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愛翔
【摘 要】目的:探討采用高頻超聲對乳腺癌術后患者隨訪的價值。方法:選擇本院接受高頻超聲隨訪的乳腺癌術后病變75例(108處)患者展開分析,以手術病理為金標準展開對比。結果:本組患者108處病變中鎖骨上下淋巴結、腋窩淋巴結、內乳淋巴結、對側乳腺、患側皮下等部位高頻超聲檢出率依次為93.55%、100.00%、100.00%、100.00%、100.00%、80.00%。結論:高頻超聲應用于乳腺癌術后患者隨訪中具有重要價值,特別對于轉移淋巴結信息,包括部位、數目、大小、性質等情況準確判定,為臨床進一步診治提供依據。
【關鍵詞】 高頻超聲;乳腺癌;術后;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197.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262-01
乳腺癌(breast cancer)屬于一組婦科常見惡性腫瘤疾病,病灶主要發生于乳腺腺上皮組織,但由于乳腺并非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器官,所以原位乳腺癌不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易出現脫落、轉移,這也是乳腺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手術仍是目前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但接受乳腺癌手術治療后仍需定期隨訪健側乳腺、患側皮膚及皮下有無轉移,如何提升隨訪檢測質量成為目前臨床研究熱點[1]。本文通過選擇接受高頻超聲隨訪檢測乳腺癌術后存在病變的75例(108處)患者展開分析,評價高頻超聲的應用價值,為臨床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時間段為2017年1月——2018年6月,選擇接受高頻超聲隨訪檢測乳腺癌術后存在病變的75例(108處)患者展開分析,術后放化療后隨訪檢查轉移情況,患者年齡39~80歲,平均年齡(48.31±3.45)歲。
1.2 方法 選擇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儀 LOGIQ P6),調整探頭頻率為7.5MHz,取仰臥位,充分暴露患側腋下、對側腋下、雙側鎖骨上、患側術后胸壁、對側乳腺的等部位進行檢查,對超聲發現的病灶部位、大小、數量、內部回聲、邊界等信息記錄,特別注意檢測腫大淋巴結長徑比值、寬徑比值,并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探查病灶與周圍血管的關系以及病灶內部血運情況。
1.3 觀察指標 (1)以手術病理檢查為金標準,評價高頻超聲診斷價值。(2)分析病灶轉移的高頻超聲特點。
2 結果
本組患者108處病變中鎖骨上下淋巴結、腋窩淋巴結、內乳淋巴結、對側乳腺、患側皮下等部位高頻超聲檢出率依次為93.55%、100.00%、100.00%、100.00%、80.00%(表1)。
3 討論
在現階段全球流行病學的調查中,乳腺癌是臨床相對常見的乳房疾病,上述已提及,乳腺癌最大的風險在于病灶轉移,而目前研究認為其轉移途徑主要通過如下三種方式,即:①乳腺向內擴展,沿導管腔向內蔓延,侵出導管、腺泡基底膜,逐漸向間質浸潤,其擴散主要通過腺泡周圍淋巴管、神經間隙等;②擴展至乳腺外,如前胸壁、胸筋膜、胸肌等;③淋巴道轉移,也就是通過侵入淋巴管癌細胞,通過栓子形態轉移至區域淋巴結,這也是最為常見、主要的轉移方式[2]。
高頻彩超是目前臨床診斷疾病的重要影像學手段,該技術主要利用自相關技術展開多普勒信號處理,并將收集的信號通過彩超編碼疊加于二維圖像上,以形成血流圖像,不僅涵蓋了二維超聲結構圖像優勢,同時可為臨床提供豐富的血流動力學信息,因此在現階段診斷疾病中展現出較好效果,其優勢總結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①高頻彩超可更快速、更直觀顯現病灶血流二維平面分布情況;②清晰顯示血流運行方向;③利于靜脈、動脈的辨別;④利于血管病變與非血管病變的識別;⑤利于臨床對血流性質、血流時相、速度的了解;⑥能可靠地發現分流和返流[3];⑦能對血流束的起源、寬度、長度、面積進行定量分析;此外還包括無創、價廉、可反復操作等。在乳腺癌術后隨訪中,超聲對于淋巴結轉移具有較高診斷價值,引流區轉移淋巴結高頻超聲表現主要為:結節邊界清晰,低回聲,內回聲表現不均勻,主要表現多發且融合;淋巴結多見于腋動靜脈、鎖骨下動靜脈周邊,且其長、寬徑比值均表現不足2.0,內部及周邊血運較為豐富,以中高流速、高阻力型血流頻譜;本組研究中5處反應性增生淋巴結并未融合,淋巴結內部血流表現較少,以低速、中速低阻力血流頻譜為主,提示乳腺癌轉移淋巴結存在明顯超聲特點[4]。另外從表1數據可見本組患者108處病變中鎖骨上下淋巴結、腋窩淋巴結、內乳淋巴結、對側乳腺、患側皮下等部位高頻超聲檢出率依次為93.55%、100.00%、100.00%、100.00%、80.00%,證實其檢出準確性較高,這與現階段研究報道表現一致性[5]。
綜上所述,高頻超聲應用于乳腺癌術后患者隨訪中具有重要價值,特別對于轉移淋巴結信息,包括部位、數目、大小、性質等情況準確判定,為臨床進一步診治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青, 朱玥涵, 張川.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定位在乳腺微創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5(7):12-13.
[2] 姜金萍. 比較高頻超聲、磁共振及二者聯合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 世界復合醫學, 2017,7(3):61-63.
[3] 劉巧珍, 唐英杰, 崔志利,等. 高頻超聲評估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價值分析[J]. 腫瘤學雜志, 2018, 24(7):696-699.
[4] 董行波.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乳腺癌圍術期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醫藥, 2016,8(2):79-80.
[5] 鄭華敏, 胡元平. 乳腺癌術前灰階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應用對預后的預測價值[J].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 2016, 23(8):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