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冀源
(荊門市財政局 湖北 荊門)
一是資產權屬問題長期存在。部分單位的土地房產未辦證;部分單位產權證產權人為單位原來名稱,與現名稱不一致,有些土地房產進行劃轉后也未進行產權變更;部分單位因出售房改房、市政設施占用、拆除等原因減少面積后未進行變更,導致登記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致。二是資產財務核算不合規。會計核算不規范、不真實,有些單位未嚴格按照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賬務處理,不能真實反映單位資產實際情況。土地及房產資產未入賬,形成賬外資產;已拆除、處置資產未及時下賬,部分單位因為房改房出售給職工、資產已變賣處置、資產已拆除等原因已處置相關資產,但未及時下賬,造成資產賬實不符;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資產長期未辦理竣工決算;同一資產在兩個單位上賬;資產管理信息系統與單位財務系統脫節,存在單位合并而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未合并和資產未納入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管理等現象。
一是固定資產管理內控不健全。部分單位未設置專門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崗位,未按規定設置固定資產分類明細賬、卡片賬,領用保管也未設置臺賬,導致監管乏力和重復購置問題突出;部分單位固定資產盤點不及時,個別單位甚至多年未按規定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或者清查不徹底,對損失浪費也不要求賠償或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二是資產出租出借缺乏有效監管。部分單位出租出借國有資產未經財政部門審批、未公開招租、未簽訂規范合同;部分單位資產長期閑置,造成資源浪費;部分單位失去對出租房屋資產的實際控制權和提高租金的議價權;有些單位未及時上繳租金收入;少數單位存在坐支租金現象;個別單位未及時簽訂出租合同并收取租金,存在以口頭協議收取租金情況;少數單位的出租資產因歷史等原因被職工占用經營,未收取租金;有些單位未對出租資產進行清理登記。三是對外投資長期沒有收益。
一是個別單位先處置后報批,規避監管。二是部分主管部門在給所屬單位審核時未盡真實性、完整性審核責任。三是部分單位雖然按規定報批,但未按財政審批意見及時完成資產處置手續,個別處置事項拖延時間長達一兩年。四是個別財務人員在處置固定資產時暗箱操作,私自轉讓出售固定資產或指定人員回收,撈取回扣。
低值易耗品一物一卡,造成部分單位資產數據龐大,操作使用不便,易出現數據忘記上報的問題;資產管理系統數據轉移至清查系統時,原使用部門、使用人信息在盤點表中顯示為亂碼,極大影響了單位實物盤點進度;清查報表全表提取、全表運算后,需要重新填報手工填寫內容、手工填寫內容無法通過表格導出導入完成等問題。
為推進我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我們明確將資產管理系統線上審批作為資產管理審批的必要環節和前置條件。然而,由于涉及審批權限和單位簽章,在實踐中線上審批無法對線下審批環節進行替代,往往只能通過增加審批環節的方式實現兩者的結合。有的單位資產管理人員甚至認為,增加線上審批流程就是為了財政部門更新資產管理系統數據,將其稱為 平行審批 。
雖然各級財政部門一再強調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執行中,行政事業單位中重錢輕物 管理觀念依然盛行,部分單位負責人對資產管理缺乏理解、不夠重視,財務人員缺乏規范基礎工作、宣傳資產管理知識的積極性,工作人員的資產日常使用與財務管理嚴重脫節。
一是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財政部門三者之間的權責關系尚未完全理清、細化,缺乏科學合理的操作規程和監管方式,導致行政事業單位作為資產的占有使用方,主管部門作為資產管理的直接監督方,未能履行好相應的責任和義務,以致核實申報資料真實性、完整性的壓力和監管未經審批的處置、出租、對外投資等事項的責任全部轉移到財政部門。二是監督力量整合不充分,受機構、人員限制,僅以財政部門現有資產管理力量,難以在監督的廣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亟需將資產管理監督檢查納入日常審計、財政監督等重點工作范圍。但是,由于業務重點和政策依據各有不同,在具體工作中落實效果不甚理想。比如,在出租出借專項審計工作中,一般就未將財政部門審核批準作為國有資產出租出借的首要條件予以明確。
一是資產管理系統作為獨立的管理軟件,與部門預算管理系統、政府采購管理系統、非稅收入征管系統等存在斷接,尤其在資產配置預算編審方面未能發揮出應有作用。二是由于財政專網的申請、架設、使用等方面限制頗多,各單位使用財政專網的電腦更新慢、數量少,無法有效覆蓋基層單位,硬件性能往往不能滿足工作需要。三是資產管理系統線上審批未能與線下審批流程有機融合。
認真總結資產清查工作經驗,收集匯總各單位寶貴意見,將《荊門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和資產配置、處置、使用實施細則等配套制度落實到位。一是理清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財政部門關系,構建能夠充分發揮主管部門主體作用的體制機制。二是根據單位反映的意見和建議,重新梳理、明確辦理流程、申報資料、標準要求等,讓經辦人員在每一個步驟都有章可循、有規可依。三是組織全市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人員開展系統培訓,詳細解讀當前資產配置、資產管理、資產處置等政策規定,不斷提升資產管理能力。
與技術部門銜接,研究解決資產管理系統與部門預算管理系統數據對接問題,依托單位資產基礎數據庫,在以后年度預算編報過程中逐步試點資產管理系統新增資產配置功能,嚴把資產 入口關 。探索研究電子印章系統,通過使用電子印章,將資產管理審批過程中產生的文件、表格、圖件等通過加蓋電子印章方式在網上運行,為線上審批逐步替代線下審批,實現線上線下審批全面整合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爭取優先實現資產處置審批與資產管理系統全面結合,以網上申報作為接受處置申請、下達處置批復的前置條件,把好資產 出口關 。
將資產管理檢查事項納入財政重點專項監督檢查和審計監督范圍,加強各方互動,編印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手冊,做好政策解讀、溝通工作,力爭每三年對市直單位實現一次全覆蓋。積極推進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運營體制改革工作,對市直行政事業單位閑置資產和獨立的經營性資產實施統一經營管理,提高該部分國有資產使用效益。在現有法律、法規授權范圍內探索建立資產管理問責機制,通過對資產管理中一些性質惡劣、影響惡劣、危害嚴重的違規違紀行為給予通報批評、行政處分,增強資產監督管理威懾力。
一是通過專家講座、培訓教育、編印手冊等形式,想方設法宣傳資產管理知識、提高資產管理意識,并結合清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鼓勵各單位完善內部資產使用管理制度,強化內控,夯實資產管理財務基礎。二是充分運用QQ群、微信群等軟件,打造政策宣傳、答疑解惑、部署工作的綜合平臺,克服以往依靠各部門預算管理科室中轉信息,導致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人員溝通不暢的難題。通過構建直接與市直單位聯系的網絡平臺,及時答疑解惑,普及資產管理政策法規知識,逐步調動單位資產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