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飛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246-01
乳腺X線攝影是目前對乳腺癌檢測、診斷及篩查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1]。放射科醫生在熟練掌握乳腺X線攝影技術的同時,出具規范的影像診斷報告,對于臨床醫生開展乳腺癌診斷、個體化和規范化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我院2014年3月使用了乳腺鉬靶X線攝影診斷報告第5版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應用體會如下。
1 乳腺影像診斷報告和數據系統簡介
1.1 BI-RADS的提出 美國放射學院(ACR)于1992年在總結20余年篩查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 (BI-RADS),經過多次改版、更新, 2013年已是第5版。
1.2 BI-RADS評估分類 BI-RADS的評價可為不完全評價(0類)和最終評價分類(1類、2類、3類、4類、5類和6類)。
2 BI-RADS乳腺鉬靶X線攝影報告描述內容及臨床應用
2.1 乳腺實質構成分類[2] 是第5版新增的內容,比以往ACR的乳腺實質背景分型更有臨床實際意義(按乳腺實質與脂肪的百分比來分類的實質背景分型已被取消)。主要根據乳腺構成的纖維腺體組織密度高低和分布范圍來劃分為4類。a類:脂肪類;b類:散在纖維腺體類;c類:不均勻致密類,可遮掩小腫塊;d類:極度致密類,使乳腺X線攝影敏感度降低。
2.2 乳腺鉬靶X線攝影征象的描述術語 1、腫塊:必須在2個投照位都能看到,可看到完整或部分外凸的邊緣,中心比外周密度更高。大部分以腫塊為表現的乳腺癌密度等于或高于正常乳腺組織,高密度腫塊的惡性可能性(70%要遠遠高于等密度和低密度腫塊的惡性可能性(22%)[3]。乳腺癌表現為低密度的可能性很小。
2、鈣化:⑴形態可分為典型的良性鈣化和懷疑惡性可能的鈣化。①形狀包括細點狀、圓點狀、粉塵狀、斑點狀、短棒狀、桿狀、分枝狀、蠕蟲狀、弧線狀、環狀、新月狀、不定形等。②邊緣、密度、大小和數量。③動態變化。⑵根據分布鈣化分為彌散分布、區域分布、葉段分布、成簇分布、線樣分布。
3、結構扭曲:是指乳腺實質變形失常,未見明顯腫塊影。在X線攝影中,表現為從某一點發出細線影或毛刺影,或是乳腺實質邊緣的局灶收縮、扭曲變形或曲度消失。結構扭曲可能伴有結構不對稱或鈣化。
4、非對稱性致密影:表現為單側的纖維組織密度增高,而不足以診斷為高密度腫塊的影像表現。寬域性、局灶性、進展性這3種不對稱雖然在一個以上的投照體位可見,但是具有凹面向外的邊緣。當與臨床觸及的腫塊相吻合時,則可能有臨床意義[4]。
5、伴隨征象:皮膚回縮增厚、乳頭回縮(漏斗征)、乳腺小梁結構增粗、淺筋膜淺層、深層改變、皮膚隆起性病變、孤立性導管擴張、乳內淋巴結和腋前淋巴結腫大、結構扭曲、鈣化、血運增加、淋巴組織液淤滯水腫及孤立性導管擴張征等。X線伴隨征象越多,診斷乳腺癌可能性越大[5]。
2.3 乳腺X線攝影診斷報告 報告應綜合性診斷。診斷術語必須規范,如腫塊和非對稱性致密影、鈣化的分布和形態等。
3 BI-RADS的臨床應用價值和體會
3.1 使用 BI-RADS的好處 ⑴便于放射科醫生與臨床醫生(外科、腫瘤科)交流。放射科醫生和臨床醫生均接受和共用BI-RADS,有利于不同專業、不同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提高診斷醫生之間的一致性;有利于單位和個人及時總結報告質量,提高診斷水平;有利于提高數據收集和質量監測的效果,有利于建立乳腺數據庫,最終提高影像診斷質量。⑵促進影像科的發展。目前 BI-RADS系統已在X線、超聲及MRI等方面推廣應用,新版更加注重影像檢查術語之間的一致性,減少了容易混淆的術語,接納新技術和新進展,這使影像科醫生能更好地綜合各種乳腺檢查方法,不斷提高乳腺影像診斷水平。⑶便于乳腺腫瘤的防治。規范的報告可以避免臨床理解偏差。BI-RADS讓放射科醫生診斷有章可循,減少了診斷中主觀因素的干擾,同時,提出相應臨床處理建議,有利于臨床醫生合理選擇治療方案,便于乳腺腫瘤的防治。
3.2 BI-RADS應用中注意事項 ⑴第5版明確使用“likelihood”(可能性)一詞強化了category(分類)的語義,并在各類中增加了惡性或良性可能性的判斷。⑵所有類別暫時不能確定性質的病變,均應首先定為0類,有了多種手段檢測之后才能最終確定分類。⑶乳腺增生性改變應算1類。⑷光潔清楚的腫塊不能直接定為2類,腫塊邊緣清楚并不是排除惡性病變的必然條件,對于年齡超過35歲的婦女,應該注意捫診,并召回舊片進行比較,或者隨訪觀察其變化,因此,可能分別被評價為0類或3類。⑸僅X線發現不能定性病變后應確定為0類,而不能定為4類。⑹3類隨訪的時機,6個月后隨訪一次是不行的,應為6個月、12個月及24個月,根據隨訪情況確定。⑺活檢(4類)證實的惡性概率為23-30%。⑻乳腺攝影不能顯示所有的乳腺癌病損,可被誤為1類,應結合乳腺實質背景類型,重視病人癥狀和體征。⑼肯定良性病灶(2類)在治療處理上應建議為不一定需要立即手術,遵從臨床醫生。⑽臨床未捫及但常規X線攝影顯示有清楚邊界的腫塊定為3類,由于臨床醫生或病人恐懼腫瘤而不愿隨訪等原因,3類可能被立即活檢,在這些病例中,最終的評估分類應該基于惡性的危險性,而不是基于所提供的處理。⑾臨床可捫及腫塊而乳腺X線檢查為陰性時,此時應客觀分析影像而評為 l類,但要提示臨床醫生引起其重視。如致密型乳腺內病變與正常腺體間密度差別不明顯,特別是含有黏液的病灶密度較低,而使病灶在X線片上常呈陰性,這時在分級上要慎重,應定為3類,建議短期隨訪或進一步檢查。⑿ 如果乳腺X線攝影和B超都沒有描述異常發現,那么恰當的總體分級應該是陰性(1類)。⒀如果乳腺X線攝影和B超有一個或多個明確的良性病灶,那么恰當的總體分級應該是良性(2類)。⒁如果乳腺X線攝影檢查描述了一個灶狀的不對稱,而沒有相應的腫塊、鈣化或者結構扭曲,如果B超沒有異常發現或者沒有發現與乳腺X線攝影相關的明顯的異常,而且如果沒有之前的乳腺X線攝影檢查做對比,那么恰當的分級應該是可能良性(3類)。⒂如果乳腺X線攝影檢查提示有一個可疑惡性的異常病灶,盡管沒有B超結果(或者提示良性),那么恰當的總體分級應該是可疑惡性(4類)。⒃相當部分乳腺腫瘤在影像學檢查中缺乏特異性表現不能確診,容易造成漏診和誤診。BI-RADS分類診斷是影像專業醫生對病灶綜合評估后給出病灶惡性危險性的概率,主要目的是便于臨床醫生做出進一步檢查治療的決策。
第5版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相對以往版本其診斷報告文字、檢查程序更規范,對放射科醫生的要求也更高。BI-RADS不僅是乳腺攝影,而要求更多地結合其他影像學方法及更多地進行乳腺病灶活檢。總之,BI-RADS是為日常臨床工作而生,有利于臨床出具清晰的乳腺影像報告,合理評估影像質量,值得使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Guo Y,Sivaramakrishna R,Lu CC,et. al.Breat image registration techniques:a survey [J].Med Biol Eng Comput,2006,44(1-2):15-26.
[2] 何之彥.第七屆乳腺影像診斷規范與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M],2016:64—65.
[3] 王殊,洪楠主譯.乳腺影像報告與數據系統圖譜(2013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6:29.
[4] 劉萬花.乳腺疾病影像診斷學[M],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63.
[5] 任芳,李健丁.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的鉬靶 X線征象回顧性分析[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0,24(6):4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