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薇
(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安徽 蚌埠)
輝山乳業創建于1951年,有著60多年的歷史,是一家致力于打造中國乳制品行業全產業鏈模式、率先實現奶源自給的規模化大型乳制品企業。但目前企業面臨著股價暴跌、大量到期債務不能償還的現狀。此次危機的產生與渾水公司兩次做空輝山乳業、輝山乳業30億資金不翼而飛有密切的聯系。而如今在信息通訊發達的背景下,實體經濟面對股價大幅波動的風險,應從以下三方面來凈化企業,以確保財務的安全,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
當前,我國企業財務造假呈現上升的趨勢,大多是基于上市、增發、配股、維持股價的目的,又因為我國對財務造假的懲罰力度較輕,造假成本較低,這就使造假問題層出不窮。而在如今互聯網形式下,上市公司企業的相關信息可謂眾所周知,任何有關公司的消息都可以快速傳播,任何個人、群體、機構都可以對上市公司企業進行監督,以及對其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等進行評價,而面對這種形式,上市企業就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對所披露的企業相關信息負責,并敢于接受社會的質疑與監督。
2016年12月16日,沽空機構渾水發出輝山乳業存在大量的單據造假,公司價值為零的公告,對輝山乳業進行沽空。根據輝山乳業的信息披露,輝山實現牧草苜蓿自供自給,但事實證明,輝山公司從第三方購買苜蓿,并且有長期合作的購買企業。苜蓿如從第三方購買,其成本要遠高于內部自供,這無疑使輝山夸大了企業利潤。此外,根據渾水的說法,輝山為了掩蓋其實際利潤與報表中利潤不相符,而采取夸大資本支出的手法,夸大額高達16億。雖然之后輝山公司發表公告澄清了渾水的做空公告,但是通過此次事件可以推斷,輝山公司在財務方面可能存在粉飾業績的可能性。
很多企業在試圖從港股回歸A股時,難免在財務報表上做一些動作,輝山乳業做一些粉飾業績的工作也不足為奇,但這也就給做空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機。
通過分析,渾水這種做空方式借助信息的傳播,做空機構根據企業的漏洞,對企業的相關造假等信息進行公開,從而影響企業的股價波動,很快就會使企業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雖然此次渾水的公告沒有對輝山的股價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這對于企業來說,卻是一次很大的金融風險,對財務方面產生沖擊,也會使社會人士對其企業產生懷疑。
輝山乳業此次事件的發生,極大可能會給企業貼上財務造假等對企業不利的標簽,再結合在當今互聯網信息傳播的便捷與迅速性的情況下,負面消息會以病毒式的形式在社會中傳播,其有驚人的傳播速度,在傳播過程中,一旦標簽式輿論形成,便很難再改變,并且其傳播和接受的速度都會優于正面信息。通過這些信息的傳播,會對企業的籌資、經營等方面產生消極影響,聯合企業資金、財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一系列的作用機制,對企業的財務產生不利的影響,使企業更有可能面臨風險。
為了避免這樣的風險產生,企業一定要嚴于律己,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按照道德標準以及相關的準則對信息進行披露,不給類似機構損害公司利益、做空公司資產的可乘之機,從根本上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為企業的擴張和發展創造綠色環境。
企業在經營中,應當采取安全穩定的經營模式,結合企業的自身情況,維持恰當的資產負債率,拒絕盲目地增加負債,使資產負債情況與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脫軌。要深入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對企業的負債能力進行分析,為企業決策做鋪墊。
任何企業基本上都是在資本和負債的基礎之上經營和發展的。一個企業擁有負債并充分地利用這些資金對企業的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但是難免有些企業忽視自身狀況,盲目地增加負債,使企業資產負債結構處于危險境地,在企業持續經營方面產生隱患。
企業一般都要經歷創立、發展、擴張階段,在每一個階段都應該把握好時機和相關決策的力度,確保企業持續發展的安全與穩定,全面分析財務報表,維持恰當的資產負債率,適當采取保守的管理模式,始終保持對到期債務的償還能力。
根據輝山乳業的中期報告,從資產負債的截取信息中可看出其流動負債高達158億,除去預收款項后,逾153億,但是根據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數據顯示,其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額度為80億,看到這里,對輝山乳業的償債能力不可避免的產生懷疑。

圖1 合并財務狀況表截取

圖2 簡明合并現金流量表截取
結合企業情況,輝山乳業是一家涉及飼草、牧草種植、精飼料加工、良種奶牛飼養繁育、全品類乳制品加工、乳品研發和質量管控及清潔能源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的制造業企業,其涉足的范圍十分廣泛。雖然這是一家規模宏大的實體經濟企業,根據其業務不難發現其收回成本的能力以及盈利速度,都有很大的限制,但其資產負債率卻高達69%,因此其負債壓力不可小覷,企業能否對即將到期的債務進行償還的問題也愈加顯露出來。
通常情況下,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應該維持在40%60%之間,根據輝山乳業的情況來看,其負債情況已瀕臨警戒線,已然對企業安全運轉產生威脅。這時,企業應該做的不是盲目繼續發展壯大企業,而應該回過頭來對企業繼續存續的能力進行預測和分析,解決償債問題,消除影響企業繼續發展的隱患。
注重對企業領導者的素質培養,企業其他權利人員應當對企業領導者的決策進行更多的監督與控制;制定相應的企業管理人條例對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如規定企業管理人應當定期進行教育學習,根據企業情況對其再教育進行詳細規定;對相關管理人員的企業忠誠度進行加強,將企業文化融入企業管理培訓中;針對相關管理人行為引發的企業風險情況進行詳細的闡述并規定相關的懲罰措施等。
通常我們會將人的行為分為利人利己、利己不損人、損人不利己、損己利人這四種。在企業經營中,難免企業和社會、領導人和企業會產生利益沖突,而此時領導人的價值導向會使領導者做出決定,這些決定最后也都會作用于企業的資金、財務方面,對企業的運營產生影響。
首先,從企業領導者的專業水平方面來說。作為企業領導人,面對強大的債務危機,應根據企業的發展周期,對各個階段的財務狀況做出準確分析,對經濟的波動進行合理預期,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提前的應對措施,或者采取行動減少問題出現的可能,有效降低財務風險,積極聽取其他相關人員的建議,防止給企業的財務危機做出雪上加霜的決策。
其次,從企業領導者對解決企業問題的態度和自身品質方面來說。當企業出現問題時,不應當逃避、面對出現的問題選擇沉默的應對方式,應當主動配合調查,說明企業財務的實際情況,對需審查的財務信息按規定向相關部門進行披露,在強大的風險下,全力減少危機對企業帶來的危害、協助企業渡過難關。
輝山乳業20152016年的企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徒降徒增,這與企業的財報上顯示的持續盈利嚴重不符,對于這種反常現象,企業CEO卻未發現,或者說發現了未進行管理,這也暴露出了領導人的決策失誤或者說領導人自身存在問題,這對企業財務風險埋下了隱患。而對于財務負責人,將公司的事情置于身后,無故失蹤,也是一種極不負責的行為,阻礙了相關部門對輝山財務的審查,使社會對輝山產生更大的猜疑,加大了對企業的負面影響,對解決目前企業的危機情況更是產生了極大的不利。
針對輝山乳業出現的這種情況,揭露了目前我國一些實體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即公司對一些高級管理人員的制約力度不夠,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企業、社會責任感缺失,對此企業應制定相關的規定,完善其干預和懲罰的制度,對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避免相關人員的決策失誤或者突然離職對企業造成危害、對企業清算造成障礙和對企業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1.侯雋.輝山乳業生死劫.中國經濟周刊,2017.
2.康殷.渾水狙擊輝山乳業公司臨時停牌待澄清.證券時報,2016(A07).
3.饒守春,楊洋.輝山乳業啟示錄:高杠桿罪與罰.21世紀經濟報道,2017(006).
4.高惺惟.當前我國金融主要風險點剖析與防范對策.宏觀經濟,2017.
5.吳柳林,王成飛.淺析新聞傳播中標簽式輿論的刻板印象.編輯之友,2013(014).
6.群山.遵循社會規律,促進企業健康發展.觀點論壇,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