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萍
摘 要: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離不開稅務管理,該項工作專業性很強。不同稅收政策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也是不同的。營改增能夠遏制重復征稅情況,減輕企業稅負。本文主要分析營改增對酒店財務管理的影響,并論述實施營改增之后酒店財務管理工作具體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酒店;財務管理
一、前言
營改增即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稅收之后,對稅種做出的結構性調整。營改增直接關系到酒店財務管理工作情況,該工作非常重要。目前,我國各行業均已完成營改增稅收制度改革。受計算方法影響,改革稅收制度后,企業稅款繳納也與以往不同。酒店運營發展過程中,應依托營改增政策,對財務管理工作予以改善,實現效益提升。
二、營改增對酒店財務管理的影響
全面實施營改增主要是為了配合供給側改革,降低企業稅負。對于小規模企業來說,營改增使其上繳稅款的稅率降低,稅負的降低也是必然。而自2016年5月1日酒店全面實施營改增以來,增值稅率的高低不等同于實際稅負。營改增對酒店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稅負和成本兩個方面:
稅負發生變化。雖然營改增之后稅率比較高,但增值稅的征收對象是增值額,規避了重復征稅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酒店企業稅負。營改增之后,酒店企業的稅負往往跟用貨品類有關。倘若供應商免稅,稅負必然會增加。但倘若供應商的貨品稅率為16%,酒店企業按6%對增值稅進行繳納,抵扣進項稅之后,稅負必然會降低。酒店行業自實施營改增之后,從營業稅變為增值稅,稅率上升了一個點,由原先的5%變為如今的6%,稅負增加。然而,實施營改增使進項稅得以被抵扣,酒店的材料、設備、能源采購等都能夠對稅款進行抵扣,該過程中需要以增值稅專用發票為依托,用以對進項稅進行抵扣,這便可降低酒店稅負。
成本情況變化。酒店行業的性質決定了其以住宿、餐飲等經營收入為主。實施營改增之后,稅收和價格的關系與以往有所不同,增值稅和營業稅分別屬于價外稅和價內稅,因而需要還原含稅收入,使其以不含稅形式存在,該背景下會減少總體收入。與此同時,也減少了酒店的原材料、水電氣、折舊費、人力等經營成本,以及繳納的營業稅金等。營改增之后,倘若有增值稅專用發票,便可在進項成本過程中進行抵扣,因受稅金影響,成本費用中沒有增值稅稅金這一部分內容,故而成本費用降低。
三、營改增后酒店財務管理方法
營業稅改增值稅為酒店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稅負,減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酒店企業要在營改增背景下,調整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和稅收制度等。該過程中涉及到的實施方法有細分收入、獲取進項稅抵扣,以降低成本、合同及發票管理和運營架構重塑等相關內容,以此為背景,提高酒店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
1.細分收入,合理承擔稅負
酒店的特點決定了其經營范圍很廣,不同業務稅率也不同,需仔細梳理。稅法中有明確規定,該背景下,應對不同稅率的銷售額進行分別核算。其中,客房收入按照服務行業6%的納稅標準對增值稅進行繳納,部分酒店內的小酒吧收入屬兼營收入,增值稅稅率為16%,倘若該部分年銷售額在80萬以下,便需要參照小規模納稅人3%的標準對增值稅進行繳納。餐飲收入也是按照服務業稅率標準對增值稅進行繳納,而酒店中的堂食和外賣分別按6%和16%繳納增值稅。酒店中還涉及到商品部、游泳健身等配套設施,則分別應按相應的行業標準納稅。酒店中的停車場、餐廳等不動產租賃,增值稅稅率則為10%。相關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等應對酒店的各項收入進行細分,依托稅收政策,對稅負進行合理承擔。
2.獲取進項稅抵扣,減少成本費用
實施營改增之后,酒店應重新考量成本費用及各類抵扣因素,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成本。酒店日常涉及到的設備、辦公用品、原材料等,只要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可獲得進項稅抵扣,而酒店在經營過程中涉及到的辦公、廣告、能源費用等,也可獲得進項稅抵扣。人力資源費用在酒店管理中占比較大,雖說不能對增值稅進行抵扣,但以勞動外包的形式分配人力資源,便可獲得進項稅抵扣,也能夠解決酒店運營發展過程中人員招聘問題。
3.科學管理酒店合同和發票,規避風險
營改增的實施使得稅法稅率等發生了改變。該背景下財務、銷售、采購等部門應相互配合,整理各類合同,使其保持規范,對合同中的各類價格是否含稅具備清晰地認知,既要了解稅率,又要明確發票類型,并厘清與規定不符的發票引發的賠償責任,優先選擇一般納稅人作為供應商,最大程度爭取進項稅抵扣。采購過程中因涉及到供應商優惠問題,存在普通發票的情況?,F實情況很難達到如此力度的優惠,酒店仍需供應商提供專用發票。
營改增之后,酒店行業必須規范使用各類發票。稅法中有明確規定,酒店服務業中的住宿費等發票內容能夠抵扣,餐飲費用則不可抵扣。實施營改增之后,必須確保發票內容的真實性和具體性,稅法中有明確規定,不能夠虛開或者非法獲取增值稅發票。財務部門要對這一情況進行認真執行和落實,做好財務監督管理工作,通過定期和不定期培訓,增強酒店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
4.不斷學習營改增業務,重塑運營架構
實施營改增之后,酒店行業在增值稅繳納過程中遠比營業稅情況復雜。增值稅涉及到的稅收政策比較多,稅率也很復雜,增加計算和繳納難度。加之,稅收政策一直在不斷變化,營改增的推廣,使得出臺了很多新的稅收政策。針對這一問題,酒店財務人員要不斷學習營改增相關業務知識,了解并熟練掌握增值稅賬務處理技巧和方法,將增值稅思維應用到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中。除了掌握營改增的規律和特點之外,酒店也應該依據具體情況,調整銷售模式和采購模式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也要對企業可抵扣項目具備清晰地認知,在采購原材料的過程中,及時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便于進行進項稅抵扣。開展定期和不定期培訓工作,加大對業務部門員工的培訓力度,使其對營改增環境下酒店行業收入、成本、利潤的變化及受到的影響具備清晰地認識,科學執行稅務籌劃工作。酒店行業要依托市場環境,結合自身實際運營發展情況,對業務運營架構進行重塑,改變以往經營管理模式,對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充分應用,降低自身的納稅負擔,提高核心競爭力。
5.優選供應商
在酒店經營過程中,餐飲服務的占比很重,其中,餐飲行業中采購成本的比重又特別大,在35%左右。部分酒店餐飲業務比較多,采購成本甚至可達40%。因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之后,方可執行進項稅抵扣,所以,酒店應科學選擇原材料供應商,以免因無法獲得增值稅發票而增加酒店企業的稅負。具體應從以下方面操作:首先,在酒店日常經營管理及供應商選擇過程中,對競爭機制進行引入,通過等級評定,對供應商進行擇優選取。主要選擇信譽度良好的大型供應商,確保供貨渠道正規。與此同時,也應對具體操作流程進行規范,爭取最大力度的優惠,節約不必要的采購成本,并確保供應商提供增值稅發票。其次,在采購農產品和海鮮過程中,因供應商多為個體經營,不是獨立法人,所以是沒有增值稅發票的。針對這一情況,酒店應在前期做好供應商的信譽度調查和對比工作,優選性價比高、信譽度好的供應商進行合作,確保二者之間合作關系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建立起專業賬目體系,當他具備一般納稅人資格之后,對其進行幫助,使其通過相關稅務部門,對增值稅發票進行申領,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酒店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企業要結合自身運營發展背景及要求,采用正確的方式,加大內部控制力度,認識到營改增對酒店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并在該背景下依托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方法,使酒店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和有效性,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應結合酒店行業發展特性,根據國際市場情況對內部控制制度予以構建,使酒店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取得良好發展,提高資金利用率,實現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陳紅麗.對“營改增”后酒店企業財管管理的思考[J].科技視界,2017,(13):204-204.
[2]李寶華.關于酒店財務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相關問題研究[J].智富時代,2017,(10):30-32.
[3]張筱.酒店財務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相關問題探討[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6,(3):00031-00031.
[4]俞會濃.房地產企業營改增后財務管理出現的新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0):82-83.
[5]程春平.關于酒店財務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相關問題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5,(8):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