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艷芳

摘 要:隨著“互聯網+”概念成功引入農副產品行業,電商模式及網絡平臺進入農副產品生產與銷售市場,對進一步優化和升級農村經銷渠道體系,成功打造終端農副產品品牌,給農副產品行業帶來新的契機。本文以鮮葡萄產品特性和產業發展為對象,提出依托鮮葡萄產業供應鏈一體化運作模式,擬搭建產業網絡平臺,以解決流通中采摘與銷售的時效性、物流包裝與產品保鮮等問題,實現產銷對路、農民創收和產業發展。
關鍵詞:鮮葡萄產業;供應鏈一體化;平臺建設
一、序言
廣西鮮葡萄產業種植和產品質量具有很強的市場優勢,主要是因為廣西具有季節以及區位兩大優勢。廣西省葡萄在一系列的簡易避雨設施栽培下,利用一年兩熟的技術,使得桂南地區的葡萄上市時間分別為5月底到7月中旬以及12月中旬到來年的1月中下旬,而桂北地區葡萄上市的時間分別為7月初到8月中旬以及9月中旬到11月中旬,然而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葡萄成熟時間集中在每年的8月到10月,因而廣西大部分葡萄都能夠享受到早晚熟鮮葡萄的市場,從而可以填補我國葡萄市場的空白。據相關統計資料表明廣西自生產葡萄以來,從來沒有出現滯銷的情況。季節優勢使得廣西省葡萄跟我國其他地區的生產區相比具有很小的競爭壓力,同時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廣西省葡萄的銷售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以及廣闊的市場。廣西葡萄向東可以向粵、港、澳這三個地區進行銷售,而且這三個地區經濟不僅僅發達,而且還是葡萄生產的空白區,具有較大的消費市場,居民具有較強的購買能力;向西向南可以利用中國-東盟的自由貿易區,順利地向東盟國家進行銷售。
二、鮮葡萄產業配送問題分析
1.配送范圍有限
當前,廣西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還處于起步階段,服務區域主要是周邊地區,而且服務對象也主要是對生活品質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因為當前廣西農產品物流配送尚處于初級起步階段,因為服務站點數量有限,葡萄配送的服務半徑小。
2.具有較高的冷鏈配送成本
葡萄從農產采摘,經過配送中心進行加工包裝,再由配送服務站送達到消費者手中這一整個環節都是需要冷鏈設備進行相應的一系列的操作。通常情況下,只要增加一個配送服務站就需要增加相應的冷藏箱、冷凍箱、冰袋等溫控設備,增設配送車輛、配送人員等資源,這就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且這些投入的資金回收期較短。與此同時,由于消費者對配送時間提出了一定的時間限制,因而這就會進一步增加配送的頻率,最終就會導致配送成本的增加。
3.配送時間較長
廣西葡萄種植范圍較廣,因而這些需要配送的葡萄經采摘后運送到相應的加工配送中心,經簡單的冷鏈加工之后,運送的配送服務中心,再由該服務中心的配送人員送達到消費者的手中。任何環節花費的時間延長,就會降低葡萄的新鮮度,最終會對消費者的滿意程度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鮮葡萄產業供應鏈一體化平臺建設的整體構思
廣西葡萄產業物流配送體系能夠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最為關鍵的在消費者規定的時間內將貨物送達到目的地,而且除了能夠做到整體配送成本最低外,還能夠做到保證葡萄的新鮮,構建廣西葡萄產業供應鏈一體化網絡平臺,借助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網絡平臺,為廣西本土易腐、易損耗等鮮果廣開銷售渠道,實現種植戶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同時,通過資源整合,提供便捷、經濟、準時的物流服務,市場服務對象明確,定位清晰。
1.設計理念
平臺設計重點突出現代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特征,涵蓋鮮果農產品從種植到包裝、從物流運輸到銷售各個環節,同時囊括涉及鮮果種植環節的農機、農肥、技術支持等配套模塊;鮮果銷售環節的批發、零售、加工等企業的鏈接模塊,保障鮮果農產品的產銷對路、廣開銷路,保質保量,創收增收。
平臺的整體構建能夠極大降低對葡萄加工、配送等設施設備的投入,通過將配送資源和平臺物流資源的有機結合,能夠有效的對配送任務進行規模化的處理,極大程度地降低了配送成本,提高了葡萄生產者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滿足消費者對葡萄提出的時間以及新鮮度的要求,從而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
2.行業領域
項目平臺立足與農產品行業,貫穿整條鮮果農產品的生產、銷售、流通、消費領域,服務范圍廣,服務領域實用性強。
供應鏈一體化平臺提供的是綠色一條龍服務即提供農產品銷售網絡平臺,包括提供綠色的鮮果、綠色的物流服務、綠色的物流平臺、鮮果的品牌打造。幫助農民創收、增收,讓消費者享受到低成本、時效性強的綠色鮮果。
由于鮮果農產品受產品本身特性、物流限制等因素影響,因此平臺采用農產品本地化策略,銷售對象為散戶、批發商、超市、社區服務站、便利店等機構,還將一部分葡萄加工成葡萄酒、葡萄干及葡萄蜜餞等副產品。平臺主要面向廣西,形成自產自銷模式。
3.設計框架
研發和設計供應鏈一體化網絡平臺,開發出運行界面的APP客戶端,包括PC端和手機端。通過實名注冊和登錄,平臺使用者主要分為種植戶、物流企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配套服務企業、VIP消費者和普通消費者。
種植戶端口的系統模塊重點在于對鮮果產品的信息發布、需求訂單的處理及追蹤,可以通過平臺自行聯系物流企業、加工企業、消費者和配套服務企業等。
物流企業端口的系統模塊重點在于對服務網點周邊市場需求的信息收集、物資整合,配合完成對鮮果商品的包裝、配載、拼車。
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系統模塊重點在對種植戶鮮果市場、物流企業路線及時效性進行查詢,完成加工生產需要的訂單發布和處理。
配套服務企業包括物流包裝生產制造企業、農資企業、農機企業等等,服務于種植戶、物流等對象,系統模塊可以用于信息發布、數據收集等。
VIP消費者主要針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商戶、超市等客戶,系統模塊側重于鮮果的訂購、對物流服務的路線及時效等做出要求和反映。
普通消費者主要針對最終零散消費者,系統模塊主要幫助消費者瀏覽和選購鮮果,并可隨時對訂單進行查詢和跟蹤。
四、鮮葡萄供應鏈一體化網絡平臺建設優勢
1.實用性
項目平臺作為農產品鮮果市場的供應鏈整合平臺,集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為一體,將鮮果從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和物流提供商緊密聯系在一起,信息共享,數據共享,資源共享,涵蓋供應鏈全部服務商,這在行業內外尚屬首列。
2.時代性與綠色特性并存
現代人崇尚自然,追求綠色和食品安全,平臺將鮮果的種植、采摘、包裝、運輸等各環節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在平臺上進行展示,可以讓消費者吃到放心的鮮果產品。
3.產業應用的適用性
雖然百色芒果“農超對接”的經營模式已經在部分農副產品被廣泛應用和推廣,雖然電商、微商、快遞行業快速發展,但因破損率高、包裹賠率大,仍沒有快遞企業愿意承接鮮葡萄散客零買的訂單。但由于葡萄鮮果的特殊性,廣西快遞企業不受理和接收葡萄快遞包裹的訂單,電商物流在葡萄鮮果產業中的應用無法獲得有效推廣和實施。
五、結論
隨著國家“互聯網+農業”政策的高度重視和廣泛合作,電子商務在農副產品產業鏈上的發展將會更加深入和普及,農副產品走向虛擬化市場,網絡化平臺將成為農業發展重要的銷售渠道。鮮食葡萄屬漿果類,極易出現腐爛、褐變、干枝、掉粒等問題,種植成熟季節性較強,極不易于儲存和轉運,加上種植戶及部分銷售終端缺乏冷鏈物流技術及配套設備的投入,對物流儲存、運輸配送等要求極高,除了完善產業的供應鏈一體化配套平臺建設,解決適銷對路、產銷銜接等市場問題,還需專業企業參與和政府支持,構建匹配的物流配送體系,縮短從種植戶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因此,冷鏈物流配送、新型物流包裝和城際配送問題成為亟待解決和廣泛應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朱芳陽.廣西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第15期.
[2]韋俊.廣西省農產品電商發展現狀及政策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5,7: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