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上逐漸將職業教育放置在較為重要地位,在高等教育領域當中處于較為重要地位的高職教育,再以往幾年中的發展速度大幅度提升,各院校也都在此基礎上圍繞課堂教學開展各種類型的改革工作,比方“工學結合”、“項目導向”以及“任務型教學”等。在此基礎上,教學質量自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我國高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課堂教學領域當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筆者依據實際工作經驗及相關文獻資料的記載,提出一些現階段我國高職教育《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教學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教、學、做”一體化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課程運作方案,希望可以在今后相關工作人員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僅僅將“教”放在較為重要的地位上,但是卻將“學”忽視掉,在課堂教學領域中,雖然說大多數教師對授課內容有較為深刻的認識,課前的備課也十分充分,在課堂教學領域中的講解或者示范也十分清晰和明了。但是在此基礎上,課堂會成為教師的獨角戲,教師在課堂教學領域當中僅僅是為了將自身的課堂教學任務完成,但是卻不會將學生的學習效果放置在較為重要的地位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結果,教師在講臺上呈現出一種十分忙碌的態勢,但是學生卻在座位上無所事事。針對這個問題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教師的育人觀念沒有能夠在課改深化水平提升的基礎上發生轉變,讓師生的角色發生顛倒,沒有將學生當作是課堂教學領域中的主體,教師因為引導性角色應當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所有教學活動都應當將學生作為中心的基礎上達成目標。
教學形式的單一性比較強,但是教學互動的數量卻顯得比較少,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領域當中并不會對課堂進行組織,僅僅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而已,不會將啟發和引導式教學放置在較為重要的地位上,因此學生在課堂教學領域當中并沒有充分發言和思考的時間。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僅僅可以被動的接收教師的知識灌輸而已,逐漸轉變為一個知識的搬運工。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難以展現出來充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難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感受到樂趣,課程呈現出來一種乏味的態勢,學生的情緒在此基礎上也十分低落。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教學觀念的滯后性比較強,教師的教學能力也不是十分強,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組織以及教學活動設計領域當中的經驗都不是十分充分。教學評價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使用到的措施多樣化水平較為低下,在此基礎上想要對教學效果做出保證,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因為沒有在以往一段時間當中的教學過程中形成玩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也沒有編制出來適應性比較強的評價規則,因此難以全面的對學生日常表現以及努力水平進行評價,也難以及時的應用評價來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調整。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結果是,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不是十分努力,在考試來臨之前學習書面知識,學習的目標僅僅是為了能夠讓考試通過而已,除去受到傳統型考試評價觀念的影響,也因為成型的評價機制操作起來十分復雜,相較于考試這種措施來說十分困難,因此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潛心開展探尋工作,會使用一些可行性比較強的形成性評價措施,阿貍讓學生溫故知新的態勢,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僅僅將知識目標放置在較為重要的地位上,但是卻將情感性目標忽視掉。師生之間的相互關系是較為淡漠的,教師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僅僅是例行公事的將教學任務完成而已,因此也就難以及時的讓學生的想法及時的得到表揚或者說修正,在學生的表現難以及時得到反饋的情況之下,課堂教學領域當中師生之間基本上是沒有任何交流,也不會開展多邊互動活動,在情感領域當中難以形成共鳴,學生在此情況下自然難以體會到教師的關心、愛護,時間一長的話,想要將學生積極思考以及熱情參與的興趣激發出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此基礎上教師講課的過程中也難以展現出來充分的積極性,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僅僅是被動的聽教師講課而已,基本上不會主動的參與到教師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去。僅僅將知識傳授工作放置在較為重要的地位上,但是卻沒有予以學習策略培養工作充分的重視,教師在備課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即便已經預期將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準備出來,但是在教學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想要將學生的能力培養充分的展現出來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教師并不會在課堂上開展學習策略訓練工作。在課堂教學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分析問題能力難以被培養出來,在此基礎上想要得到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自然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提升校企合作力度開展教學研究工作。校企合作,針對教學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學校以及企業之間應當合作開創人才培養機構,來負責相互之間的溝通,以及人才培養機制的施行,校方可以使用項目合作方式,來和企業共同管理和培育人才,不斷的讓校企合作的深化水平提升,以便于可以培養出來適應企業崗位需求的人才。在前期課堂教學工作完成之后,應當施行輪換機制,定期組織一定數量的學生進入到工程項目現場當中開展學習和參觀,教師傳授的知識和學生的實際操作有機的相互融合在一起,也可以派遣項目工程師在實地開展教學工作,使用不同類型的教學方式取得的效果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在各個具有代表性的教學環節當中精心的開展教學組織工作,逐步讓這一個教學流程完善起來,讓預期性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后期定期安排一定數量的學生開展頂崗實習活動,直接參與到施工流程當中,讓學生可以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對各項施工技術形成更為深入的認識,以便于可以讓學生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大幅度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水平,盡可能在實際學習工作的過程中成為企業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校企合作機制實際上是一種一體化教學改革平臺,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在施行多年之后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逐步完善起來的模式,這是在一體化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應當充分應用到的一項優勢,在將一體化教學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學校和企業在合作的基礎上構建出來真實或者是模擬的生產環境,學生可以在營造出來的環境當中開展理論知識學校滴工作,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的相互融合在一起,逐步讓學生的見識以及動手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的激發出來,逐步將教學實踐環境豐富起來。資源整合,逐步減少校企合作模式的依賴性。校企合作模式是提升學生實踐水平的過程中使用到的最好的模式,但是實際上也是一把雙刃劍,安全問題應當引起各個領域中相關人士的重視,各個高職院校因為組織學生到施工現場當中教學而引發受傷問題,再加上進入到施工現場當中學生的數量非常多,各個工作環節的進度不一致,因此會讓施工調度工作的難度大幅度提升,教學成本在此基礎上自然也會大幅度提升,因此在一體化教學模式施行的過程中,應當予以各個層面相關問題充分的重視,以便于可以讓一體化教學模式得以順利施行。最終在我國一體化教學模式施行的過程中,將各項性能充分的發揮出來。
[1]王瑞娟.住宅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項目施工管理問題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
[2]張延亮.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探討[J].江西建材,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