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麗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237-01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護人員不只要治病救命,還要考慮病人存活后的生存質量,職業能力等,康復醫學涵蓋醫學各個方面,其中康復護理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科自2014年開始承擔中專護生的康復護理臨床帶教工作,現將帶教方法及體會總結如下。
1 成立康復科教學管理組
教學組全面負責護生的臨床帶教工作,每輪回結束時對護生進行考核,考評,同時征求師生的教學意見并反饋。
2 帶教老師的資質
擇在我科工作滿3年以上的護士擔任帶教老師,要求工作責任心強,且能熟練掌握康復護理技術。
3 帶教方法
3.1 入科教育
3.1.1 環境介紹 主要讓護生了解由于康復科的治療,護理及病種的特殊性,使病人的住院環境與其他臨床科室部同,分為理療室,物理治療(PT)室,作業治療(OT)室,工作人員分為康復醫生,康復護士,治療師,了解康復科常用的儀器,設備等。
3.1.2 實習要求 告知護生在康復科實習期間的實習目標,要求學生在實習期間,重點掌握在康復科的特色護理。在臨床護理的基礎上至少要掌握2項康復護理技術,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自為病人實施體位護理,體位訓練,膀胱功能訓練等,了解常用理療儀器的操作和作用。
3.1.3 介紹康復科病種特點及康復護理的內容,專業技術
康復科與臨床各科室既聯系密切又有顯著區別,收治的對象主要是由于損傷,急慢性疾病及老齡所致功能障礙的病人及先天發育障礙的殘疾者,如腦外傷術后,腦卒中恢復期,脊髓損傷術后及骨折術后康復等,康復護理的內容包括心理護理,營養護理,預防繼發性殘疾和并發癥的護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訓練,功能訓練的護理,各種支具的的使用指導及訓練,各種評定等。常用的康復護理技術主要有良肢位的擺放,體位轉移,排泄訓練等。
3.2 每周進行一項專科護理操作試教
由帶教老師每周進行一項專科護理操作試教,要求護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并在一周內熟練掌握。
3.3 康復護理理論小講課內容安排
目前由于護理學院未在中專護生中開設康復護理學課程,所以給康復科的臨床帶教帶來了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我院康復護理管理組專門進行調查,在內容設置上做了精心安排,目的是使實習護生能在短短3周的實習期間了解康復護理學最基礎,最基本的內容,方法和技術,在以后的實習和工作中能有康復護理的理念。
3.4 帶教老師全程帶教
每名護生由同一帶教老師全程帶教,一般中途不更換老師,帶教過程突出康復護理重點,用啟發引導試教學。
3.5 出科考試模式
出科考試采用理論筆試和實際操作兩種方法。理論考核中基礎護理和康復護理各占50%的比例,操作以試教的專科護理操作為考核內容,目的是了解護生是否完成了康復科的實習目標,對康復護理知識及操作技術掌握的程度。這種出科考試模式優點是避免了單純閉卷理論考試死記更背的現象避免單純實際操作考試的忽視技術的原理現象,使護生體會道實際操作所檢驗出來的理論可靠性和正確性,同時也體現出理論對實踐及技術操作的指導作用。
4 討論
護生由于缺乏康復護理理論的教育和實踐,畢業后在臨床護理中康復干預的意識部強,忽視了對病人的康復指導。在臨床帶教工作中,為使護生了解如何以康復概念為指導,使康復護理和臨床護理相互滲透,相互結合,提高殘疾者功能獨立性,改善病人生活質量,我們采用啟發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康復護理是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在臨床帶教過程中老師針對病人出現不同的情況而進行提問,然后在采用講解和操作相結合的方法為護生現場示范。需要接受康復護理的人大多數是傷殘者,需臥床或活動受限制,其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在帶教過程中強調每個護生努力做好基礎護理的各項操作練習,如協助病人翻身,扣背,體位轉移等,從而強化護生的康復護理技能,為今后的臨床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理論小講課用病案教學,病案討論等方式,帶教老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因財施教,既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又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中專護生尤其要注重在操作能力方面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