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驚雷 程天恩
【摘 要】大賽是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本文從學生的培養模式出發,分析培養學生的途徑,得出大賽的經驗和成果。
【關鍵詞】大賽;途徑;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2-010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2.048
【Abstract】Competi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 for student cultivation,this article analyse the way of student cultivation, from the method of student cultivation, the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 is ranning out.
【Key words】Competition; Way; Cultivation
為推動我院大學生科技創新與競賽活動深入開展,加強對機電一體化專業老師和學生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的培養,使科技創新、科技競賽與成果轉化有機結合,組織創新團隊,利用現有的設備為平臺,開發設計并制作一些創新的組件與系統,實現設定的功能,完成預定的動作。我們機械工程學院老師和同學先后參加了教育部機械設計大賽、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立項、挑戰杯、發明杯、省雙創、ican等。
1 我院學生的培養模式
1.1 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與定位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為寬廣理論基礎及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的技術、生產、管理與服務第一線機電類技術應用型和高技能人才。
1.2 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服務面向
機械工程學院的學生在校期間獲得機械工程的基本訓練,畢業后主要在技術服務、生產應用管理、加工制造第一線從事機電類的產品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維修以及銷售與管理方面的工作。
2 我院學生的實施途徑
為實現以上目標,必須需要實際項目(項目式教學、本專業大賽、工程項目實踐等)引導,其中,機電專業的相關大賽是實現以上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們通過精心組織,獲得了2008年省機器人大賽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慧魚組(2010)競賽全國三等獎、省挑戰杯二等獎(2017、2018)兩項、發明杯(2018)一項、2018ican大賽三等獎、行業內的賽項若干獎項;所研制的機器人視覺系統裝備在校內外多次展示,經過積累,筆者在校外有專門的實習實訓大賽基地,所帶項目團隊在機器人系統集成、機器視覺、3D打印、3D掃描等領域已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研,以賽促產的初步輪廓,并建立了良好發展梯隊,在學院形成了賽、教、研、產四位一體的科研氛圍。
3 我院學生大賽的經驗與成果
我們的大賽是引領教學的大賽,賽項要與專業關聯,賽前要了解大賽內容與專業關聯,賽后,盡量把比賽成果產業化。
大賽本身公平:指導教師在校內所能利用資源要均等,大賽過程中裁判要嚴格公平公正;實際情況,各級各類大賽指導教師在校內掌控的資源不均等,大賽過程中,并非所有裁判都秉公執法。
我們的參賽選手機自0741班王建忠,現在已從互聯網應用轉至自主操作系統開發,在國內有拓疆等五家注冊資金1000萬元以上的公司;機電07級的朱友明在南京溧水有自己的3D打印公司;07級電氣專業的何攀在西安也有2家公司;07級的宋云輝、機務0812的肖志健、機電1321的方浩也都有自己事業天地。
我們參賽所使用的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項目,涉及到機械制造、工藝裝備的整個產業鏈,核心技術為機器視覺(動態視覺)、運動跟蹤;涉及到的行業有:工業機器人、自動機自動線,現在全球都在倡導工業4.0,我國也在實施中國制造2025,我們后續將牢牢的把握制造業這個本行(制造業也是我國強國之路的基石)。
我們的大賽項目,在校內跨院系,甚至還利用社會的資源力量,在學生、老師、校外中形成無界化的氛圍,極大地鍛煉了老師和參與學生。
我們的體會如下:
(1)通過大賽,使得我們南工院學生在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慧魚組件創新設計領域有了較大拓展與提高,極大的提高了指導教師的知識面與參賽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慧魚組件以后的教學和比賽積累了大量經驗。為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績作了準備。
(2)機電專業的大賽是全方位鍛煉老師與學生的有效手段:在機械設計、自動控制、檢測傳感、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等領域全面鍛煉老師與學生的創新思維。
(3)大賽是體現我們南工院綜合教學實力的一個方面,必須有專人全身心的投入與負責。
(4)高職的學生是有能力、有潛力的,只要組織得當完全有能力在全國性的各級創新項目和大賽上有所突破。
(5)本項目提升了我們的人生定位、管理水平和與人溝通能力。
建議如下:
(1)我們的老師有積極參與大賽的激情很能力,希望學校在資金、場地給與適當的支持!
(2)高職學生的專業大賽選手要結合學生的培養目標,從大一開始培養。
(3)希望學校領導從學校在國際、國內的定位入手,構建完整的內部大賽組織體系,組建堅強的大賽隊伍領導,在業績分配上更多的傾斜,更大限度的發揮參賽老師的主觀能動性,使得我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更大的發揮。
【參考文獻】
[1]K. Finkenzeller.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in Contaetless Smart Card and Identifieation”, RFID HandBook: (Third Edition) [M]. John Wiley&Sons; Ltd, 2012.
[2]孫文勝,劉婷. 一種改進的基于二叉樹搜索的防碰撞算法[J]. 計算機工程2011年,第37卷第10期.
[3]KRNAC B, HARING J. Improving of UHF RFID patternsteering by phased antenna array”. Radio elektronika,2008.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Prague , 2008.
[4]P.Jihoon Myung, P.Wonjun Lee. Adaptive splitting protocols for RFID tag collision arbitration[C]. Proceedings of the 7th 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bile ad hoc networking and computing, May. 2006.
[5]南敬昌,李鋒,李蕾. 超高頻RFID小型化讀寫器天線設計[J]. 微波學報,2017年,第33卷第3期.