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橋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供需關系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轉變,單純的購買者和供應者之間的對抗關系已經不復存在,慢慢向合作關系相靠攏,成為了戰略合作伙伴。兩方之間相互信任對方,相互尊重對方,并且信息相互共享,形成了一種緊密的關系。在這其中,供應商的重要性也逐漸地凸顯出來。企業只有優化供應鏈的管理,提高供應商的素質和管理供應商的能力,才能減少自身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供應商管理;供需關系
一、供應商管理的必要性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大環境中,企業只有降低自身的成本,增加收益才能創造更高的價值,那么如何降低成本,又如何增加收益就成為企業的一個難題。企業的發展除了依賴自身的條件外還需需要尋求外部的資源,由此可以看出,優化供應商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供應鏈的管理能力。
那么從供應鏈的角度出發,只有發揮企業的核心優勢,結合各方資源,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業績水平。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是單一的你強我弱的關系,這種關系不利于企業的共同發展,現在新的供應鏈管理強調買方和供方之間的相互合作關系,兩個企業之間相互的配合,信息共享,同時達到雙方都能夠盈利,形成一種共贏的局面。
二、供應商管理的現狀
供應商管理的內容。對供應商進行前期的開發,審核,績效的評估,選擇評定,信息的收集等內容都包含在供應商管理當中。其中對供應商的開發,審核,選擇和績效的評估是重點,因為這些內容都是直接影響到成本的,也是企業選擇供應商的核心所在,同時對供應商來說,這也是其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供應商的開發和選擇。供應商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供應商選擇,這個可以影響到企業的成本,后期的利益以及競爭力的提高。如何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是采購工作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工作,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供應商的交貨數量必須跟合同相符合,因為這個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數量;(2)供應商交貨的質量,如果供應商交的貨質量不高,那么就是直接影響到企業是否是因為原料的呆滯而造成停工;(3)供應商交貨的及時率,如果供應商交貨不及時,那么就不能確保企業的準時生產和交貨;(4)供應商的誠信程度,如果供應商不按照合同履行承諾,做出一些違背誠信的事,那么就是使得企業遭受到損失,信譽度下降;(5)與供應商之間的協作關系,為了使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交期能夠按時,就必須保障各項工作的相互協作和配合。
供應商的績效指標。供應商管理的績效指標主要有技術水平、服務能力、成本降低、交期準確、質量水平等。從細化的角度來看,交期的指標、成本的指標、質量方面的指標,都是考查供應商的重要指標,可以從這些方面對供應商進行考核;同時還有一些軟性指標,比如技術指標對交期的績效、成本,以及質量都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這些方面都是沒有辦法量化的,在此基礎上,供應商競爭力的提高主要使通過服務來實現的,服務的好壞也能給供應商帶來一定的效益。
三、供應商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1.單一的供應源
在采購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保證供應的安全性和順產性,何為單一供應源,就是單一的從供應商處采購物件和某種原材料,這種方式容易產生的問題就是一旦供應鏈中斷或者客戶端發生退貨的時候,就沒有其他的供應商可以選擇,這樣就會造成供應鏈的安全遭受影響。所以在開發供應商的時候要將供應鏈安全這一要素考慮進去,從而保證關鍵物資的正常供應。單一供應源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那么要避免供應鏈中斷的問題,就要選擇合適的方式去減少這一風險對生產的影響。在開發和選擇供應商的時候,單一供應源的供應商應該選擇至少兩家;企業在內部需要建立一定的安全庫存,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與供應商之間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在技術層面上,開發可以替代的產品;將供應源進行收購或者自行生產,從而確保供應的順利進行。
2.不同供應商的關系管理
供應商之間關系的不同是由于他們供應物資的等級不同而產生的。一般物資具有價值低和風險低的特點。這些產品往往會被大量的采購,價值比較低廉,風險程度也比較低,只是用來滿足日常生產需要的,但是占的采購比例也是相對比較大的,然而物資價值卻占總的采購總額的比例很少,對于這類供應商的管理方法是簡化采購過程,降低采購成本。杠桿物資的特點是高價值和低風險,供應商管理的特點是供應商的短期承諾和利潤最大化。瓶頸物資能夠確保供應的安全,但是其又是低價值和高風險的。成本和利潤雖不明顯,但是一旦發生了損失,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跟供應商的關系是需要保證供應的安全和生產的連續性,是單一供應源和較緊密的戰術關系。關鍵物資,顧名思義,對采購的雙方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價值高和風險也比較高。這些物資對于提高利潤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其采購成本也很高,因此需要和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從而使得雙方的利益都得到最大化。
3.價格、質量、交期、地理位置等因素
(1)存在的問題
①價格和質量的因素。采購的成本是由供應商的產品和服務決定的,而這些又影響著企業的利潤。只有控制好采購產品的質量,才能更好地發揮出產品的使用價值。以下是制約供應商質量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供應商整改的有效性,供應商要怎樣才能夠使得訂單能夠在約定時間內完成,另一方面是由于供應商質量問題而導致企業正常生產和交貨遭受影響。②交貨時間和地理因素。企業的交貨和生產都會受到供應商交貨是否準時的影響,因此在采購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供應商的地理位置,管理成本、運輸成本以及庫存成本。
(2)策略
①價格和質量的策略。這方面需要品質的介入,對供應商的來料進行檢驗,定期對供應商進行審核,對供應商進行評分,對于分數比較低的供應商考慮淘汰,與分數比較高的供應商發展長期合作的關系。在價格上,同種產品可以在三家或者三家以上的供應商中進行報價,結合對供應商供貨業績的考慮,選擇綜合各方面都比較好的供應商。②交期和地理位置的策略。為了更好地確保交貨的準時性,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也需要將地理位置和運輸成本考慮進去,在各方面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離企業比較近的供應商,一方面減少了運輸成本,另外一方面即使發生了運輸問題,也有機會可以補救。
4.績效考核
考核時沒有綜合利益相關者,對供應商的考核不應該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要綜合各方面進行考慮,涵蓋了產品的質量,供應商的服務,供應商交貨的準時性,準確性等各個方面,但是現實中可能存在著沒有對供應商的各方面進行考核的現象。對于優秀的供應商要給予一定的褒獎制度,從而更好地激勵供應商,不要由于自己是客戶的身份就覺得供應商對自己的服務是應該的。
對于供應商的考核要客觀公正,可以讓供應商一起參與評估,這樣就能讓供應商自身認識到不足,在認知上達成一致,這樣才有利于供應商的改善。在考核指標方面,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和分析,優化現有的指標,從而保證指標能夠從各個方面出發,更加全面的評估供應商。
5.供應商的溝通以及信息之間的共享
在整個采購環節中,采購需要擔當的責任比較重,首先要與內部溝通好采購的需求,產品的特殊特性以及交期等,其次要與供應商溝通好產品的質量、交期、合同以及價格等,因此就需要采購人員由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往往有些采購團隊不具備該能力,就會發生內外部溝通不暢。采購的信息不及時反饋給供應商也會導致一系列問題。
對于采購團隊要進行一定的培訓,優化采購組織結構,加強各個部門的溝通能力,有效合理的利用內部資源,輔助采購工作的進行;一旦發生變動及時 的通知供應商并召開供應商大會,必要時將供應商請到企業進行共同討論和商量,最終將產品的質量,交期和價格等確定好,便于后期工作的順利展開;信息查詢系統的開放,將所需信息放置在共享的平臺上,方便公司內部查詢和翻閱。
四、結語
隨著供應鏈管理的日漸突出,越來越多的企業從外部尋求資源。只有更好地實施供應商管理,才能使得企業成本的降低,采購風險的減小,同時跟供應商關系的融洽才能發展更長久的合作關系,也能促進雙方的互利互惠。
參考文獻:
[1]滕青.供應商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電子與封裝,2010-5-20.
[2]何海軍,陳壁輝.談供應鏈中的供應商管理[J].經濟與管理,2003-9-30.
[3]王仲平.加強供應鏈中的供應商管理[J].中國外資,2011-9-5.
[4]李江龍,劉淼群.供應鏈中供應商管理系統設計與優化[J].現代營銷,2011-11-25.
[5]童曉翡.加強供應鏈中的供應商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