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紙媒、廣播電視和網絡媒體之后出現的新媒體正在革新現代新聞傳播的發展,擴大了新聞傳播的范圍和影響力,在跨文化交際和合作日益頻繁的傳播語境中,英漢新聞的翻譯和傳播正在成為新媒體背景下需要深入研究和升級發展的重要部分。劉其中編著的《英漢新聞翻譯》(2009年7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著重論述的是實現英語新聞和漢語新聞之間轉換翻譯的語言基礎教學和實踐訓練模式,編者結合自身豐富的新聞翻譯和英語新聞報道的經驗,將英漢新聞翻譯的基礎性知識和實踐要點系統化地匯集,主要的閱讀對象是英漢新聞翻譯的從業編輯記者和英語專業的教師學生。
一、新媒體背景下漢語新聞英譯的新特點
不同于傳統的信息傳播媒介,新媒體的特點是速度更快,內容更精練有趣,傳者和受眾之間的互動更實時化,因此展現出了顯著的傳播影響力、感染力和爆發力,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新媒體傳播技術和平臺的崛起,傳統的漢語新聞英譯傳播也開始了新媒體的轉型,由此也產生了新的特點。
一方面,漢語新聞英譯在內容上更加精練,漢語新聞的英語翻譯靈活化,有大量縮寫詞匯,也有穿插的其他內容說明。新媒體傳播的內容要求精練有趣,受版面的限制,字數都不會太多,那么在有限的版面內,漢語新聞的英語翻譯又該如何實現語言上的轉換、文化上的轉換以及新聞實時性和趣味性的轉換呢?這個問題是漢語新聞英譯的實踐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它要求漢語新聞英譯在翻譯上采用更加靈活的翻譯方法,在尊重語言基礎和文化背景的基礎上,保留或增加新聞內容的凝練價值和傳播亮點。總的來說,新媒體背景下的漢語新聞翻譯要綜合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語言翻譯的準確性;二是跨文化交際傳播的有效性;三是新聞傳播的價值保留和新媒體傳播特色的靈活處理。只有這樣,漢語新聞英譯才能夠在新媒體的傳播背景和傳播平臺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漢語新聞英譯在網絡文化的英語翻譯上保持英語流行文化的發展,并適當給予說明和闡釋。在新媒體時代,網絡語言在新聞上的體現日漸常見化,這是語言和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產生的現象,在新媒體背景下,我們不必刻意追求新媒體平臺中的新聞語言的過度正規化,而應該積極引入一些流行網絡用語,增加新聞的互動感和親切度,而在英譯的過程中,相對應的網絡語言應該盡量選取一致的翻譯。翻譯者刻意在搜集和整合網絡英漢翻譯案例的基礎上,總結相關流行語的用法和翻譯技巧,從而提高網絡新聞用語翻譯的準確度和傳播度。不僅如此,在新媒體背景下,國內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形成一個整體,也就是說,在網絡流行語上國內外在網絡上早已實現了深度的交流和互動,翻譯者要善于觀察和發現,從網絡習慣用語上提高漢語新聞網絡流行語翻譯的大眾化程度,讓英語文化背景的受眾也能迅速獲取新聞語言的潛在信息。
二、新媒體背景下漢語新聞英譯的策略分析
新媒體傳播的語境和特點與傳統媒體有著較大的區別,因此,漢語新聞的英譯為了能夠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更符合新媒體受眾的信息獲取需要,應當根據新媒體背景的語境變化來優化漢語新聞英譯的策略。
首先,漢語新聞的英譯要有扎實的英漢語言理論知識,對英語和漢語中的詞匯翻譯、長短句翻譯、數字翻譯、特稿翻譯等都能以較高的語言翻譯水平來實現英漢的對譯,保證新聞信息在翻譯過程中能夠保持新聞原貌,不被曲解和破壞。
其次,漢語新聞的英譯要有深厚的英漢文化背景知識,相對于傳統的漢語新聞英譯,新媒體背景下的漢語新聞英譯不僅要對漢語語言文化和英語語言文化有深厚的了解,還應當對新媒體時代網絡文化和新媒體文化有深刻的認識,從而能夠更好地融入文化傳播語境中,達到更好的新聞傳播效果。
再次,漢語新聞的英譯還要堅守新聞翻譯的真實性原則,兼顧新聞的社會意義、文化意義和經濟效益。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的真實性仍是新聞傳播中最核心的要點,對漢語新聞的英譯來說,它不僅要在翻譯上尊重原文本的真實,還要尊重新聞事實的準確表達,避免給受眾帶來真假不明的感覺。在充滿了虛擬和來源不明信息的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漢語新聞英譯的真實性翻譯將進一步樹立良好的新聞口碑,從而提高漢語新聞英譯在新聞傳播中的傳播度和影響力。
(左麗芬/碩士,綿陽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