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美 侯連濤 岳海鷗 陳靜 劉倩
【摘 要】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本文界定了新舊動能轉換的內涵和外延,對比分析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設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舊動能轉換;山東省;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2-005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2.023
【Abstract】Cultivating new energy and upgrading traditional energy are important ways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conversion of new and old kinetic energy ,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nversion of new and old kinetic energy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for the conversion of new and old kinetic energy in Shandong Province.
【Key words】Conversion of new and old kinetic energy;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Shandong Province
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今年1月,國務院批復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印發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對山東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部署。
山東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基礎不牢,兩個“70%”現象比較突出,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較典型,新舊動能轉換的任務既艱巨又迫切。
1 新舊動能轉換的內涵及外延
1.1 新舊動能轉換概念的起源
新舊動能轉換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15年10月李克強總理召開的政府會議中,當時提到:我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中;后來,《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年、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都相繼提到了新舊動能轉換。2017年1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這是我國關于新舊動能轉換的第一個文件。2017年3月6日“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對山東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中能率先突破,打頭陣、挑大梁,為全國新舊動能轉換探索新模式新路徑。
通過梳理脈絡可以看出,新舊動能轉換是我國政府2015年提出的一個新興概念,2016年開始在互聯網上頻繁出現,2017年以后,“新舊動能”更是頻繁地出現在政府相關文件中,自國家批復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后,新舊動能轉換目前已有了實體支撐。
1.2 新舊動能轉換的內涵
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政府官方用語,自出現至今都未曾有嚴格的概念界定。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和沉淀,新舊動能轉換的內涵逐漸豐富和完善起來。
(1)新動能的內涵。所謂新動能,是指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是以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基礎,以新技術的突破為依托,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等“四新”為核心的影響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產業驅動力。
(2)舊動能的內涵。所謂舊動能,泛指傳統的產業和經濟發展模式,比如高污染、高能耗以及產能過剩的產業,也包括對經濟增長支撐作用不明顯或下降的一些產業。
(3)新舊動能轉換的內涵。新、舊動能都是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新舊動能轉換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培育形成新動能,使區域新動能占比提高;二是舊動能改造提升,主要利用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等對舊動能改造,使區域舊動能占比降低;三是新動能的出現和發展壯大對現有舊動能可能導致的影響。
1.3 科技創新與新舊動能轉換的辯證關系
新動能的培育和出現需要突破性的技術予以支撐,舊動能的改造升級也需要新技術的支持,也就是說,新、舊動能都需要匯聚創新性、顛覆性技術,都離不開持續的技術創新,只有以技術創新為源泉才能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
新舊動能轉換是科技創新能量的釋放表現,科技創新因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存在有了實質上的承載。科技創新本身就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力支撐,因此,新舊動能轉換就是科技創新的主要目的之一。
2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存在的問題
2.1 智力資源不足
人才是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戰略資源。2015年,山東省十萬人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為2515.82人、萬人大專以上學歷人數1263.24人,分別居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2位和16位,排名比較靠后(見圖1),代表山東省潛在人才數量少。
2.2 企業創新意識不強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也是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體。目前山東省企業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體作用還未充分發揮,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創新的積極性不高。2015年,山東省有R&D;活動的企業占工業企業比重僅為13.9%,居全國第16位,而居全國首位的天津,有R&D;活動的企業占工業企業比重高達37.72%,幾乎是山東的3倍;山東省有研發機構的企業占工業企業比重僅為7%,居全國第16位而居全國首位的江蘇,有研發機構的企業占工業企業比重為38.92,是山東的5倍還多。
2.3 新技術的培育有差距
新舊動能轉換離不開新技術的支持。2015年,山東省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10.09%,居全國第11位,而居全國首位的浙江,其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9.8%,幾乎是山東的3倍;山東省萬人發明專利授權量1.71件,居全國第9位,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1%,僅為位居全國首位的北京市的1/10左右,為位居全國第二位的上海市的1/5多,差距較大。
2.4 產業轉型升級速度較慢
產業轉型升級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必要條件。2015年,山東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5.3%,處于全國平均線以下,位居全國第14位,分別比位居全國第一位的北京市低43%,比位居第二位的上海低33%。
3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對策
3.1 激發科研人員新舊動能轉換積極性
建立和完善符合科技成果轉化規律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管理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利益共享”的分配機制??萍汲晒D化收益中應當提高對對科技成果完成人、為科技成果轉化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或團隊的獎勵,允許科研人員在企業持股和獲得分紅收入,以進一步提高單位和科研人員積極性。簡化財政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辦法,為科研人員松綁助力。提高間接費用和人員費用比例,賦予項目負責人績效支出內部分配權。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投資損失”免責政策,允許科研人員兼職或離職創業,消除單位和科研人員后顧之憂。改進和完善科研管理和評價方式,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轉化特點的崗位管理、考核評價和公開獎勵制度,優化內部管理流程和決策機制。
3.2 充分發揮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體作用
以打造全國一流的創業創新生態環境為目標,以推進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為主線,以政策集成、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激發龍頭骨干企業、國有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力,引導企業研發總部集聚構建支撐小微企業發展的市場化、專業化、集成化、網絡化的新型載體,降低企業的稅費負擔和創新創業門檻,提升城市的科技創業服務水平,創造“宜居宜業”的商業環境,培育開放合作、多元發展、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締造高質量創新環境。
3.3 以產業轉型升級促新舊動能轉換
新舊動能轉換的速度依賴于產業轉型升級。山東有自身的優勢,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可以異軍突起。要盡快研究出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殊政策措施,全面落實產業創新計劃,瞄準戰略重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山東省產業結構調整,力促提質增效??萍挤諛I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產業附加值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等特點,科技金融、成果轉化、人才培育、科技資源共享等多方面內容都離不開中介機構的參與。要鼓勵科技服務業發展,圍繞技術創新、產業創新鏈條的各個環節引進和培育中介服務機構,加快構建集約化、系統化、規范化、便捷化的科技服務生態體系,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促進資本、技術、產業的有機融合,加速新舊動能轉換速度。
3.4 進一步改革和理順現有體制機制
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和資金管理方式,。超前謀劃,超前部署,超前投入,打造人才、科研、技術、產業、資金良性融合、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鏈條。構建科技金融順暢發展新機制,使多方形成合力,有效解決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促進科技型小微企業快速成長,加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參考文獻】
[1]張立群.中國經濟新舊動能正加速轉換[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7-19.
[2]李毅中.補短板促進新舊動能轉換[J].中國經貿導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