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鐵華
【摘 要】目的:探討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對我院特定時段內治療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展開研究,分為2組,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綜合護理;對比分析血糖改善情況和患者遵醫行為。結果:觀察組血糖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遵醫行為總有效率為98.0%,對照組僅為84.0%,兩組對比,統計學成立(p<0.05)。結論: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 綜合護理;糖尿病;血糖控制;遵醫行為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161-01
糖尿病屬于代謝性疾病,病理特征為血糖水平持續升高,并且隨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例如心力衰竭、腎衰竭、糖尿病足等,該病嚴重威脅著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糖尿病屬于終身性疾病,需要長時間接受治療,但是由于治療時間過長,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急躁焦慮情緒,從而導致服藥依從性和遵醫行為大幅度下降,因此采取相關護理措施,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提高患者遵醫行為至關重要[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內接診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展開研究,分為2組,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7:23,年齡50-75歲,平均(62.55±10.22)歲;觀察組:男女比例為22:28,年齡51-75歲,平均(62.36±10.12)歲;對比分析100例患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嚴格控制好病房溫濕度,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開展口頭宣教,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定時監測血糖變化,做好基礎護理措施[2]。
觀察組:綜合護理:(1)詳細了解患者整體情況(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情趣愛好),而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對其展開健康宣教,將糖尿病發病機制、治療措施、預后情況、常見并發癥等告知患者。(2)心理護理:充分與患者進行溝通,評估其心理動態,及時給予疏導和安慰,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樹立患者治療積極性和自信心。(3)藥物干預:詳細向患者告知降糖藥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強調患者不可隨意增減藥量。用藥期間定期監測血糖改善情況。(4)飲食干預:了解患者飲食喜好,制定飲食方案,減少糖類攝入,少量多餐。(5)運動指導: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發展情況采取合適的運動方式,例如慢跑、太極拳等,且運動量應循序漸進,由少增多。(6)自我管理:指導患者養成每天定時監測血糖的好習慣,即餐前、餐后2h、睡前等三個時段內監測血糖,教會患者熟練的使用血糖儀,若出現血糖波動較大等情況,立即來院就醫[3]。
1.3 觀察指標及具體評價標準
1.3.1 對比分析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情況;
1.3.2 對比分析護理后兩組患者遵醫行為;遵醫行為主要從是否按時檢查血糖、是否按醫囑用藥、是否合理膳食和保證睡眠、是否掌握自我護理技巧以及心理狀況是否良好等五方面來評價,評價等級為:完全遵醫、一般遵醫、不遵醫;遵醫總有效率=(完全遵醫+一般遵醫)/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 此研究所產生數據全部采納SPSS23.0統計學軟件做對比。其中計數資料均采用“%”表示,計量資料均采用“x±s”表示,數據組間比值分別采用x2、t值檢驗,若p<0.05,則可表示此次數據所產生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分析護理前后患者血糖改善情況情況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糖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各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統計學成立(p<0.05)。見表1。
2.2 對比分析護理后兩組患者遵醫行為 觀察組:完全遵醫47(94.0)例,一般遵醫2(4.0)例,不遵醫1(2.0)例,遵醫總有效率為98.0%。對照組:完全遵醫32(64.0)例,一般遵醫10(20.0)例,不遵醫8(16.0)例,遵醫總有效率為84.0%,觀察組遵醫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統計學成立(p<0.05),x2=5.9829。
3 討論
由于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所以就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其中糖尿病屬于一種臨床最常見的代謝性疾病,該病對患者身體造成的危害極大,其主要發病機制受外部環境、生理性老化、遺傳因素等影響,患者出現胰島素作用不足等現象。大量臨床研究證實:糖尿病發病率極高,目前我國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超過4000萬人,糖尿病患者在我國總人口中的比重約占2%。眾所周知,糖尿病會引發多種嚴重并發癥其中包括神經病變、血管疾病、腎病等。糖尿病屬于終身性的慢性疾病,因此患者需要長時間接受藥物治療來控制血糖,所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遵醫行為至關重要[4]。
本研究經過對比后發現實施綜合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各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患者遵醫行為總有效率高達98.0%,由此可見對糖尿病患者,在其臨床護理中實施綜合護理至關重要。綜合護理是在以常規護理為基礎而延伸的一種全面護理措施,較常規護理措施來說,綜合護理更具個體化和創造性,是現階段臨床護理措施中最為人性化的護理。綜合護理從患者生理和心理雙重角度出發,確保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達到愉悅狀態,從而積極接受治療,進一步控制血糖[5]。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實施綜合護理應用價值較高,在顯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時還能提高患者遵醫行為,在提升護理滿意度的同時更有利于構建本院和諧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 高燕.綜合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血糖控制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58-60.
[2] 張趁儒,袁國軍,劉璠,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初發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及遵醫行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2(17):2075-2078.
[3] 劉芳.綜合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23):3356-3358.
[4] 李翠梅,彭劍芳,霍紅英,等.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及效果評價[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3):425-427.
[5] 冼梅芳,胡紫光,黃小娟,等.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和血糖控制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5.15(19):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