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靈紅
【摘 要】腦卒中危害人體健康,該疾病多發于老年人。為了促使其康復,對患者進行多次的練習和協調,能保證其能量的提升。早期康復干預措施對腦卒中患者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下文做出腦卒中康復期社區護理干預進展研究,保證為社區護理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腦卒中;康復期;社區護理;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57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心腦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體健康的重要部分,尤其是腦卒中,在全球內的死亡率占有很大比重。基于流行病學的調查分析,在2017年,因為腦卒中死亡的患者達到600萬以上,到2030年,預計將達到800萬以上。我國的腦卒中患病率也在不斷提升,危害人體的身體健康。所以,在腦卒中患病康復期,給予有效干預,能確保患者的恢復。
一、腦卒中患者康復期社區護理干預現狀
對于腦卒中康復期的康復要求,是隨著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疾病也產生很大轉變,盡管在整體上腦卒中的死亡率得到降低,但是,腦卒中的致殘率也比較高,發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致殘現象、肢體障礙、吞咽困難等情況。疾病的復發將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帶來的損失巨大。當前,在預防腦卒中,社區干預為其中的主要內容,承擔較大的治療任務[1]。我國在相關疾病防控中明確指出,社區護理干預在腦卒中疾病預防中的作用顯著,對防治的職責也做出規定。基于相關的理論作為引導,為腦卒中提供社區康復護理,在患者出院后,對患者進行定期的隨訪工作,通過電話的方式,給予有效的延續性健康教育,以社區為條件構建完善的護理干預措施,保證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的提升。基于電話隨訪的方式,腦卒中患者的遵醫行為和治療依從性也在不斷提升,增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也會降低患者的疾病復發率。對于患者家屬,在家庭護理工作中掌握的知識比較少,使用的家庭護理方式和康復行為錯誤,因為在社區康復訓練中,其目的是讓患者得到更多的功能訓練,所以,家屬加強對醫學方面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能為患者營造健康的生存環境,也會促使病情的有效恢復。在一些研究表明,發現腦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也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實際上,對出院后的腦卒中患者實施季度一次回訪,發現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其結果說明,使用引導式教育,能確保腦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提升,也能盡快恢復他們的運動功能。從機制方面進行分析,給予患者早期的感覺和刺激,能對患者的主動肌群、拮抗肌群有效協調,挖掘神經系統,保證患者肢體能力得到盡快恢復[2]。
二、腦卒中康復期社區護理干預作用
大多數的腦卒中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問題,威脅自身的生存質量。腦卒中患者康復過程較長,加強相關的康復訓練和治療,能積極改變患者的大腦內適應性和自身的敏感恢復程度,也能保證大腦皮層環路的形成,保證病灶周邊組織得到重組。給予社區護理措施,需要相關的衛生部門加強對腦卒中預防工作的認識,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法律,將確保腦卒中防治體系的完善化。還需要為社區提供較大資金,資金方面不僅為國家撥款,還存在社會力量的集資。如果患者的家庭經濟較為困難,可以提供較大的資金支持。比如:加強基本醫保的設立,將其他的保險作為輔助,并在社區內對腦卒中患者實施管理,促使數據庫系統的完成和構建。在該系統是將患者信息納入其中,能避免資源的浪費。還需要給予正確的管理,加強對特殊人群的關注,基于隨訪的方式給予多樣化的內容研究。也要加強對內容的評價,加強患者信息的采集,尤其是全科醫生,需要為其提供更多關注,加強各個人員之間的合作,還有臨床醫生、護士等,在相互溝通中都發揮重要作用[3]。
三、腦卒中康復期社區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
(一)藥物治療進展.藥物治療能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為其中的主要預防措施。在我國藥物技術不斷發展下,加強對腦血管疾病的重視,盡管腦卒中的藥物治療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是,用藥后患者的癥狀也得到改善。健康教育工作能發揮良好的應用作用,在積極預防的同時,能對患者的行為和態度積極改變,在對患者實施干預的前提下,也會使患者自信心得到增強,確保為照顧者提供更多支持,以保證具體目標的形成和發揮[4]。所以,加強藥物治療進展的分析,并在社區護理工作中加強藥物指導,能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預措施,促使腦卒中患者的盡快康復,也適合當前的進一步研究。
(二)社區和家庭干預進展.當前,腦卒中社區康復是基于中心護理理念來形成,并將其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患者和家屬對護理服務工作也提出較高要求,但家屬在體力、心理上面對的壓力也十分顯著,無法保證自身的健康。同時,很多患者家屬受到的教育少,自身的文化程度低,很多患者家屬和以往情況相比,其行為都得到改變。一些家屬還存在明顯的錯誤認知,在護理患者中失去信心,對腦卒中疾病的有關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夠,不利于康復目標的實現。在傳統的醫學模式下,患者家屬對自身身體狀況不夠關注,身心狀態無法適應。在實際護理期間,為了保證家屬的自身應變能力的提升,消除其不利因素,可以積極改變家屬的心理狀態,為家屬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確保家屬身體健康的有效維持[5]。
四、結論
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隨著醫學技術水平的提升,腦卒中患者病死率也在降低。但是,存活的患者多存在明顯的吞咽困難現象,危害患者以及家屬的生活質量,不利于整體康復,所以,給予腦卒中患者康復期有效的社區護理干預,將促使其應用價值的提升。
參考文獻
章曉春,李淑華,錢月芳等.社區腦卒中康復期老人居家護理知識培訓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0,17(11):65-67.
孟凡嫣,王艷.延續護理對社區腦卒中康復病人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18):2215-2218.
林何梅,莫海花,周享玲等.對社區腦卒中人群實施雙軌道互動干預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3):2121-2123.
高白潔,崔施,張雪萍等.社區養老機構腦卒中患者康復期護理現狀[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0):69-71.
廖汝運.康復期腦血栓患者社區護理的研究現狀[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7):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