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飛
摘 要:服務業目前已經成為一個科技含量較高、附加值較高的有機產業,發展現代服務行業是提升一個國家和地區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服務貿易出口對于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經濟轉型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對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服務業的措施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服務貿易出口;產業結構;影響;調整措施
引言:上世紀中期以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生產力不斷提升,全球產業結構也不斷調整,服務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實施,我國的服務行業發展十分迅速,服務貿易和傳統的貨物貿易相比而言,已經成為全球貿易的主流,而且很多國家都很重視服務業的發展。我國服務行業也從新中國成立之后開始有所發展,而且達到了一定規模。服務貿易出口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一個必然趨勢,對于我國的出口貿易額的增長有一定作用。在服務貿易出口的影響下,我國的產業結構也悄然發生變化,服務行業在產業體系中所占的比重有所提升,大力發展服務業,也是未來我國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研究我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可以提高服務貿易出口水平,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客觀需求,也可以提高我國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地位,更好地應對國際經濟形勢。
一、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的服務業迅速發展,以每年10%的增速增長,隨著1990年國家確定發展第三產業之后,服務業的市場又進一步擴大。2010年時我國的服務行業外貿總值第一次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成為世界第七大服務貿易大國,而且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的服務貿易出口也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我國的服務業的開放程度逐漸提高,在消費和人員流動上,也出現了相應改變。從國際服務行業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經濟發展、產業升級,都會促進服務業的發展,會促進商業價值創造從制造環節轉向服務環節。目前我國正處于商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改革開放以來宏觀經濟形勢良好,服務貿易穩步發展,貿易規模也不斷擴大,而且服務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顯著提升,我國的服務貿易在全球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進入新世紀以后,中國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越來越復雜,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產業發展方式,成為目前最緊迫的任務。
考慮到全球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國際市場對服務貿易的需求、服務出口部門的發展潛力等因素,我國的服務出口貿易發展依舊遵循“繼續鞏固、持續推進、重點培育”的基本原則,循序漸進地推進,而且成效十分顯著。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運輸行業、旅游行業、建筑行業在服務貿易中的規模不斷擴大,地位上升。尤其是隨著人們的消費觀念逐漸改變,對旅游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越來越多人愿意在閑暇時間出去旅游,所以旅游行業一躍成為服務業中的寵兒。
第二,積極推進文化產業、廣播影視、教育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服務出口,在千篇一律的服務行業中,挖掘出中國特色,并且出口到其他國家,往往能夠帶來更好的效果,而且能夠對我國的出口潛力進行挖掘。以文化服務為例,我國的文化服務出口起步時間較晚,以前西方國家的文化輸入到我國,對我國的文化市場產生了一定的沖擊。我國的文化出口發展十分迅速,在海外的市場也不斷擴大,比如游戲、動漫、文藝演出等,在政府的支持下,文化出口成績顯著。
第三,培育電信、金融、計算機信息服務、傳媒咨詢等現代服務貿易。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就是生產力,電信、金融、計算機信息領域的發展,更是讓我國的服務行業發展呈現跨越式發展,而且傳媒、咨詢行業也逐漸成為現代服務貿易的內容,通過知識傳遞、咨詢,讓我國的服務貿易內容越來越豐富。
二、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發展情況來看,對我國的服務貿易發展的制約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政府投入方面的影響,政府的投入力度對服務貿易的發展有最直接的影響,以科技行業來講,目前我國的科技人力投入增長速度較快,但是強度與其他國家比起來還是偏弱。第二,企業投入方面的影響,不同的企業規模不同,領導人員的理念和認知也不相同,所以各國企業對服務貿易的投入水平也各不相同,比如在科研投入上,有的企業投入力度較大,有的企業受限于企業本身的資金困難,投入較少,科研技術人員數量少,在企業的發展自然也會產生影響。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當前服務貿易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1.服務貿易滯后于貨物貿易
從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總額不斷增長,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也持續上升,而且成為主要的貿易大國,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貿易強國。服務貿易對于我國經濟增長呈正向拉動的態勢,但是與其他的發達國家比起來,服務貿易的貢獻率依舊很低,縱觀國際市場可以看出,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服務業也十分發達,我國的服務貿易出口相當于貨物貿易出口的15%左右,顯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我國長期發展形成的以農業和工業為主要產業、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的現狀,導致服務貿易滯后于貨物貿易的現狀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
2.服務貿易結構失衡
我國的服務貿易還主要依靠傳統的服務業支撐著,現代服務部門雖然有所發展,但是貢獻率較低,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在服務貿易中貢獻最大的都是旅游和運輸業,占比大約為68%左右,而通訊、建筑、保險、金融等高科技行業,對服務貿易的貢獻率較低。經過多年的調整,旅游貿易的占比有所下降,運輸業、咨詢業務等比重有所上升,但是這些新興服務產業的發展速度還是不夠,總體上來講,我國的服務貿易呈現結構失衡的現象。
3.地區發展不均衡
經過調查分析得出,我國的服務貿易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浙江等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地區,對于中西部而言,服務貿易的總體規模較小,發展之后,區域上呈現十分明顯的不平衡現象。以旅游服務貿易為例,我國的旅游外匯收入也一直呈現東部高、中西部低的趨勢,上海、北京、廣東三個地區是國際旅游外匯收入最高的城市,甘肅、青海、寧夏等地的旅游外匯收入總額很低。
三、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措施與建議
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中總值中所占的比重與服務貿易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服務貿易的進口額和出口額的增長,都有助于提高第三產業在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而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第三產業發展。隨著我國的第三產業不斷發展,第三產業的產值明顯增加,服務貿易出口便是第三產業發展背景下的一個必然趨勢,在服務貿易出口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是一個必然過程,通過服務貿易出口帶動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也離不開政府的調控和引導,具體來講,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產業結構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政府具有引導作用,在政府發展過程中,應該要積極調控產業結構,形成科學合理的產業結構。鑒于當前服務貿易出口額持續增加,政府應該要進一步加大對服務貿易出口的支持與保護,因為服務貿易的發展有賴于法律法規的體系的建設,而政府的協調、監督作用,正好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從政府的角度來講,應該要重視服務業的發展,各級政府都要改變觀念,從傳統的發展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意識中走出來,加強對第三產業的重視,并且為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源配備等提供更多支持,撥付資金,為服務貿易發展創造更好良好的環境。政府要加強對服務貿易企業的扶持,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密集型服務企業,是政府扶持的重點對象。我國的很多知識技術密集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規模都不大,這些中小企業的發展動力很足,需要政府從財政政策、信貸政策、產業政策方面給予更多的傾斜和支持,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從而促進產業結構持續調整,不斷優化。對于服務貿易出口而言,可以積極落實國家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改革措施,并且努力爭取擴大適用出VI退(免)稅政策的應稅服務范圍,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服務貿易企業可以朝著高新技術產業的方向發展,提高產業發展水平。
2.優化調整服務業發展結構
優化服務業發展結構,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出口結構的轉型升級,當前有的城市的服務業整體水平不高,競爭力不強,這對于服務行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因此,在經濟結構的調整過程中,應該要將服務業放在首要地位,彰顯出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從發展結構方面來講,在鞏固傳統的服務產業的同時,還可以積極開展互聯網、物聯網服務產業,利用物流、支付、信用等電子商務支撐體系,促進產業拓展與升級;進一步加快環境及節能服務領域的發展,將節能、環境污染治理當作產業創新研究的重點,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快醫療和生物醫藥服務體系的建設,培育健康服務貿易鏈條;完善文化服務貿易平臺,進一步擴大工業、建筑、服務裝設計、美術產品、廣告等文化創意產業的貿易進口和出口,促進文化交流;重點培育金融行業、通信行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資產評估、咨詢等行業,促進現代服務貿易內容得到拓展和豐富。
3.促進服務業對外開放
服務貿易出口不僅可以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還能促進我國的產業以及產品輸出,為國家帶來更多經濟效益。對此,我國應該要進一步加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力度,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到本地投資,加強本地企業與國際服務型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吸引更多大企業在本地設立運營中心、研發中心、物流中心等,形成完整的貿易鏈條。另外,通過技術擴散、技術溢出等手段,也可以促進我國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4.全面提升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
全面提升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是我國的服務貿易行業發展的關鍵,尤其是針對一些產業鏈較長的服務業、制造業來講,可以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的作用,為企業提供發展所需的各種支持。比如很多消費品的生產過程,不是僅僅局限于商品生產本身的,而且還包括了以生產為中心的前期服務投入、后期服務供給等,所以,在服務貿易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要對整個貿易產業鏈進行完善,形成完善的服務體系。在各個行業都應該要培育出一批具有多元投資主體的大企業、大集團,從而可以實現服務貿易的集團化、網絡化和品牌化發展,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服務貿易出口是我國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趨勢,隨著我國服務業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出口額也越來越大,進一步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新時期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改變,在這種背景下,應該要積極對我國的產業結構進行優化,結合當前服務貿易出口的實際情況,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從而不斷提高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水平,促進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平平.對外貿易、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優化[J].工業技術經濟,2018(08).
[2]張建華,何宇,陳珍珍.國際貿易沖擊與產業結構變遷:基于經濟穩定視角[J].經濟評論,2018(04).
[3]郎麗華,劉妍.中國農業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的互動關系[J].河北學刊,2018(04).
[4]王瑩,成艷萍.山西省對外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關系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18(06).
[5]馬驥,馬相東.“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基于出口貿易的視角[J].亞太經濟,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