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
【摘 要】 企業為了謀求自身的效益,將管理創新定位企業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在企業日常經營實踐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為了獲取更高的效益,保障企業經營的平穩健康發展,實現盈利,企業必須在當前市場經濟形勢下進行管理創新,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本文通過對社會轉型進行簡要闡述,分析了當前企業管理所需要面臨的困境,為企業管理創新概念模型的建立提出了針對性方法,希望有助于企業管理創新的發展。
【關鍵詞】 社會轉型 企業管理 創新
引 言
信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帶來了市場的重大變革,各個企業迫切需要進行管理創新來保證自身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占據有利地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成為當前競爭的主體,各個企業均向這三個方面傾斜資源,加大研究力度,促進企業管理創新。企業管理創新是保證企業有效應對變革的有力武器,保證企業在社會轉型的大環境下完成轉變。
一、企業創新管理簡要闡述
企業管理是通過對企業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有組織的統籌管理,將資源的價值性發揮至最大。從本質而言,企業管理就是利用企業所擁有的資源為企業帶來效益的過程,其最大的特點便是實現資源的互補,通過資源之間的相互聯系。并且,其可以區分資源的優劣,對每一種資源進行分門別類,提升企業的總體效率。當企業想要獲得更高的效益時,需要進行管理創新,對企業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新時代下的處理,使資源在當前形勢下發揮出作用,保證每一種資源的價值,這便是管理創新。
二、新形勢下企業管理面臨困境
(一)規范化程度較低。1、領導人員缺少膽魄。當前許多企業的領導過于安于現狀,缺乏進取精神,對時代以及市場的發展趨勢掌握不清。在做管理決策時,常常瞻前顧后、猶豫不決,導致企業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無故遭受損失。并且企業當前所做出的各種決策,常常因為過分顧忌傳統的處理模式,使得機遇在自己手中溜走。沒有膽魄的領導人員,得不到員工的信賴,企業因此無法吸收較優的新鮮血液,導致發展動力變緩。2、盲目使用先進思想。新形勢下企業管理者有一些注意到了新思想、新理念以及新方法的重要性,開始吸收當前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思想,然后將這些思想盲目適用到本國的企業管理中,導致思想遠超實際,無法為企業帶來實際的效益,甚至會因為前進的步子太大,使企業蒙受損失。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已經說明,必須形成本民族的特色,唯有這樣,才會使企業的管理取得預期效果,實現企業管理創新。
(二)缺乏整體協調性。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過于聽從上級的命令,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無法在上級指定的范圍內達到上級預期的效果。聽從上級命令,是夏季普遍喜歡做的,因為這樣他們便不會出現錯誤,但是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沒有任何的益處。企業對于自身的管理較為忽視,內部管理缺乏整體的協調性,將企業管理的重點放在了行政管理上。不可否認,行政管理確實在企業管理中有一定的優勢,其綜合性較強,可以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所出現的大多數問題,但是其不能實現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無法為企業創造更高的效益。而且,過分執著于行政管理,還會喪失整體的協調性,干擾企業內部其它領域的管理。
(三)忽視人才培養。當前時代是信息知識經濟時代,在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下,企業的競爭力已經不再是傳統的規模以及財力,其競爭的核心關鍵已經成為比拼人才,人才才是當今最為寶貴的財富。但是當前時代下,多數企業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人才的培養,導致企業內部的人才資源被浪費,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當前市場上的人才資源較為稀少,而大多數企業不注重保護人才,使人才逐漸走向其對立企業,既使企業遭受到了損失,同時也增大了自身所面臨的其它企業的壓力。
三、企業管理創新方法分析
(一)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相結合。社會的發展是處于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是處于社會中的企業的發展,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企業總體狀況的發展水平。而社會外在體現最為明顯的便是社會文化,企業面臨最多的也是社會文化,針對企業內部而言,其面對的便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成為指導企業管理的重要因素。在社會轉型的大趨勢下,完成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的相互結合,可以使企業在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相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而只有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相結合,才可以充分發揮企業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可以使企業內部的力量應用于同一點,實現企業的預期目標。
(二)引進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當前我國號召“以人為本”,在企業管理創新的過程中,也需要堅持這一原則。而要想使這種理念為企業全體員工所接受,首先要做的便是進行企業內部的思想變革,引進較為先進的思維模式,使企業的領導者成為創新思想的引領者。當企業的領導者認可本企業的員工,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發揮企業內部的人才資源,使企業內部的所有員工成為創新的源泉,集眾人之力,推動企業進步。
(三)順應市場發展趨勢。經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企業管理創新主要是企業內部對于自身資源的使用,改變自身的管理模式,引進全新的技術理念以及方法。社會是紛繁復雜的,它并非一個概念或者一個定義,而是一個紛繁復雜的集合體。社會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發展的規律,通過對社會形態的研究,可以對市場進行較為精準的把握,使企業在時代的浪潮下進行發展,完成企業管理創新的目的。在社會轉型的大趨勢下,企業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創新的成敗直接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優劣。
四、企業管理創新模型的構建
(一)企業管理創新模型簡要闡述。企業管理創新模型通俗而言,便是借助先進的科學理論方法,同時結合市場發展經驗,利用數據所建立的模型。所建立的模型一般需要利用傳統理性,這指的是在漫長的社會實踐中,由無數勞動人民所總結的智慧,并經過歷史的沉淀,在當今時代依舊散發著耀眼的光輝。
(二)經驗歸納。歷史的發展總會證明一些道理,市場的發展也常常伴隨著特定的規律。同歸對經驗進行歸納總結,可以幫助企業明悟自身在經營發展中的不足。傳統理性的光輝一直在社會中閃耀,將其應用于企業管理創新模型的構建當中,可以使企業所建立的模型更符合企業發展的特色,更適應企業未來的發展。企業管理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沒有絲毫邏輯的企業管理,即使決策者的思維不會混亂,員工的思維也會混亂,所建立的創新模型也不會發揮出效用。時代的變革,使社會、市場以及企業都開始注重建立創新模式,以期謀求自身的進步,而建立創新模型的重要一部分便是進行經驗的歸納。通過經驗經驗歸納,企業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創新模型的建立。但是從當前企業的發展狀況而言,企業在社會轉型的大趨勢下,過分追求新的思維模式,拋棄了原有的精華,導致其多走了許多彎路。而且,一些新的理念以及方法并不適合當前企業的發展狀況,強行加入,只會導致原有模型的崩壞。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式,企業一方面需要慎重對待傳統理性,一方面需要加強自身的經驗歸納,不斷增強創新模型的實用性,使創新模型的應用范圍變得更加廣闊。
(三)結果總結。我們分析企業管理創新中存在的問題中,模型基礎應當為企業管理創新概念模型為基礎。我們對于分析所得出的各種結果進行了總結,認定在具體的經營發展過程中,概念模型以及創新活動之間不能存在較大的差異,否則二者便不能進行緊密的聯系,發揮不出其應有的作用。上述已經做出了創新概念模型的評判標準,即檢查是否可以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是否可以可以讓企業在社會轉型的大環境下占據一定的有利地位。通過研究分析對比企業所建立的管理創新模型,探討管理創新模式,分析將資源價值達到最大化的方法。并且,我們的目的并非建立一個模型,而是希望通過建立模型來指導實踐工作,因此,需要對所建立創新模型的實際應用型做出行之有效的判斷。當我們發現,借助創新模型所得出的結論,對企業所產生的效益較小或者根本沒有效益時,我們應該反思所建立模型是否合乎時宜,或者在實踐中是否按照所建立模型進行具體工作。通過不斷的查漏補缺,從而建立最終成效顯著的創新模型。最終,我們可以作出如下的判定:企業管理創新模型與創新模式之間一般情況下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概念模型不能在第一時間轉化為模式,無法在第一時間為企業帶來效益,需要經過不斷的完善,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才可以達到企業的預期目標,使創新概念模型發揮出其應有的效用。
五、結語
通過對當前已知的概念創新模型理論的研究,筆者從實用性角度出發,探討了當前企業管理創新面臨的困境以及解決方法,并為如何建設管理創新模型提出了些許建議。綜合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企業創新管理的理論研究、實用性價值分析、模型創建。在分析探索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多門學科的知識,以經濟學為主,其它理論學科為輔,剖析企業管理,加強創新,帶動企業在社會轉型背景下的結構升級,使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用。并且,企業管理創新模型的構建需要加入傳統理性的因素,不能脫離于社會實踐,但又不能過分依賴社會實踐,需要科學運用各種知識,使創新成為企業管理的動力源泉,在新時代下發揮出巨大的力量,加快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 楊鵬飛.突出創新型企業主體地位,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廣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思考[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01):104-1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