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芮寧

摘 要:民間剪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較深厚的群眾基礎、豐富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內涵,經過歲月的洗禮發展至今,其主題在隨著社會的發展的過程中有著較深刻的改變。從目前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發展的現狀來看,在日常生活中,群眾對剪紙的使用從沒有停止。但是,民間剪紙技藝一直只是一種口口相傳的民間藝術,沒有系統、全面的理論知識。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農村傳承藝人的變革,張掖民間剪紙面臨著很多問題,如題材弱化、技藝流失的挑戰,對民間剪紙技藝進行有效保護與傳承工作迫在眉睫。以張掖民間剪紙的傳承與發展為題,從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的特點、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的審美及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的發展與傳承為主要研究內容,分析與總結張掖民間剪紙在當下的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并進行了思考與總結。
關鍵詞:民間剪紙;民間文化;傳承;發展
[河西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項目名稱:張掖民間剪紙工藝的視覺動態化呈現與研究。編號:216]
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在同時進行,其剪紙藝術融入了當地群眾的審美情懷和深厚的本土文化內涵,是河西走廊民間文化中獨具特色的類型之一。以獨特、淳樸、憨厚為主要特點,以吉祥、喜慶、祭祀的內容為表現形式,剪紙藝術的諸多形式承載著當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當地群眾精神世界的最實在的表述和呼喚。分析與總結剪紙藝術,它在當地民間傳播的渠道較窄,目標消費群有限,同時隨著民間剪紙傳承藝人的年齡增長及變革,剪紙技藝面臨失傳。因此有效保護民間剪紙藝術的發展與技藝的傳承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張掖民間剪紙藝術概述
剪紙藝術在張掖民間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民間藝術,但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從事剪紙藝術的藝術家大多是年紀較長的人們和一些專門從事剪紙藝術的民間藝人,年輕人較少”。[1]
(一)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的特點
從張掖高臺剪紙來說由于受到佛教的影響,其特點以制作工藝的精良,構思的巧妙,造型的生動為主。臨澤民間剪紙以當地人們的實際生活中所見所聞的事物為主要表現的題材,這樣就形成了剪紙藝術工藝的樸實憨厚,粗獷豪爽的特點。甘州剪紙工藝由于受到刀刻的影響,具有粗獷有力、流暢生動、拙樸古雅的特點。從張掖民間剪紙的整體來看又具備以下特點:
1.空間二維性
“張掖民間剪紙藝術是用二維空間觀念表達形象思維,物象不需要用體積、空間、近大遠小的透視比例來表現,”[2]而是將空間中的形象類似于壓扁在一個平面上,以剪影的形式來呈現。
比如在甘州剪紙的藝術作品中有這樣一個現象,在一個平面內,用近大遠小的表現手法,將一個空間中的集體表現在平面內,很好地在平面內表現出了二維畫面。在二維空間中可以將時空隔斷,也可以幻想一些不存在的事物,將其合理、完整地表現出來。
2.線條的裝飾性
張掖地區剪紙區別于其他剪紙,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對線條的使用。張掖民間剪紙用線條塑造形體,表達的是當地人民的純樸與稚拙。剪紙中線條堅韌挺拔,富有力量,視覺吸引力較強,畫面內容協調,造型對比明顯,裝飾效果好。
在張掖民間剪紙藝術中,線條是剪紙畫面的主要內容,也是剪紙畫面形象美的決定因素。當代高臺民間剪紙的藝人趙榮根據自身的勤學苦練及實踐經驗,在經過了長期的創作之后,把作品中的造型元素歸納為“點、線、面、尖、方、缺”。作品中造型元素的相互結合使得作品更加細膩精美、造型生動自然、形神兼備、自然流暢。
剪紙藝術也是生活中的裝飾品,畫面的構圖以統一與變化、對稱與均衡、條理與反復為主,造型中除了具備裝飾性的特點以外,同時具有塑造形體、增加畫面動感的功能;曲直和粗細的對比,尖、方、缺造型元素整體要做到銜接自然柔和,造型元素運用恰當的作品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3.造型的淳樸與凝練
張掖民間剪紙的造型簡潔明了,淳樸而有靈氣,凝練中見豪放,精巧中藏有稚拙。在剪紙藝術中,核心是剪紙技法,也是剪紙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對剪紙作品造型的效果和風格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區別剪紙細致優美和雄渾剛健特點的因素之一。
當需要大數量的剪紙作品時,剪紙人會運用“轉向刀刻”的技法,這樣會提高剪紙效率;如果對作品的要求較高,可以采用“切”的技法,這樣的作品能給人結實的視覺效果。“刻”也是一種剪紙技法,是指上下或來回反復地切,在“刻”的過程中,要求用力勻稱、持續,盡量一刀完成,這樣的作品視覺效果會顯得更有力、更準確。
二、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
民間剪紙藝術是張掖民俗文化重要的藝術樣式之一,質樸的民間生活為剪紙藝術的創作提供了方向。民間剪紙藝術創作與當地的風土人情及生活習俗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也是張掖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意義
在民間剪紙藝術發展的初期,張掖民間本土氣息是剪紙藝術生存和發展的靈魂。經國務院研究決定,剪紙藝術在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表明剪紙藝術得到了國家的重視與保護。
1.從學校角度切入重點發展
為了有效保護剪紙行業持續有效的發展,在中小學開設關于剪紙藝術的課程和剪紙手工課,從小培養學生對剪紙藝術的興趣。在教學的過程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增加對剪紙藝術實踐課程的興趣。學校也可以在平時舉辦剪紙藝術作品大賽和作品展的主題活動,提高學生對剪紙藝術的積極性。
2.政府大力支持民間藝術家
按照傳統的傳承方式,依靠民間剪紙愛好者,憑借古老的口傳心授,代代相傳的傳承方式,已經不能達到傳承的效果,所以必須獲得政府或有關部門的扶持。為了更好傳承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成立相關的研究課題小組。可以通過深入民間采風、攝影等方式,盡最大的努力留住傳統民間剪紙藝術的文化精髓。
在財力人力方面給予相應的支持,比如在人力方面,盡可能多地培養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人,讓更多的人接受這項民間藝術,而且要不斷推進剪紙的創新,擴大對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范圍,為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endprint
(二)張掖民間剪紙的傳承策略
1.提升本土人文價值,優化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的發展
“張掖民間剪紙是河西走廊上一塊耀眼的星光,是部分勞動人民在特殊的歷史、文化、生存背景下,用身邊最便捷、簡單的工具和材質創造的具有特殊意象的文化產品,從側面真實地反映和記錄了多元、豐富的本土民間文化。”[3]民間剪紙藝術從古代發展到現在,我們不僅要理解剪紙的藝術價值,還要把它與張掖民間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了解藝術作品所能傳達的感情。
從文化價值來看,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的造型形態,體現了張掖人們的哲學觀念、文化意識,它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形態,體現了張掖民族文化的結晶。本次課題中主要采訪了張掖山丹民間剪紙藝術家周玉梅女士為主進行拍攝、采訪與制作,主要內容是民俗風情類。其中剪紙具有細致秀麗的造型特點,多樣化的風格表現,反映了山丹人民細膩的心理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同時也表現了人們在手工藝方面吃苦耐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找尋市場定位,明確剪紙藝術的目標受眾
張掖民間剪紙藝術在民間生活中普遍存在,要想使其能夠快速發展和傳承,就必須讓剪紙作品發揮藝術價值,找尋市場,明確剪紙藝術的目標受眾。
張掖民間剪紙藝術作品看似繁瑣,但繁瑣中卻體現著細膩,做工如此精致的作品,賣點也是很高的。而在張掖本地,旅游業的發展也是相當不錯的,可以將周玉梅女士所有的剪紙藝術作品做一些旅游紀念品來銷售,也可以做成高檔禮品。在此之前,首先應該做一個系統的規劃,成立自己的品牌,產生品牌效應,然后按收藏品、旅游紀念品、高檔禮品、宣傳禮品等類型進行生產,這樣既可以刺激生產者的生產動力,也能提高剪紙藝術作品的質量,還能使張掖民間剪紙藝術作品走出張掖,走向全國。
張掖民間剪紙藝術作為收藏品,它必須要求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雙重體現,剪紙藝術作品在造型上達到完美的同時,還需要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這樣才能達到收藏的意義和價值。
民間藝術良性、健康傳承需要我們當代人深入探索與思考,同時要根據社會調查的數據及訪談結果分析,進行邏輯的歸納、資料的分類與整理,最后形成比較系統的知識體系。
三、結語
對張掖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與保護的研究不是孤立進行的,也不是純粹講商業利益,這也是張掖民間剪紙藝術在新時期重新定位其發展與當下的傳承模式,也是保證其良性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任積泉.品讀張掖文化[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2.
[2]王奕.甘州區文化志[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4.
[3]王伯敏.中國民間剪紙史[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
河西學院
通訊作者:劉明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