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薇
(武漢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藝術體操是將競技與形體完美進行融合的藝術性很高的一種體育項目,要求運動員不僅要具備優秀的軀干力量、四肢協調能力、踝腕關節靈敏度等身體素質外,還要具備特殊的柔韌素質。少兒時期正是發育生長階段,也是柔韌素質的培養最佳時期。此時期少兒各部位關節靈活,骨頭較為柔軟彈性大,有利于拉伸筋骨培養韌帶,使身體更加靈活自如。與此同時,少兒骨頭也比較脆弱,在訓練方法上不能采取生硬的手段容易造成損傷。由此,需從訓練方法入手,制造愉快的課堂氣氛,靈活多變的教學課程,在讓孩子快樂學習的同時激發孩子能動性、自主性、學習型。
研究的對象是快樂藝術體操基礎訓練對少兒柔韌素質的提高分析,針對一般使用傳統提高少兒柔韌素質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提倡利用新式快樂藝術體操理念進行教學的發展策略。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對比分析法、邏輯分析法
少兒藝術體操的柔韌素質是以身體素質體能訓練理論為基礎的,通過對國外少兒藝術體操柔韌素質練習等相關方面資料的研究,能夠發現俄羅斯、保加利、意大利等這些藝術體操強國,已經在身體素質方面有完備的訓練體系與理論研究基礎,這些國家在研究中研究對象明確,善于各個角度去分析。提高柔韌素質的重要性不止體現在項目本身,更多的是由于缺乏科學理論支撐和深入的研究,使得項目發展一定限制。
藝術體操強國已經在柔韌素質訓練領域有了很成熟的發展,逐漸形成有國家特點的完備體系,在我國來說,教練員不能盲目推崇國外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也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學基礎,充分利用快樂藝術體操這個理念,使項目更好的在中國推廣并發展,要積極主動尋求更高標準,用良好的態度來應對新形式變化并勇于接受它。為了藝術體操在中國更好的發展我們應該積極借鑒并改善現有的訓練方法與手段,積極吸收國外藝術體操的優秀成果,改善更新訓練方法,加強體能素質的重視程度。
4.1.1 少兒柔韌素質練習現狀
經過柔韌性興趣調查現狀分析得出,大部分的學生不喜歡柔韌練習,并且給出的原因大都不盡相同,有的同學覺得非常枯燥無味,形式內容單一,還有些學生認為柔韌訓練是沒有必要的,從思想上杜絕柔韌素質練習想直接略過訓練,剩下一部分同學則覺得柔韌訓練身體承受不了疼痛,沒有毅力堅持。大多初學者都抱著嘗試的態度,沒有耐心靜下來品味其中的美和奧秘,遇到困難就想著放棄。少兒時期沒經歷過什么身體痛苦,對于壓柔韌這樣長期的過程產生了抵抗心理。許多初學者也都是能逃避就逃避,沒有認識到柔韌素質對藝術體操的重要性。
4.1.2 少兒柔韌練習難度
少兒柔韌練習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去練習。這個時期的兒童正處于萌芽階段,對任何新鮮的事物都會感到好奇,不會自我管理,上課會不自覺的走神,不自然的看向別處不認真積極的去進行柔韌練習,趁老師不注意時開小差,遇到點疼痛和困難就想放棄,甚至和老師講條件不好好進行訓練。特別是上課人數較多時,老師不可能一直盯著一個學生進行監督和示范,也需要小朋友的積極配合進行練習。總而言之,對于少兒來說柔韌練習的難度也相對較大了,必要時還會借助器械把桿等進行輔助練習,無形當中難度又加大了。
4.1.3 藝術體操項目本身的特性決定了提高柔韌素質的必要性
藝術體操訓練是由多種要素組成的訓練系統,必須通過長期的訓練才能逐步形成較強的競技能力,其中柔韌素質相對藝術體操需要的其他身體素質來說是最重要的。只有提高了柔韌素質方才能在與音樂伴奏的結合下更好展現器械動作。因此,必須從娃娃抓起。像少兒這樣的初學者,柔韌在這個時候能給與很大的幫助,扎扎實實的鍛煉出基本功比什么都要強,并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才能更加輕松自如,在比賽和技能訓練當中才更加容易理解和消化。
4.2.1 柔韌素質的定義
柔韌素質一般是指身體各部位關節活動的幅度大小和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伸展的能力。藝術體操運動員的軀干以及四肢等關節對柔韌性都有特殊的要求,身體各部位柔韌性越好,做出的動作就越伸展、完美、協調。
4.2.2 少兒自身的生理特性
少兒的骨骼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腕骨還沒有完全鈣化好,骨盆還沒長結實,骨頭較軟,所以不容易骨折,關節的活動范圍大于成年人,骨頭自身的韌性較好,有科學研究訓練實驗表明,8到12歲這個階段的兒童正是提高和發展柔韌素質的最佳時期,不管是從生理特性還是反應效果來講,這個階段都是最好的最為有效的。如果在這個階段利用好這些生理特性,那么將會大大提高少兒的柔韌素質。
4.2.3 授課環境和氛圍
授課者往往忽略了課堂的上課氛圍,這也是極為重要的,良好的課堂紀律能讓少兒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教師的授課當中,由授課者引導著學生循序漸進的進入到課堂當中,促使少兒獨立完成看似不復雜又有意思的任務,可以明顯減少他們依賴長輩、怕困難怕失敗的情緒,培養她們刻苦鉆研、獨立創新的品質,訓練的安排內容不宜過難,少兒在一節課當中注意力時長是有限的,輕松愉快的授課氛圍則能夠提高少兒的注意力時長。
4.2.4 其他不規則因素
韌帶組織的彈性神經系統發生反應是按應激與克制程度來進行協調轉換,在此過程中中樞神經系統是最重要的,它的自我調節能夠有效的緩解肌肉的松弛和靈活程度,甚至有效提高肌肉的耐力。通俗的講我們一般所說的不能過度緊張導致肌肉收縮,要適當放輕松,跟著呼吸節奏舒緩的進行韌帶的自然伸展。
4.3.1 快樂藝術體操理念之所在
快樂藝術體操是一種適合兒童和青少年參與的體育模式,它將體能鍛煉、音樂、舞蹈和形體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多種訓練方法讓少兒在娛樂中成長鍛煉,達到提升智力、提高身體素質、塑造形體和培養對藝術體操的興趣的目的。快樂藝術體操是類似于大眾藝術體操卻又不同于大眾藝術體操的概念,它更適用于少年兒童,讓少兒真正的在快樂中學到知識提高身體素質。其教學內容更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更多的是向柔韌素質方面的形體訓練。教學方法靈活多變,鍛煉過程中是少兒更具有自覺性。
4.3.2 在快樂藝術體操模式中提高少兒柔韌素質
通過調查問卷結果分析,通過快樂藝術體操的模式進行教學是高效可行的,并且更應該在這種模式中繼續前行并且發展開來。快樂藝術體操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法不是一開始就那么嚴苛,一定是先慢慢培養少兒的興趣,培養基本的技能和能力之后,一步一步地增加訓練的難度和負荷,逐漸提高少兒的柔韌素質,為以后藝術體操的學習之路打下堅實基礎。制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敏感程度,把握藝術體操基本柔韌練習的方法,借助瑜伽球進行輔助練習,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傳統課堂的最大不同是,融入輔助器械的練習,這更容易激發孩子對柔韌素質訓練的興趣。還可結合舉例示范等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少兒直觀的思維能力與模仿能力。柔韌訓練當中教師可以適當的使用風趣幽默的話語進行全面而完整的動作示范,讓少兒在觀看的過程當中來慢慢接受和理解身體各部位的柔韌素質訓練。在對少兒進行柔韌素質的培養中,不僅可以利用把桿進行站立練習,還可增加瑜伽磚等其他器械進行輔助力量練習。在訓練過程中,需注意運動負荷量,根據少兒在課堂的完成進度,交替使用不同的項目內容進行練習,勞逸結合,這將大大提高少兒參加訓練的積極性。游戲教學也是快樂藝術體操的一種方法,少兒智力和思維能力暫時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對于簡單熟悉的符號更加容易接受,好玩有趣的事物更容易讓少兒注意到。因此,在對少年兒童進行柔韌素質的訓練中,應該多使用游戲來提高他們對藝術體操基本功的興趣。比如借助同伴的助力、負重等,兩兩一組進行比賽,優勝者展示基本功,或者兩人或多人一組進行踢腿比賽。再者教師可以在訓練的過程中進行趣味活動,有獎完成看似簡單的任務,通過這整個活動的過程,去磨煉孩子的耐心,培養他們持之以恒的品質,不怕困難勇于向前的熱情。多讓孩子們進行集體柔韌訓練項目,同甘共苦,讓孩子在競爭中奮發,不拋棄不放棄,增強集體榮譽感。并且最后教練員作出相應評價,讓少兒盡情表現自我鼓勵自我,主動聯系家長參與其中來觀摩,讓家長能夠主動地關心孩子的訓練,積極的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明白自己家孩子目前的情況和以后的發展,給與孩子們更好的成長空間。
4.3.3 在快樂藝術體操模式下教練員授課方法
把快樂藝術體操模式帶入到課堂可以制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這種理念是值得教練員所學習并運用到教學方法中去的,教練員不再只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那種一開始就非常嚴苛并且一絲不茍的跟著老師后面進行練習,聽著枯燥乏味的陳年舊曲重復著相同無趣的動作的方法。教師可以學習運用國際新興的教學方法,在其“快樂平等積極向上、讓柔韌運動能力活力無限”理念的指引下,它使少兒身心得到新的洗禮與凈化并伴隨著歡快優美新潮的樂曲演奏得到更好的訓練,使少兒能夠在學習的同時盡情地展示自己,這也無形當中提高了柔韌素質。
4.3.4 柔韌素質訓練中的注意事項
在柔韌素質的練習過程當中,可以借助體操墊,把桿,輕器械等進行輔助練習,在練習前期教練員必須帶領少兒充分活動身體,做好熱身運動,在利用器械進行輔助練習時,比如藝術體操繩進行轉肩時,提醒學生不宜過分勉強自己切勿用力過猛;利用把桿熱身時,把握好與把桿的距離。柔韌素質的發展不是單一的,也需要結合身體力量進行組合練習,才能事半功倍,切勿過分增加柔韌素質訓練,造成運動損傷。
(1)藝術體操是以自然性和節奏性作為前提、以舒展性為特性的有規律的運動,在有效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富有競技性,在此背景下經過調查分析得知我國少兒藝術體操柔韌素質訓練基本情況不容樂觀。
(2)少兒進行柔韌練習的難度大,少兒自身的生理特性也決定了這個階段的柔韌素質是否有效提高,教練員訓練方法也會影響訓練過程的有效性。
(3)藝術體操項目本身特性也決定了提高柔韌素質的必要性,少兒柔韌素質提高成為練好本項目的必要條件。通過藝術體操基礎訓練對少兒柔韌素質的提高最有效。
(1)藝術體操教練員在教學同時應該大力發揚和傳播藝術體操文化歷史。有力引進新式的快樂藝術體操教學模式。通過“快樂藝術體操”理念的傳遞使訓練體系科學化、完整化,充分提高少兒身體素質,加快推動藝術體操在我國進一步發展。
(2)教練員對少兒進行柔韌素質訓練的時候應當制定適合該學生年齡階段的訓練方法,合理有效的進行柔韌素質練習,不能盲目追求成效,避免運動損傷。給孩子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好的課堂紀律下才能積極主動的融入訓練提高效率,教練員需加以指導。
(3)不能盲目的在枯燥乏味的氛圍中去磨滅孩子的興趣,要基于快樂藝術體操的基礎之上去教學,教學方法應該靈活多變,富有趣味性和娛樂性,激發少兒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少年兒童的自身生理特性去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快樂藝術體操模式中提高少兒藝術體操柔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