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磊 張坤娜
【摘 要】目的:探討法醫學解剖在醫療事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市發生的120起醫療事故,統計臨床死亡原因及各自例數,應用法醫學解剖鑒定死亡原因與臨床死亡原因對比。結果:臨床死亡原因為疾病者占大多數,法醫學解剖鑒定因疾病死亡例數少于臨床確定死亡原因。結論:在醫療事故的鑒定過程當中,法醫學解剖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既能鑒定死亡的真正原因又有助于解決醫療糾紛,是醫療事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關鍵詞】 法醫學解剖;醫療事故;鑒定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264-02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醫療行業蓬勃發展,醫療事故也層出不窮。醫療行業是高技術、高風險的行業,加之我國的國情和社會主義的特色,要正確處理民事法律的普通性和醫療服務特殊性的關系,既要處理好涉及公民的健康權和財產權,又要考慮到醫療行為及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和風險性,所以在醫療事故鑒定中法醫學解剖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1]。本文主要探討分析了法醫學解剖在醫療事故鑒定中所起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市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發生的120起醫療事故,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齡0-70歲,平均年齡(35.1±3.0)歲。納入標準:案例有完整的病歷資料、法醫學鑒定記錄、有關化驗結果。排除標準:案例缺少病歷資料或法醫學鑒定記錄或有關化驗結果。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同時經過法醫鑒定部門批準。
1.2 方法 分別統計每個案例中病歷記錄的死亡原因并歸類,統計法醫鑒定的死亡原因及例數并歸類。
2 結果
臨床確診的死亡原因多種多樣,各個系統、各種疾病都有分布,具體見表1。
法醫學解剖鑒定的死亡原因與臨床確診的死亡原因有一定的出入,具體見表2。
3 討論
尸體解剖檢驗,簡稱尸檢或尸解,對死者遺體進行全面系統的法醫學觀察和解剖[2]。法醫學解剖有以下原則:合法原則、客觀公正原則、全面系統原則、準確辯識原則、正確采樣原則、實時記錄原則、檢材妥善保存原則、結果相互印證和綜合判斷原則[3]。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并盡可能尊重民族風俗或習慣,特殊情況下有關人員應依法履行回避制度。要實事求是,以科學為依據,客觀、公正地開展工作,不屈服于各方力量。要全面細致,避免因檢驗不全面發生紕漏而影響尸體解剖結論或復檢工作[4]。應特別關注包括衣著、隱蔽部位、體腔及器官的各種陽性發現和陰性結果。尸體檢驗過程中須及時以文字和圖像形式進行實時記錄。不僅要記錄陽性改變,有鑒別意義的陰性特征也必須記錄在案[5]。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患者臨床死亡原因都是疾病的發展轉歸,有些時候不可挽回,而患者家屬確不理解,認為是醫療工作人員的失誤造成患者死亡,這時候就需要法醫鑒定。所謂的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6]。經過正當的程序即法醫鑒定才可以定性是不是醫療事故,患者死亡原因多種多樣,不是臨床醫生一句話就可以概括的,有時候家屬也會盲目責怪醫生和醫院,為了維護雙方的權益就要啟用法醫學解剖。
近年來,中國的各方面相比于之前都有了較大的飛躍,中國的社會矛盾、階級矛盾等一系列主要矛盾都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在整個社會高速運轉發展的過程中,其他各方面的問題也隨之衍生而來[7]。其中,醫療問題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門問題。長期以來,醫生和病人之間就存在著一定不可調和的矛盾。醫療問題中的醫療糾紛事件最近更是時不時地登上各大熱搜榜單。前一段時間微博、新聞上的“右腎失蹤”事件鬧得是沸沸揚揚[8]。這個時候法醫學就顯得極為重要,法醫的介入不僅僅只是一系列高技術含量的的運用與展現,它更使得醫療事故的真實情況得到還原,與此同時它亦使得整個醫療過程公開地暴露于眾人眼前,這樣的話就可以避免相當一部分的暴力騷動事件。法醫的鑒定提高了醫療鑒定的準確性。醫療事故中很大程度上的爭執都是醫生與病人對事件準確性各執一詞,而法醫這個職業本身就在死亡原因、時間、地點以及受損程度等方面有著專門的研究,可以說是具有著一定的權威[9]。法醫的仔細鑒定在確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也提高了醫療鑒定的準確性。法醫在參加醫療糾紛鑒定過程中,嚴把醫療護理活動中的程序問題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在鑒定工作中,因技術水平問題發生的醫療糾紛或事故是一個方面,但醫療護理工作程序存在問題或造成醫療事故發生的比例比較突出,而專業鑒定人員往往從理論推斷和臨床經驗方面考慮的較周到,容易忽視程序問題,所以參加鑒定的法醫應該是責無旁岱地重視鑒定病歷的程序審理和鑒定工作[10]。
綜述所述,在醫療事故的鑒定過程當中,法醫學解剖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既能鑒定死亡的真正原因又有助于解決醫療糾紛,是醫療事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參考文獻
[1] 李杰, 黃勤. 特殊尸體解剖方法在死因爭議案件法醫學鑒定中的作用[J]. 法制博覽, 2017,2(8):35-38
[2] 陳興彬, 王謹. 法醫參與醫療事故(糾紛)鑒定的現狀與對策探討[J]. 海峽科學, 2016,3(10):69-70.
[3] 杜鵑, 趙杰, 趙歡歡, et al. 跨學科交叉法應用于法醫學本科生的精準化系統解剖學實驗教學的初步實踐[J]. 解剖學雜志, 2017, 40(2):237-238.
[4] 文靜濤, 李景, 王文林, et al. 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的法醫學鑒定[J].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 36(3):226-228.
[5] 謝海, 黃艷梅. 從一起青壯年猝死綜合征淺談陰性解剖的法醫學鑒定[J]. 法制博覽, 2016,3(31):118-120
[6] 章學保, 賈儒林. 新生兒猝死的法醫學鑒定1例[J]. 中國刑警學院學報, 2017,5(3):109-111.
[7] 韓雪. 兩例鄉村醫生誤診導致死亡的醫療事故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 5(19):206-206.
[8] 龍玲玲, 劉艷芳, 任立品, et al. 關于加強醫療糾紛教學的思考與建議[J]. 教育教學論壇, 2016,23(31):197-198.
[9] 韓順琪, 萬雷, 秦志強, et al. 道路交通事故死者MSCT掃描與尸體解剖結果的比較[J]. 法醫學雜志, 2016, 32(2):86-89.
[10] 郝祿貴, 沈月華, 張蘊成. CX40和miR-155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猝死者心肌中的表達及其法醫學意義[J]. 解剖學研究, 2016,2(5):4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