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寧
(山東建筑大學 山東 濟南)
2014年新預算法的修訂再次明確了 規范政府收支行為,強化預算約束加強對預算的管理和監督 等要求,強化了預算管理在單位財務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關鍵作用,高校深入貫徹落實新預算法精神,所有收支納入預算管理,做到 收入一個籠子、預算一個盤子、支出一個口子 ,全面推進預算管理和控制。
隨著預算管理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作為教育領域中體量較大、業務范圍廣泛的一類群體,在預算管理的實踐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高校普遍存在著對外部門預算和對內校內預算 兩張皮 的現象,這種情形的出現有其自身的客觀原因,在短時間內無法與相對統一的財政預算體系完全融合。這種 兩張皮 的預算模式勢必對預算管理和賬務處理增加難度,高校也在積極探索如何解決 兩張皮 ,統一一個預算模板,但在一段時期內高校預算 兩張皮 的情況還將存續。如果將高校的部門預算稱之為財政體系下的模板框架式預算的話,那校內預算更能反映學校的實際情況。高校的校內預算不完全等同于部門預算,它是部門預算的細化與再分配,更是校內資源及利益的平衡和調配,是部門預算執行的依托,校內預算的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學校的財務管理水平,高質量的校內預算管理是保障學校財務運轉的關鍵。
(1)對預算編制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預算的編制是預算管理的起點,是全年預算的方向和指向,是收支的全盤規劃,是自下而上、逐級匯總、全員參與的過程。財務部門作為預算編制的主導部門,應該匯總各部門和學院的預算并在統籌全校資源、充分考慮學校發展需要、參考歷史數據的基數上編制預算草案上報學校,因此各部門、學院是編制各基層單位預算的主體,但在實踐過程中各基層單位缺乏對預算編制重要性的認識,要么參與度不高,態度消極,編與不編一個樣,編好編壞一個樣,應付了事,預算編制流于形式;要么脫離實際,不經論證,為要錢而要錢,缺少依據甚至編造依據,獅子大張口,形成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 的局面。這種態度下編制的基層預算必然與實際情況有不同程度的脫節,也是缺乏科學性的,而財務處作為財務管理部門不可能對其他各專業范疇內業務項目預算的合理性、真實性、科學性做出全面的判定,因此匯總得出的預算草案勢必缺乏理論和實踐依據。
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首先要加大預算管理的宣講力度,樹立預算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在全校范圍內提升對預算編制重要性的認識,其次要將基層預算編制質量納入基層單位及負責人的年度考核內容中,將預算編制水平與單位管理水平考核直接掛鉤,然后還要成立由相關職能部門及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專家組成的預算編制論證小組,對基層單位申報的預算進行科學論證,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針對這些問題,在預算編制期間就應該明確預算安排的具體內容和細節,對每個預算項目進行細化,明確開支依據;完善學校的預算管理制度,及時地向學校職工宣講預算執行及其他各類財經法規政策,加深對政策的理解,正確把握政策,正確落實政策,不碰紅線,守住底線;加強對基層業務人員的培訓,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提升業務人員素養,提高基礎工作規范化水平;強化預算約束力,凸顯預算剛性約束的功效,完善校內預算調整的審批流程,嚴格控制預算調整,杜絕隨意調整預算;加大預算執行的監督和審計力度,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管,及時糾偏。
(3)執行結果欠分析、無考核。校內預算執行終了形成年終的校內預算執行分析報告,并據此完成年度決算的填報。年末的預算執行分析不僅是本年度校內預算執行結果的反映,還是下一年度校內預算編制的參考基礎。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校內預算執行結束后,僅僅呈現出預算執行的結果,而缺乏對結果的分析,或者是即使分析了也不能真正地將分析結果加以利用,改進今后的預算管理工作,造成這種情況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對于校內預算執行的結果缺乏考核。預算編制誤差造成的結果偏離由于沒有考核,次年的預算編制仍然是應付,預算執行錯誤造成的結果失控由于沒有考核,以后的預算執行沒有改進,校內預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就無從談起了。
因此高校應該建立校內預算執行結果考核機制,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分析,對全年預算管理流程進行審計,確定預算執行結果的合理偏離度,對不合理的執行結果從性質、數量、編制、執行等各個維度進行剖析,找出偏離的原因,發現問題和短板,查漏補缺,為今后的預算管理工作積累經驗,同時還應將預算執行結果與單位考核掛鉤,制定獎懲機制,調動基層單位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
(4)部門預算校內預算缺乏統籌。校內預算是部門預算的細化與再分配,是部門預算執行的依托,校內預算的執行情況直接影響到部門預算的執行,因此將部門預算與校內預算科學合理地融合是提升預算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部門預算除年初的二下批復外,還有相當大規模的年度中間下達的專項預算,而這部分預算在校內預算編制期間,財務部門是無法準確預測的,而基層職能部門對本部門年初可預測的專項,也會選擇性地編入校內預算而不是全部申報,這造成了年初校內預算編制時,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無法將年中專項預算統籌納入校內預算,校內預算出現重復安排,無法發揮資金的協同效應,待年中專項預算下達時又由于無法很好地與校內預算融合,進而影響了部門預算的執行進度。
針對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對部門預算的全年安排有相對科學準確的估算,財政部門提出在預算一上期間就要計劃安排好次年90%的財政撥款預算,這對估算部門預算全年安排是一個很好的促進,可以讓高校在編制校內預算時更充分地整合資金;其次,高校要完善項目庫建設,圍繞學校的發展規劃,依據學校的實際需求,建立三到五年的項目庫儲備,能夠與部門預算的專項支出有機結合,發揮部門預算與校內預算的協同作用,更好地促進二者的結合,推進高校預算由 兩張皮 到統一模板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