為6例(9.2%)。產婦產后產生抑郁的影響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等多重因素。結論:護理人員應重視并盡早發現產婦的抑郁情緒,及時給予對應的護理,能促進產婦生理心理康復,提高產婦精神健康和生活質量,減少負面效應。
【關鍵詞】 產婦;產后抑郁;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147-01
女性孕育生命雖說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但是這個過程是十分漫長與復雜的,其中可能要經過很多艱難的時刻,很多女性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十分復雜的身體與心理變化。在妊娠的婦女中最為常見的不良情緒為焦慮、抑郁情緒,尤其是在孕婦臨近預產期的時候,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若產婦在產后發生抑郁情緒,將會對很多方面都產生不良影響[1]。由此,在產褥期開始就要對其進行嚴密觀察,及早診斷,對于其出現的抑郁情況要及時實施有針對性的預防和護理措施 [2]。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資料是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孕婦,這些孕婦均是在產科行產前檢查及住院分娩的孕婦,一共收集資料65例,孕婦的年齡為22歲-39歲,孕婦在產前均接受了正規的產檢,入院后均行胎兒電子監護和B超檢查,全部孕婦均為足月單胎,沒有剖宮產指征,符合研究條件。全部產婦在產后均發生了抑郁癥。
1.2 方法 醫護人員主動與產婦接觸,積極與其開展交流,認真觀察產婦的神態、表情,從產婦說話的過程中觀察產婦的語氣、聲調,以此推斷產婦的心理情況,分析產婦出現的心理問題,并應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測產婦的抑郁情況。
1.3 抑郁程度評定標準 評估患者抑郁癥狀的嚴重程度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版本,正常:<7分,輕度抑郁:7-17分,中度抑郁:18-24分,重度抑郁:>24分。
2 結果
2.1 評測結果 經過問卷與交流,對65例產后抑郁癥患者進行評測,輕度抑郁為35例,中度抑郁為24例,重度抑郁為6例。
2.2 影響因素分析
2.2.1 心理原因 產婦在產后發生抑郁情況也是有特定人群的,與產婦的性格和心理有緊密的聯系,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神經質、情緒不穩定、固執等性格特點的產婦是產后抑郁癥的高發群體。相關研究顯示:憂慮性、強迫性、不穩定性、膽怯性、敏感性、應付性這6 項人格維度與產后抑郁的發生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產后上述人格維度不斷增強,產后抑郁癥的發生率就變得越來越大[3]。
2.2.2 生理原因 女性懷孕后雌激素快速降低,孕激素也快速降低,在分娩過程中產婦會有很強的應激反應,這種應激反應會造成產婦的皮質類固醇激素顯著上升,胎盤娩出的時候產婦的甲狀腺激素會顯著降低,這一系列的身體變化會造成產婦中樞神經遞質釋放發生異常,在產后有一些產婦情緒變得十分低落,并沒有因為新生命的到來而高興,若產婦在產后情緒低落情況嚴重,則會導致產后抑郁癥的發生。另外產婦身體健康情況與抑郁癥的發生也有緊密聯系。
2.2.3 社會原因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產婦在產后得不到家庭與社會的關心和支持,特別是產婦的丈夫不關心產婦,導致產婦在產后發生情緒低落情況,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產后抑郁癥。有些地區封建思想嚴重,重男輕女觀念很強,這些地區的產婦在生下女孩之后就會感到非常丟臉,情緒不良。家庭經濟收入與產后抑郁的發生也有重要影響[4]。
3 護理對策討論
3.1 心理護理 應用綜合的心理護理對策。為產婦營造良好的醫院環境,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每天都有專人打掃、清潔病房,每日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減少不必要的噪音,讓產婦能夠好好休息,構建家庭式的溫馨病房,醫護人員囑產婦家人要多陪伴產婦,特別是產婦的丈夫,要多多陪伴產婦,使產婦感受到來自家人的關心。
3.2 增強產后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對產婦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初產婦特別重要。加強對初產婦的社會支持,能夠顯著促成母性角色[5]。社會支持主要包括:情感支持、物質支持、評價支持、信息支持這幾種,因為初產婦人數較多,在社會支持這幾個方面最為缺少的為信息支持,然而在分娩后產婦的住院時間減少了,在有限的時間內護士不能對產婦實施有效的信息支持,所以,護士在產婦出院時進行出院指導的時候可以補充信息支持,對患者實施詳細的出院指導,并定期隨訪。
4 結論
在當前信息時代下,孕早期孕婦可以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了解相關的孕產知識和并發癥,但是孕婦所了解的知識是不系統的,一旦出現不良情況,尤其是在產后發生出血情況,產婦就會變得手足無措,嚴重的會出現抑郁情緒[6]。本文對65例產后抑郁癥患者進行調查分析后發現,產婦產后出現抑郁的影響因素較為復雜,對產婦應以心理護理對策為主,將心理護理與應對技巧、加強產后認同結合,有效地預防產后抑郁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劉青梅, 劉惠蓉. 心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狀的影響[J].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08, 14(4):378-379.
[2] 李桂友, 黃雄, 張海蓉,等. 產后抑郁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 2008, 3(17):15-16. [3]黃亦萍. 產后抑郁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人人健康:醫學導刊, 2008(3):54-55.
[4] 楊梅, 白滿, 曾三梅. 產后抑郁癥調查及對策[J]. 現代臨床護理, 2008, 7(3):1-3.
[5] 鐘堯仙. 對產后抑郁癥的探討[J]. 護理研究, 2007, 21(21):1930-1931.
[6] 趙小紅, 毛宗福. 住院產婦產后抑郁情緒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07, 20(2):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