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宜宜
【摘 要】目的:分析重癥監護室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護理方法與效果。方法:對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收治的126例腦出血患者進行觀察,隨機將患者分為參照組、研究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針對性護理干預,記錄肺部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及護理效果。結果:重癥監護室腦出血患者發生肺部感染與誤吸、口咽部定植菌下移、年齡、住院時間、醫院空氣污染等多種因素相關;研究組肺部感染率、病死率、監護時間均低于參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對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及病死率,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 腦出血;重癥監護室;肺部感染;高危因素;護理
【中圖分類號】R6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266-02
腦出血是一組因高血壓、糖尿病、情緒波動、吸煙等多種因素致使腦內血管破裂、出血而引起的以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為主要表現的腦血管病變性疾病,是臨床常見危重急癥,需送入重癥監護室進行監測與救治[1]。肺部感染是重癥監護室腦出血患者較常見并發癥,發生與患者自身、救治措施等多種因素相關,會加重患者病情,影響患者預后,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分析重癥監護室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并制定科學、有效的針對性護理措施預防肺部感染的發生、降低患者死亡率至關重要。本文就重癥監護室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護理方法與效果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選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收治的126例腦出血患者,均經頭顱CT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確診。研究組63例,年齡43-86歲,平均(68.2±5.7)歲,參照組63例;年齡45-85歲,平均年齡(67.6±6.1)歲。隨機將患者分為2個組別,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給予重癥監護室常規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病情進展,遵循醫囑對患者進行呼吸道、口腔、管道護理,加強巡視,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配合醫生進行急救。
研究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1)病情監測 在患者搶救及監護過程中,定時觀察、記錄患者心率、呼吸、血壓、體溫、意識、尿量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如患者出現發熱癥狀時,應定時監測體溫變化,給予降溫措施,鼓勵患者多喝水,給予靜脈補液,維持患者機體水電解質平衡,避免氣道痰液增多增加感染機率。(2)病房管理 叮囑清潔人員定時對病房進行清潔、消毒,開窗通風,采用消毒機、紫外線進行徹底消毒,1次/8h,將病房溫度、濕度控制在22度、60%左右,為患者提供干凈、整潔、無菌、舒適的病房環境,合理安排家屬探視,減少人員流動。(3)呼吸道護理 將患者床頭調高30度,頭部偏向一側,及時清除患者口腔異物,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對于意識較清醒的患者指導患者通過縮唇呼吸、深呼吸等方式進行排痰,定時通過翻身、叩背等方式幫助患者排痰,在叩擊的同時鼓勵患者進行有效咳嗽排痰,能使松動的痰液隨著呼出氣體排除;對于體質弱、意識障礙患者可借助吸痰機用吸管吸出患者口腔、鼻腔、氣管及肺部深處痰液。在對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患者進行吸痰時應熟練掌握吸痰技巧,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技術,降低醫源性感染。(4)營養支持 對于昏迷患者及吞咽困難患者可給予靜脈補液、鼻飼維持患者機體所需營養,待患者意識恢復后應以富含營養、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鼻飼前應充分吸痰,注意鼻飼量及鼻飼速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肺部感染發生率、病死率、監護時間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8.00處理,經t、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肺部感染率、病死率、監護時間均低于參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
3 討論
3.1 高危因素 肺部感染是重癥監護室患者常見且危重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主要與以下幾個主要因素相關:(1)誤吸 腦出血患者多存在意識障礙,患者吞咽、咳嗽反射減弱、消失,氣道清除功能減退,胃腸蠕動差,致病菌易隨胃返流物、口咽分泌物被誤吸入肺內,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2]。(2)口咽部定植菌下移 鼻飼、呼吸機、氣管插管或切開等介入性治療會損傷患者呼吸道粘膜,破壞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對病原菌的過濾的能力減弱,分泌物易淤積,隨人工氣道側壁流入支氣管,或因反復吸痰等操作進入呼吸道[3]。(3)年齡和住院時間 老年患者各項機能減退,常合并多種慢性疾病,抵抗力低下,加之病情危重,機體過度消耗,抵抗力低下。住院時間與肺部感染率呈正相關性。(4)醫院空氣污染。
3.2 護理策略
本次根據重癥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因素對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效果明顯。通過病情監測、病房管理、呼吸道護理、營養支持等護理干預措施能增強患者免疫力,幫助患者排除痰液及清除口腔異物,避免致病菌進行呼吸道,促進患者康復,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經研究得出,研究組肺部感染率、病死率、監護時間均低于參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重癥監護室腦出血患者發生肺部感染與誤吸、口咽部定植菌下移、年齡、住院時間、醫院空氣污染等多種因素相關,對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能有效規避肺部感染發生的高危因素,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及病死率,縮短患者監護時間、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袁美珍,李鳳,劉光維等.腦出血患者發生肺部感染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2):859-864.
[2] 倪志宏,顧彩萍.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預防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5,7(20):1867-1869.
[3] 趙士靜,董立亭,張秀云等.重癥監護室危重患者氣管切開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28(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