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欣
【摘 要】目的:探究優質護理在預防產婦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診的產婦,共60例,按入院編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住院和手術時間長,纖維蛋白原多、凝血活酶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長,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產婦護理中采用優質護理,有助于更好地預防DVT,降低其發生率,并極大的提高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優質護理;產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186-01
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觀念也隨之改變,越來越重視護理工作,而采用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治療效果的提升和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的提高至關重要。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作為一種產婦產后并發癥,在臨床上具有很高的發生率,經過優質護理可以取得良好的預防效果。本次研究選取60例患者,隨機分組,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現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觀察組年齡21-32歲,平均年齡(28.31±2.09)歲;對照組年齡22-33歲,平均年齡(28.86±2.79)歲。兩組間差異性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優質護理,詳情如下:
第一,健康教育宣教:護理人員在入院時熱情的接待,與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將與待產有關的知識詳細的為產婦及其家屬介紹;由于產婦不了解生產而記憶出現一系列消極情緒,如焦慮和煩躁等,為此護理人員需要心理安慰工作,在身旁給予充足的關懷 ,確保其能夠以更加積極的心態來生產,樹立并增強生產信心。
第二,術前評估:產前或術前,護理人員需要科學的評估產婦出現下肢DVT的危險性,分為三個級別,即高危、中危和低危,然后圍繞評估結果有針對性的進行護理,從而有助于更好地預防下肢DVT。
第三,產后護理:首先對順產或剖宮產產婦術后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科學監測,即血壓、脈搏、體溫和呼吸等,為防止出現血管痙攣和DVT,需要仔細的觀察患者下肢并做好護理工作,對其下肢皮膚的腫脹程度、溫度、皮膚顏色等進行全面觀察,鼓勵他們產后能夠在床上開展自主活動,通過熱水泡腳促進下肢末梢的血液循環;為防止血管因受到刺激而出現血栓,在外周靜脈護理人員應該不要使用濃度高的抗生素、氨基酸和高滲糖等藥物。其次,關于產后知識的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向產婦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宣傳,用藥時囑咐產婦能夠嚴格的遵照醫囑,切忌不能擅自進行減量、加量和停藥,在此基礎上做好飲食指導,在術后6到8小時可以進食流質食物。另外,叮囑產婦及其家屬對辛辣、刺激性、油膩和生冷等食物不要食用,戒煙禁酒,多食用維生素和優質蛋白質含量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喝水、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在產婦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他們盡早下床進行活動,這有助于靜脈血液回流,臥床、靜坐或站立時間不能過長,可以自主開展腳踝和足背伸曲活動,指導家屬按摩產婦下肢,進而能夠有效的升高靜脈壓,這對于血栓形成的預防和減輕具有顯著效果[1]。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滿分100分,滿意:90分以上、基本滿意:60~90分、不滿意:60分以下。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纖維蛋白原、凝血活酶和凝血酶原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采取(%)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對比驗證用x2或t,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滿意:11例、基本滿意:17例、不滿意2例),對照組分別對應的數值有8例、14例基和8例,護理滿意度為73.33%,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各項指標 觀察組:手術時間(42.68±10.72)min、住院時間(8.17±3.06)d、纖維蛋白原(3.18±2.80)g/L、凝血活酶時間(42.91±2.06)sec、凝血酶原時間(16.91±2.43)sec。
對照組:上述指標分別對應(64.28±12.46)min、(11.81±3.09)d、(4.18±2.80)g/L、(35.08±3.16)sec、(12.61±3.18)sec。
觀察組用于手術和住院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纖維蛋白原少,凝血活酶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均長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出現下肢DVT的原因與盆腔局部組織和血管受到損傷有很大的關系,致使血液始終處于高凝狀態,同時在其他因素的影響下極易出現下肢肌肉松弛的情況,如下肢活動少等,導致血流變慢而最終導致下肢DVT 的形成。這種情況一旦出現,不僅會極大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影響產后恢復,導致肺栓塞等不良后果,進而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為此,在護理過程中要高度重視這類患者,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護理方案。
優質護理是新型護理方案之一,可以將全方位的護理服務提供給患者,從而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后。術前,通過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對誘發疾病的高危因素進行科學分析,以此有助于個性化護理計劃的制定,指導患者將各方面的預防工作做好,從而有助于患者依從性的顯著提高,將應激心理有效的消除;術后強化飲食和生活的護理干預,指導進行自主活動,促進下肢血液得到有效的循環,以此有助于護理效果的顯著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有效改善。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較于對照組而言,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住院和手術時間短、纖維蛋白原少、凝血活酶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能夠有效的預防產婦產后DVT,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縮短手術和住院時間,降低纖維蛋白原和增加凝血活酶、凝血酶原時間,堅持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的原則,對產婦進行積極的治療和護理干預,改善產婦預后。
參考文獻
[1] 周文增.脈沖式氣壓治療儀對產婦剖宮產術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01(12):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