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忠
摘要? ? 以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為例,闡述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制約因素,并提出了對策,以期為持續做好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 ?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制約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 ? F32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3-0271-02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的最終目的,是科技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1]。科技成果只有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才能更好地實現科技成果的使用價值,發揮出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與引領作用。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實踐表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受到農民自身素質以及農業科技成果實用性、科學性等方面的影響。
隨著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逐步實施,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工作倍受關注,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事關“三農”發展,因而尤其重要。農業高職院作為一個創新主體,應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在服務“三農”中更好地發揮作用。本文以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實踐為例,分析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制約因素,并提出了對策,以期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供參考。
1? ? 制約因素
1.1? ? 農村從業人員的科技文化素質偏低
農業科技成果本身具有潛在的生產力,只有通過農業科技成果使用者的應用,才能轉化為生產力。因此,農民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農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質高低和采用科學技術意識的強弱程度,是影響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直接因素。從總體來看,目前,我國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比較低,采用科學技術的積極性不高,制約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隨著國家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大多數年輕農民紛紛到城市創業。農村青年勞動力資源相對缺乏,多數從業人員思想觀念陳舊,缺乏科技意識,缺乏接納、消化、吸收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2]。
1.2? ? 科技成果實用性不強
傳統的農業科研管理體制限制了農業科研人員的選題立項,科研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調研不夠,在確定研究方向之前缺少必要的準備工作,難以確定有研究價值的研究項目,導致科研項目選擇不適應生產需要,不能保證科技成果的實用性。再加上農業科研的研究與成果轉化管理未形成完善體制,沒有完整的系統性路徑,導致農業科研難以產出高品質的科研成果,轉化率也不高。
1.3? ? 科技成果研發滯后
農業生產周期長,科研成果研發過程易受多因素影響,造成科研成果研發周期過長。成果的推出往往需要較長的研究周期,成果轉化推廣又是一個由點到面的持續過程,從而導致科研滯后于生產,與生產結合不緊密,研究成果很難適應生產需要。
1.4? ? 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夠
農業科研成果在推出前雖也經過幾年的研發周期,但要應用于生產特別是大規模的生產仍需要一個成熟的過程。現實情況是有的科研成果還只是停留在實驗室小規模研究階段,有的研究成果不適于大規模生產模式,研發者為了完成即定的目標過早地進入結題程序,研究成果不夠成熟,導致研發成果在生產中不被看好,最終退出市場。
1.5? ? 農村農業專業組織不足
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成果持有人一定要與某個專業組織來對接,而不適宜和生產者個人對接,因而建立起形式多樣、專業齊全的農業專業組織很有必要。目前,農村現有多數專業組織形式單一,管理不善,體制機制不健全,從業人員參差不齊,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很難承載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任務[3]。
2? ? 對策
2.1? ? 政府加大科技投入
由于農業受自然影響大,投資有風險,往往高投入、低產出,故政府要增加科技投入,建立風險基金,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降低試驗風險,是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措施。政府應是科技投入的主體,要擔負起農業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的責任,應逐年增加科技投入,降低農民及農業組織的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風險;應制定政策,鼓勵社會組建各類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優化成果轉化軟環境,拓寬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渠道。金融部門應制定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及農業組織使用農業科技開發貸款,為早日實現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目標出力。通過政府牽頭,研發主體緊密配合,農民積極響應,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格局,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目標的實現。
2.2? ? 搞好應用研究
面向生產實際需要,發揮自身優勢,加大應用研究力度,推出生產上需要的農業科研成果,實現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在白葡萄品種選育與推廣項目上驗證了這一做法。面對國內白葡萄酒生產缺少優質原料的現狀,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在省、市立項,開展白葡萄品種育種工作,經過逾20年的試驗工作,成功選育出抗寒性極強的熊岳白葡萄新品種。學院與河北省秦皇島市科委就聯合開發熊岳白葡萄達成協議,在秦皇島市建設熊岳白葡萄推廣基地,學院為秦皇島基地提供白葡萄原種苗,按農時季節派人進行技術指導,培養技術骨干。秦皇島市盧龍縣林業局酒廠利用熊岳白葡萄生產出熊岳白葡萄半干白葡萄酒大香賓,經鑒定認為,熊岳白葡萄是國內新育成的釀造高檔白葡萄酒的優良品種。該品種釀制的“半干白”符合國家輕工部標準,1987年10月在哈爾濱國際實用技術展覽中獲得優秀新產品獎,同年產品正式銷往日本。
2.3? ? 做好農民培訓
十九大提出面向“三農”需要培養新型農民,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培訓工作,培養村級產業帶頭人。通過培訓提高了農業從業人員的科技文化素質,為農民創新創業提供了人才保證。學院注重培訓工作,每年為社會培訓各類人員近萬人,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丹東市振安區九連城鎮馬市村六組人胡秉龍參加了2015年第16期農民技術員培訓班果樹專業的學習,他充分利用所學的知識系統地管理軟棗產業,合作經營團隊現有50多人,母園和育苗基地由原來的2.0 hm2拓展到如今的13.3 hm2,成立了寬甸軟棗發展有限公司,育苗能力由原來的每年1 000株左右到現在的每年逾 50萬株,相對緩解了市場極度缺苗的狀況,并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的獎勵和表彰。
2.4? ? 注重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
農業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是提高農業生產中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徑,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使農民從中得到了實惠,為農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只有把農民增收作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才會有生命力。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內保溫組裝式日光溫室推廣項目在成果轉化中為了降低用戶的建造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項目組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將溫室骨架列入遼寧省農機補貼目,使用戶獲得了建造補貼。
2.5? ? 積極搭建成果轉化平臺
科技人員到農村一線從事社會服務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員在學院與當地政府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為學院科技成果轉化創造條件,實現成果轉化和農民增產增收的雙贏效果。學院利用對口扶貧蓋州市萬福鎮葦塘村的有利時機,為該村引入園藝作物新品種,并在當地大力推廣,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生產效益[4]。
2.6? ? 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建設
科技成果從研究到轉化再到大規模推廣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因此,培養大量農業科技推廣型人才,加強科技成果推廣人才隊伍建設很有必要。遼寧省提出“技術轉移轉化三年行動計劃”,對技術轉移轉化人才素質提出了明確要求。提出要完善多層次技術轉移人才發展機制,建設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培養各類專兼職技術轉移人員10 000名以上;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職稱評定,為科技成果轉化成績優異人員開辟職稱晉升綠色通道等,充分彰顯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3? ? 結語
當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迎來了新機遇,農業科技工作者史命光榮,責任重大。為了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應把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農業企業結合起來,建立起以企業為中心的研發中心、科技創新聯盟、農業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等,共同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落到實處。同時,關注農業科技成果的實用性及農民的認可度,注重轉化項目的資金投入、成果接受者的人才培養問題,讓農業科技成果盡快應用于生產,轉化為生產力,惠及廣大農民。
4? ? 參考文獻
[1] 張淑輝,郝玉賓.農業科技成果低轉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討[J].理論探索,2014(1):98-101.
[2] 劉興斌,盛鋒,李鵬.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主體動態博弈及協調機制構建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31(9):24-27.
[3] 李建華.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和建議[J].天津農業科學,2012,18(3):83-86.
[4] 代永剛,安明哲,欒天浩,等.關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15,34(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