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明 譚佳麗
【摘 要】目的:探討保留括約肌掛線法治療復雜性肛瘺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90例復雜性肛瘺患者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瘺管切除術治療。研究組采用保留括約肌掛線法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住院時間、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治療后,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明顯更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復雜性肛瘺患者采用保留括約肌掛線法治療,療效更明顯,不僅可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還可降低術后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保留括約肌掛線法;復雜性肛瘺;應用
【中圖分類號】R65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1
肛瘺是肛管直腸與肛門周圍皮膚之間的慢性感染通道,在肛腸外科中較常見,其發病率僅次于痔瘡。如不及時給予治療,會直接導致病變復雜,形成復雜性肛瘺。復雜性肛瘺主要臨床表現為肛周疼痛、膿腫、瘙癢等,在治療上相對棘手,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1]。臨床上治療復雜性肛瘺的常用方法是瘺管切除術,雖有一定療效,但術后愈合時間較長,且易復發。本研究中,我院采用保留括約肌掛線法治療復雜性肛瘺,臨床效果顯著。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復雜性肛瘺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經檢查均符合復雜性肛瘺的臨床診斷標準,患者及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合并有其他系統嚴重疾病者;患有精神障礙性疾病者;孕婦或哺乳期婦女等。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將90例患者分為兩組。分別是采用常規瘺管切除術治療的對照組45例,采用保留括約肌掛線法治療的研究組45例。其中,研究組中,男30例,女15例;年齡32~58歲,平均年齡(40.5±3.6)歲;平均病程(20.2±8.9)個月;肛瘺類型:低位肛瘺19例,高位肛瘺26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16例;年齡31~59歲,平均年齡(41.2±3.5)歲;平均病程(21.1±8.5)個月;肛瘺類型:低位肛瘺20例,高位肛瘺25例。兩組的基本資料相比,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瘺管切除術進行治療,具體方法:患者取側臥位,手術區域進行常規消毒,給予連續硬膜外腔阻滯麻醉。麻醉成功后,采用探針指引以確定瘺管和內口的具體位置。通過人造外口向內探查,直接做一切口切開肛門內括約肌。當括約肌深段受累嚴重時,可采用探針將橡皮筋掛到合適的位置,然后常規結扎。術后采用甲硝唑對消毒管道和創口進行沖洗,7天后緊線,14天后掛線脫落,進行換藥直到愈合。
研究組采用保留括約肌掛線法進行治療,具體方法:患者取側臥位,常規消毒,實施連續硬膜外腔阻滯麻醉。麻醉見效后,使用肛門鏡進行檢查,確定內口位置,對瘺管與括約肌的解剖關系進行評估。然后在肛緣外側進內口處做一與瘺管走行一致的人造外口;在外口部位放置探針探查到內口,再做一放射狀切口,將內口完全切除,將感染灶刮除。手術過程中將壞死組織清除,保留括約肌。手術切口處用橡皮筋掛線,充分引流,然后采用甲硝唑常規沖洗創口,常規進行換藥直到愈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住院時間、術后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療效判定標準:患者的創面愈合,流膿、腫脹等癥狀完全消失為痊愈。患者的創面愈合,流膿、腫脹等癥狀明顯改善,有輕微瘙癢為顯效。患者的創面部分愈合,流膿、腫脹等癥狀有所緩解,有輕微瘙癢為有效。患者無任何變化,甚至有所加重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隨訪6個月,觀察患者有無肛瘺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用SPSS20.0統計學方法處理。計數資料表示為百分數(%),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示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中,痊愈19例,顯效15例,有效9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5.6%;對照組中,痊愈17例,顯效13例,有效7例,無效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2.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2.5±1.8)天,對照組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8.7±1.9)天。研究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2.3 兩組患者術后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術后隨訪6個月結果顯示,研究組中復發1例,復發率為2.2%;對照組中復發7例,復發率為15.6%。研究組中發生并發癥2例,并發癥發生率4.4%;對照組中發生并發癥8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7.8%。研究組患者的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復雜性肛瘺屬于臨床上難治的一種肛瘺,由于瘺管的走行復雜,因此治療的關鍵是要確定好內口的所在位置,以此清除瘺道和壞死組織。保留括約肌掛線法是一種專門針對復雜性肛瘺設計的手術方法,該方法有掛線但不勒斷括約肌,可以保留括約肌的基本結構,因此對于肌張力的影響很小。另外,該方法還可徹底清除病灶感染源,對于降低炎癥的發作、減低內口壓力、促進瘺管閉合有重要作用[2]。本研究中,我院針對復雜性肛瘺患者采用保留括約肌掛線法進行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術后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保留括約肌掛線法治療復雜性肛瘺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還可降低術后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徐濤.復雜性肛瘺治療中保留括約肌掛線法的療效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8,27(6):171-172.
侯來成,羅瑩,王小芳,霍振楠.保留括約肌掛線法治療復雜性肛瘺的臨床療效[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8,38(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