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波,郭 巖,李玉偉
(1.日照市嵐山區水利局,山東 日照276800;2.濟南市水文局,山東 濟南250013;3.山東龍邦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261061)
日照市嵐山區位于魯東南沿海,是一個新型對外開放港口城市。現轄9 個鄉鎮(街道),總面積759 km2,總人口42.98 萬人。現有中型水庫1 座,小型水庫89 座,塘壩1 146 座,灌排泵站109 處。
自2012 年起,依托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連續7 年投入1.9 億元,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4 萬hm2,為全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全區耕地面積3.2 萬hm2;灌溉面積2.1 萬hm2;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4 萬hm2,其中管溉面積1.16 萬hm2,噴灌面積0.29 萬hm2,微灌面積0.09 萬hm2。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占灌溉面積的72.5%,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671。
立足建設“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堅持高標準科學規劃,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原則,組織精干技術力量深入現場,詳細勘察,廣泛調查研究,多方傾聽群眾意見,讓規劃設計接地氣,確保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具有科學性、實效性、可操作性。目前已完成果樂美果園滴灌、御園春茶園高效節水灌溉、綠王春茶園高效節水灌溉等工程,全區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47.5%,占灌溉面積的72.5%,力爭到2020 年,全區實現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占灌溉面積的75%以上。
一是推行“互聯網+水利”模式,建設“智慧水利”綜合服務平臺。推廣應用互聯網水肥一體化新技術,對水庫、塘壩、泵站、田間出水口等農村水利工程實時監管和動態數據監測傳輸,實現從源頭到地頭的精細化管理,現已實現黃墩、高興、巨峰、中樓四個鄉鎮農田水利設施監管平臺與區級聯網。二是注重運用自動化控制等技術,增強節水灌溉效果。探索實施了在茶園高效節水灌溉中應用手機遠程智能控制灌溉系統,陸續開發建設了土山河、巨峰河、柳古莊河、繡針河、柳黃溝水庫等中小型灌區100 余處,建成灌排泵站109 處。
一是建強工程管護隊伍。支持專業技術過硬、熱心農田灌溉事業的農戶,成立灌溉維修服務專門隊伍,現已組建了5 家農田灌溉專業合作社;在全市率先推行“三員合一”,將原有的503 名水庫安全員、農村水管員、河道管理員合并精簡至106 名,實行末位淘汰制,每年集中培訓2 次,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這一創新做法得到了省水利廳、財政廳、發改委三部門的肯定和推廣。二是加強管護經費保障。采取從水費中提取、區財政補貼、爭取上級財政補助的方式,落實工程管護經費;編制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信息化建設,確保2025 年前完成2.25 萬hm2的改革任務。三是壓實工程管護責任。建立小型水利工程管護責任臺賬,按照工程類型,分類明晰所有權、明確使用權、落實管護權,目前已有2 172 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明確了管護主體,建立了管護責任臺賬,明確了管護責任人的權責和義務,制定了管護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群眾的水安全、水危機意識較薄弱,水利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和節水灌溉的重要性以及在農業生產中所起的作用,沒有完全引起廣大群眾的共識,制約了節水灌溉工作的開展。
雖然嵐山區實施了水管員改革和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明確了管理職責,落實了管護責任,但有利于水利工程管護的長效機制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完善。
加大水利相關廣告的宣傳力度,充分調動廣大群眾,杜絕出現損毀農田水利設施的行為,對破壞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形成良好氛圍。
一方面通過加強對管護人員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引進一些優秀的技術人才,特別是一些高校畢業的人才,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加大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管護力度,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管護的整體水平。
繼續推進水管員“三員合一”,督促各鄉鎮明確管護職責,落實管護責任,發揮好水管員的作用。同時財政部門加大農田水利維修養護投入,確保農田水利工程良性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