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軍
【摘 要】目的:分析北票市2013-2015年流感樣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征,為預防控制流感疫情發生提供科學依據。方法:收集北票市綜合醫院呼吸內科、兒科流感樣病例,采集咽試子,流感病原學檢測。結果:北票市2013-2015年收集流感樣病例2011例,流感高峰集中在11月至次年的2月份,年齡分布集中在0-5歲兒童。采集咽試子822份,陽性102份,陽性率12.4%。人群普遍易感,男女無明顯差異。結論:北票市流感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病例集中在冬春季,流感病毒以甲型為主。防治措施以加強流感監測、及時發現疫情、切斷傳播途徑、對高危人群進行疫苗注射、流感病例進行臨床對癥治療等措施。
【關鍵詞】流行性感冒;監測;分析
【中圖分類號】R37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2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突然發生、迅速傳播、傳染性強,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為主,臨床表現為高熱、乏力、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癥狀。病毒分型:甲(A)、乙(B)、丙(C)三個亞型,三型無交叉免疫,人群普遍易感,易引起暴發流行。近年來又發生了新型H5N1、 H7N9等禽流感,流感防治為當務之急。對北票市2013-2015年流感疫情監測結果分析,及時掌握流感流行趨勢,發病情況,分析流感的人群分布、地區分布、時間分布及病原學檢測,為制定流感防控提措施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流感樣病例來源于北票市流感監測哨點綜合醫院的呼吸內科、兒科的監測數據,流感病毒檢測結果來源于中國流感監測信息系統數據庫。
1.2 病例定義流感樣病例發熱、體溫≥38℃,咳嗽、咽痛者之一,發病近三天未用抗病毒藥物的患者為流感監測對象。
1.3 流感病毒檢測方法 依照《全國流感監測方案(2013版)》的要求,綜合醫院檢驗科醫生采集咽試子標本,標本采集后放入含3-4ml的采樣液采樣管中,2-8℃保存,及時送流感實驗室檢測,填寫標本采集登記表,結果錄入中國流感監測信息系統。
1.4 統計分析檢測結果采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對資料進行分析,描述疾病的三間分布及流行因素,數據庫運用Exce2013統計數據,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流感疫情分布北票市2013-2015年,綜合醫院內科、兒科流感樣病例2011人,病例就診集中在11月至次年的2月份;年齡分布集中在0-5歲兒童,占病例總數的52.5%,60歲以上流感病例最低,占病例總數的4.6%,最小的發病出生三個月,最大的72歲,男女發病人數比為0.98:1,無明顯性別差異(見表流感樣病例年齡構成圖);病例散在分布市內和各鄉鎮,無明顯地區聚集現象。
2.2 流感病毒檢測2013-2015年北票市流感樣病例共采集咽試子822份,陽性102份,陽性率12.4%。其中2013年采集262份,陽性28份;2014年采集285份,陽性39份;2015年采集275份,陽性35份。病毒分型:甲型病毒75株,占73.5%;乙型病毒27株,占26.5%,病毒分型以甲型流感病毒為主。
3 討論
流感是一種常見多發性呼吸道傳染病,經三年監測結果顯示,北票市流感發病具有一定的季節性,病例集中在每年的冬春季節,即發病在十一月份至次年的二月份為高峰期,符合我國東北地區的流感發病流行特征[1]。流感對人群普遍易感,無明顯的性別差異,病例以嬰幼兒較集中發病,與人群的密集程度和機體的免疫力有關。病原學檢測結果顯示,流感病毒以甲型流感病毒為主,乙型次之,其他型別未檢出。
流感病例的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發病三天內傳染性最強,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通過接觸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間接傳播。流感病毒有兩種重要糖蛋白,即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甲型流感病毒易發生抗原性轉變,產生新的亞型,人體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流行。甲乙型流感病毒通過血凝素結合呼吸道上皮細胞含有唾液酸受體的細胞表面啟動感染,流感病毒通過細胞內吞噬作用進入細胞,病毒基因組在細胞內復制,復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顆粒,通過呼吸道粘膜擴散感染其他細胞,感染人體后可誘發細胞因子,導致全身炎癥反應,出現ARDS、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2]。
通過數據分析,北票市流感的發病高峰在冬春季節,四季都有發病現象,因此,做好流感的防治是預防流感發生的關鍵措施。做好流感流行趨勢、流感病毒優勢毒株的預測為研制流感疫苗的組份有重要意義。流感的預防以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為主,早期發現疫情,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及早對流感患者進行呼吸道隔離和治療。流感流行期間,盡量減少公共場所的集聚,室內注意通風,必要時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毒。流感疫苗接種是預防流感的基本措施,及時對流感高危人群接種疫苗[3]。流感患者要及時就醫,對癥治療,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可用于甲、乙型流感,計量75毫克,每天一次,連用7天。加強健康教育工作,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主要媒體和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方式,廣泛宣傳針對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的流感防治知識,宣傳公眾自我防護措施。流感防治任重道遠,今后要加大流感病例監測、病原學檢測、病例救治、加強健康教育等工作,才能有效防治流感的發生。
參考文獻
盧達,郭曉軒,廖明.2010-2015年天津市河東區流行性感冒監測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2018.29(10):783-785.
李蘭娟.傳染病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55-58.
劉學玲.2013-2014年度天津市寶坻區流感監測疫情分析[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5.6.(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