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全省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全面提升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能力,按照嚴控增量、優化存量的原則,實施最嚴格的安全生產標準,推動化工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一是提升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工藝技術安全標準。對涉及工藝技術屬于國內首次使用的,必須進行安全可靠性論證;涉及精細化工的,必須開展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涉及“兩重點一重大”和首次工業化設計的,必須在基礎設計階段開展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結果應用于設計過程。
二是提升化工企業在役生產裝置設備技術標準。對企業生產現場與安全設施設計竣工圖的符合性,由專業單位進行設計復核診斷,按設計規范實施整改;對涉及重點監管危險工藝的,實施原料處理、反應工序、精餾精制、成品儲存全流程自動化改造。
三是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標準。變形式審查為現場審查,變重點抽查為全覆蓋現場核查,變行政人員審查為專家核查,采取省市分級分類核查的方式,強化安全生產源頭風險管控。
四是提升企業智能化建設標準。提高“智能化二道門”建設標準,精確顯示生產區域內從業人員的動態信息、活動軌跡,實現進出企業生產區域各類人員身份唯一性識別,實現區域作業人員定位、跟蹤分析、超員、缺員智能預警、邊界圍欄智能預警、一鍵緊急求助等功能。
五是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在國家現有危險化學品企業二級標準化考評標準的基礎上,增設了16個“一票否決”項;全面開展化工企業主要負責人培訓,強化其法律意識、安全意識和管理能力;推動化工企業分類分級、差異化、實用性的全員崗位培訓,提高職工崗位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素質;對作業現場操作人數進行限人管理。
六是提升化工企業應急管理標準。修訂國家級和省級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建設規范,科學規劃消防站選址布局和功能覆蓋,建立化工園區、消防站、企業三級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升級企業和園區信息系統,建成聯動平臺,整合優勢力量和特種裝備,提高化工生產安全事故救援水平。
省安委辦近日下發關于深化推進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工作和關于加快推進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摸排工作兩個通知,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確保全省危險化學品3年安全綜合治理時序進度。
自2017年1月啟動實施危化品安全綜合治理以來,全省初步建立了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檔案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檔案,基本形成了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明細表和安全風險電子地圖(即“一張圖一張表”)。但一些行業、領域、部門、企業(單位)把危化品安全綜合治理等同于一般性安全檢查,未按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工作任務,危化品安全風險辨識未做到行業領域全覆蓋,風險管控不到位,危化品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今年四季度國務院將組織督查組對危險化學品綜合治理工作進行專項督查。省安委辦兩個通知就深入推進綜合治理,明確了提高治理質量、危化品企業安全程度、危化品生產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綜合管理能力等四個方面要求,進一步強調了時間節點和工作重點。指出在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全部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分布檔案,9月底前全面完成安全風險評估等級和基礎數據錄入,形成完善的全省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分布“一張圖一張表”;年底前對列入清單的203家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制訂詳細方案,逐企改造、遷建;全面建立危化品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和廢棄處置企業大數據庫,實行危化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安全監管。
省安委辦要求,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危化品事前執法力度,對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事故隱患的單位,堅決落實關閉取締、上限處罰、停產整頓、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等“四個一律”措施;對重大安全風險和隱患、關鍵部位環節、事故多發地區和單位開展聯合執法、集中執法;對因重大隱患整改不到位或整改工作不力導致事故的,一律停產停業整頓,一律約談企業、部門、地方政府負責人,一律提級調查,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以嚴格的監管執法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推動全省化工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2018年8月28日凌晨1時59分許,位于無錫江陰市周莊鎮稷山村的江陰易澤鋁業有限公司發生一起高溫鋁液遇水爆炸事故,并引起廠房倒塌,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1人受傷。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發生,省安監局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迅速部署開展冶金、有色、機械等行業企業中涉及高溫熔融金屬生產的冶煉、鑄造環節安全生產專項檢查,督促企業認真排查治理事故隱患。
進一步摸清類似企業的底數。各地要在前期金屬冶煉行業企業普查的基礎上,開展轄區內涉及高溫熔融金屬作業企業的大排查,特別是與這起事故企業采用深井式鑄棒相同和類似工藝的,要進行全面摸排登記,進一步健全完善金屬冶煉企業臺賬,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督促企業加強涉及冶煉鑄造環節的風險辨識管控。各地要督促相關企業迅速開展各生產環節的危險因素辨識和安全風險評估,特別是對涉及高溫熔融金屬的重點場所、關鍵設備設施和作業環節,要嚴格對照《工貿行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指導手冊》等標準規范要求,全面辨識生產過程存在的危險因素,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相應的防控措施;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告知崗位安全風險,開展安全操作和應急處理知識的專題培訓,切實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督促企業加強重點設備設施的隱患排查。各地要督促企業加強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從設備設施、管理制度、監測檢測、現場安全管理等方面逐項開展排查,特別是涉及高溫、高壓、承壓的設備和牽引鋼絲繩等,要嚴格對照安全標準、規范開展檢查檢測,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堅決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裝備;加強生產過程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勞動紀律檢查,杜絕“三違”現象。
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生產行為。各地要對類似企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發現企業存在自查自糾未開展、風險辨識不到位、隱患整改不徹底的,要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對存在重大隱患、不能保證安全生產的,要堅決實施停產整頓;對企業管理混亂,違法情節嚴重,拒不整改的企業,要提請政府依法予以取締關閉。省安監局將對部分重點區域和重點企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