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高陽,于 莉,陳 康
(1.山東興水水利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250014;2.濟南市水文局,山東 濟南250013)
近年來,由于水資源的供需結構不盡合理,壽光市對地下水資源的過度利用,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區域面積的不斷擴大。地下水漏斗區域的不斷擴大和地下水位的下降已引起咸水入侵、地面沉陷等環境災害問題,同時也嚴重危及當地水生態環境和人民生產生活。壽光市作為國內知名蔬菜基地,大棚雨水收集與利用技術發展潛力巨大,對于治理地下漏斗區及節水灌溉均有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雨水收集與回用工程主要由雨水收集系統、雨水蓄存及回用系統以及嵌入雨水收集系統的凈化設施組成。雨水收集系統包括集雨溝和匯流管、溝;雨水蓄存及回用系統包括蓄水池與水泵,經水泵提水進入現有灌溉管網;雨水凈化由集雨溝上的棄流裝置、集雨溝末端攔污柵、匯流溝末端的攔污柵、沉砂池以及清污泵等設施、設備完成。
雨水收集蓄水池采用新型PCCP 蓄水池模塊,PCCP 模塊具有以下優勢:1)PCCP 具有良好的工程經濟性和維護費用低。PCCP 管材內徑為0.4~4 m,每百米蓄水量約為12.6~2 512 m3,能夠滿足中小型蓄水池的項目需求。2)蓄水池結構材料密封性能良好。蓄水池在使用過程中必須使滲水率控制在較小范圍內,而PCCP 管材管體良好的抗滲性和接口密封性,杜絕了滲漏現象。3)蓄水池結構材料不能污染水質。PCCP 是一種由預應力鋼絲、鋼筒、混凝土、保護層砂漿構成的復合管材,而鋼材都被密實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所包裹,所以PCCP 管材用于蓄水池結構不污染水質。4)蓄水池結構材料使用壽命長。PCCP 管材在壓力管線運行的設計壽命在50 年以上,蓄水池屬于低壓結構,管材的使用壽命更長。5)蓄水池結構材料具有一定的經濟性。PCCP 管材在工廠預制,結構設計合理,生產效率高,造價低于現場澆筑鋼筋混凝土結構,并且不影響工程上方土地耕種及通過。
針對傳統混凝土封閉蓄水池、PP 模塊蓄水池、透水混凝土蓄水池,PCCP 蓄水模塊的經濟性為最主要亮點,由于此蓄水池針對農業項目使用,經濟附加值相對于其他行業較低,如若利用傳統蓄水模式,造價過高,不便于推廣使用。以1 300 m3蓄水需求計算:2 m 直徑PCCP 蓄水模塊較傳統混凝土封閉蓄水池節約造價約為30%,如若大規模使用,批量化生產,造價會進一步降低,價格便于使用單位、個人接受。
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年降雨量遠大于供水總量,但直接以雨水為水源的供水量所占比例較小。我國的溫室大棚面積世界第一,除了中小拱棚等簡易棚外,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的建筑面積高達200 多萬公頃以上。以目前應用范圍最廣的塑料薄膜大棚為基礎,引進棚頂雨水收集技術,不僅可以保證棚內設施的正常運轉,還可以儲存降水,并循環利用,是集低碳、節水、節能、環保于一身的新型綠色高科技農業生態建設項目,這極大地促進了傳統農業向工業化農業的發展,也對地區的農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項目區灌溉用水為深井水,在整個溫室蔬菜和水果等生長周期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地下水,而雨水卻白白流失了,從節能環保及節省水資源的角度出發,增設大棚雨水及高質水的收集回灌系統是必要的。
以壽光市面積為0.33 hm2的大棚為例,壽光多年平均降水量554.1 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單棚灌溉需水量每年627.0 m3。根據分析成果,單棚集雨、單棚用水情況下,降雨頻率50%時可實現全部雨水灌溉,并有富余雨水量;降雨頻率75%時,典型年1988 年實現全部雨水灌溉,并有富余雨水量;典型年1984 年雨水集雨量略少于灌溉用水量;特枯年份,降雨頻率90%時,集雨量少于灌溉用水量,其中典型年2006 年雨水能滿足73%的灌溉用水;典型年1992 年雨水能滿足63%的灌溉用水。4 個大棚集雨3 個用水的情況下,降雨頻率50%時、75%時,均可實現全部雨水灌溉,并有富余雨水量相機用于第4 個大棚灌溉;特枯年份,降雨頻率90%時,集雨量略少于灌溉用水量,其中典型年2006 年雨水能滿足97%的灌溉用水;典型年1992 年雨水能滿足84%的灌溉用水。不同保證率下最大集雨量及實際蓄存水量詳見表1。因此在壽光市進行雨水收集與回用推廣是可行和必要的。
科學的雨水收集、合理儲存及使用是節能減排的一個有效途徑,是充分發揮雨水利用價值的有效保障。科學、合理、高效地利用雨水資源,不僅可以有效緩解水資源緊缺壓力,改善水資源短缺的狀況,而且可有效減少地下水使用,改善目前地下水超采的狀況,減少洪澇災害,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本項目實施以后,蔬菜大棚外增設集雨系統,使溫室利用雨水灌溉來降低生產成本成為現實,這不僅有效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數,而且節水、省工。本示例區內可實現年節水每畝281.0 m3,最大可減少抽取地下水每畝281 m3。按工程運行年限30 年計算,工程壽命期內可減少使用地下水0.85 萬m3。根據一般大棚銷售情況,較大的大棚每年毛收入30 萬元左右,凈利潤每年6 萬元。

表1 不同保證率下最大可集雨量及實際蓄存水量
本技術充分利用雨水儲水灌溉,既節能環保又減少了地下水的開采,使項目區地下水漏斗區域不再擴大,緩解項目區因地下水位的下降而引起的咸水入侵、地面沉陷等環境災害,同時改善項目區的水生態環境。
項目建成后,保證了農業用水,涵養了水土,美化了環境,使該區域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當地小氣候,因而具有較大的環境效益。
本項目引進棚頂雨水收集技術,不僅可以保證棚內設施的正常運轉,還可以儲存降水,并循環利用,是集低碳、節水、節能、環保于一身的新型綠色高科技農業生態建設項目,這極大地促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發展,也對地區的農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